养生

糖尿病灸哪些穴位?

来源:特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0-09-14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又称消瘁。本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因患者尿液甘甜,故称糖尿病。其发病原因多为五志过极,或多食肥甘,或恣情纵欲,致使肺、脾、肾三脏阴虛燥热,热烁津液而发为消渴。

慢性鼻炎的拔罐疗法

来源:周生艳 发布时间:2020-09-11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主要是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失治而造成。此外,慢性扁桃体炎、鼻中隔弯曲、鼻窦炎及邻近组织病灶的反复感染,有害气体、粉尘、花粉等长期刺激,皆可引发本病。

水果煮着吃,食疗效果翻倍!

来源:盘安药膳 发布时间:2020-09-10

日常生活中,有些水果更适合煮着吃。因为,如果我们将这些水果加热后再吃,原有的润燥、促进消化的作用不但没变,其中的营养素还能表现得更给力。下面就介绍几种更适合煮着吃的水果。

养生堂:想打通任督二脉?只需一步!

来源:看点快报 发布时间:2020-09-10

把口唇轻闭、牙齿扣拢,舌尖即会自然地抵在上腭与上牙龈之间,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同时,配合提肛的动作,能够进一步打通任督二脉,使人体的气血调畅。当任督二脉打通后,老人自然更有精气神。

寒湿之人不能吃寒湿之物么?

来源:羊爸爸 发布时间:2020-09-09

上次我们说到秋燥的时候,如果感觉到有燥热之感,可以喝点银耳百合汤,然后就有朋友问,银耳不是寒性的么?寒湿体质的人能不能吃呢?还有人问到阴虚体质的人能不能喝陈皮水呢?

艾灸知识分享:六个穴位艾灸作用

来源:传国古艾 发布时间:2020-09-09

人身体上有这么多个穴位,我们学习艾灸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个穴位,要知道穴位在哪里,适不适合艾灸,艾灸某个穴位有什么作用以及方法这些都要学习了解。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艾灸穴位的知识。

中医讲坛:鼻子的病,调脾和肝

来源:括苍郎中 发布时间:2020-09-09

“入秋后,常见的鼻病有三种,均与生活环境和自身体质有关。”刘静表示,尤其是过敏性鼻炎,过敏原为秋季的某些花粉,因而发病有明确的节律性,自秋风起至9月底,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除了季节影响,过敏性鼻炎还与五脏相关。

人民日报力荐:这种锻炼法,可让人人活过100岁

来源:国医名家 发布时间:2020-09-09

祝总骧老先生首创这套“312”经络锻炼法全球受益人群遍及数十个国家,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为科学健身法,欧盟连续11年派遣代表团专门来我国学习,因为这套锻炼法人人可行且行之有效,不仅能防百病,还能治百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都极力推荐,国内人众多名人都对这套操给予了盛赞。

脾弱,全身都弱,压压手穴就补脾

来源:时尚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0-09-08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脾虚则运化无力,食物无法吸收,人体消瘦无力;或者体内生湿,变成虚弱的胖子。这里介绍一个周尔晋先生的补脾方法。

记住4个穴位,掌管全身一半疾病!

来源:足疗按摩手法 发布时间:2020-09-08

人体是最大的药库,穴位是最天然的药物,在每次穴位治疗中,基本上都会有这样4个穴位的身影,它们几乎涵盖所有疾病,治疗范围很广。

白露节气到!为何要饮“白露茶”、吃龙眼?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0-09-07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秋时节的开始。在漫长的时光中,人们摸索出一套适应节气特点的生活、饮食方式,在此时有饮“白露茶”、吃鳗鱼、吃龙眼等诸多习俗。

国产新冠疫苗亮相!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0-09-07

在9月5日-9日于北京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受邀在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参展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拿出承研的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以“主咖”身份首次惊艳亮相,引来全场关注。

人民日报:14种被吹上天却没什么用的食物,别再当冤大头了!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发布时间:2020-09-07

生活中,保健品花样和宣传方式层出不穷,功效也是吹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和中老年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人群,他们往往被某一夸大功效给忽悠,结果花了一堆冤枉钱。下面,小编为你科普一些被吹上天的食物,避免再上当了哦。

手臂有个补肾穴,每天揉2次,好处谁揉谁知道 !

来源:看点快报 发布时间:2020-09-07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突破!港大医学院发现肝癌新疗法

来源:肝博士 发布时间:2020-09-05

8月31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发布公告,以任蕙苹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发现肿瘤来源的肝外囊泡加速肝癌转移。这项研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通道。该项研究目前已在知名在杂志发布,获得了业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