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难挡上市潮 港交所一天8家IPO
7月1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迎来繁忙的一天,这天有8家公司在挂牌交易。这些企业分别是指尖悦动控股有限公司、映客互娱有限公司、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齐屹科技(开曼)有限公司、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天立教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人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恒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固高科技,股票代码:301510 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开盘报75 00元,最高至96 18元,截至收盘报68 00元,涨幅466 67%,成交额21 53亿元,振幅246 00%,换手率86 50%,总市值272 01亿元。
8月10日消息,美的集团公告,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
日日煮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IPO并不是“一撤了之”。证监会曾在公告中表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7月12日,香港联合交易所迎来繁忙的一天,这天有8家公司在挂牌交易。这些企业分别是指尖悦动控股有限公司、映客互娱有限公司、英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齐屹科技(开曼)有限公司、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天立教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人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恒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最新数据显示,映客此次IPO的发行价最终确定为3 85港元 股,总计发行3 0234亿股,占总股本的15%,募资10 486亿港元,IPO估值为77 6亿港元,发行PE值不足10倍。
7月9日,6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集体退市,创下股转系统强制摘牌的最高纪录。《金证券》率先报道的《史上最大退市潮》引发新三板市场人士高度关注,更有企业吐槽无法摘牌的苦衷。
7月6日,香港中环四季酒店,阿里、华侨城、恒基和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这四家基石投资者和易居企业集团(以下简称“易居企业”)掌舵人周忻肩并肩站到了一起。
赴港IPO的热潮仍在继续。近日,艺星医疗美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艺星医美)向联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宣布赴港上市。
本周,沪市首份半年报将亮相,从目前的预告情况看,沪市公司整体上经营积极向好,盈利能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7月9日,备受瞩目的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市场“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的首家上市公司。小米集团此次全球发售21 8亿股,其中95%供国际配售,5%供投资者公开认购。
7月9日,备受瞩目的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市场“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的首家上市公司。
7月6日,全国股转公司公告称,截至2018年6月29日,除提交主动终止挂牌申请的公司外,共有103家公司未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
在2001年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的具体条件,除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小米在港交所公告称,把香港IPO价格定在每股17港元,净筹资240亿港元。小米公告称,共收到1,034,986,800股认购申请,相当于超额认购约9 5倍,获轻微超额认购。
新三板报专注撰写企业家创业故事,我们是正规媒体,受《投资与理财》杂志监管,如需撰稿、约采访,请在后台回复“约采访”即可。
据统计,截至7月3日,深市共有10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涵盖63个细分行业。从已披露的预告数据来看,深市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期整体向好。
主持人包兴安: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深化改革,新股发行以质量为先,除了IPO过会率较低、IPO数量和融资大幅下滑之外,IPO终止审查数量显著增长。专家认为,今年推出的多项举措,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质量。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其作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基本方式,是尊重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体现。
根据发审委工作会议的安排,原定于7月3日上会的IPO企业总共有3家,分别是青岛农商行(保荐机构:招商证券(13 310, -0 10, -0 75%))、新兴装备(保荐机构:长江证券(5 360, -0 01, -0 19%)承销保荐公司)、微创光电(保荐机构:安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