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今年已接740张罚单,信披是重灾区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新三板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出共计740张罚单,同时加强了对个人违规行为的惩处,惩处力度进一步强化。
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固高科技,股票代码:301510 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开盘报75 00元,最高至96 18元,截至收盘报68 00元,涨幅466 67%,成交额21 53亿元,振幅246 00%,换手率86 50%,总市值272 01亿元。
8月10日消息,美的集团公告,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
日日煮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IPO并不是“一撤了之”。证监会曾在公告中表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今年以来,监管层对新三板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出共计740张罚单,同时加强了对个人违规行为的惩处,惩处力度进一步强化。
新三板企业双创债发行情况引发市场关注。全国股转系统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目前,6家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完成双创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 96亿元。
日清拆分其中国业务的工作有了新进展:5月12日,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下文称“日清香港”)的招股说明书悄然出现在联交所的官网上。
据招股书,2015-2017年,微盟营收实现116 4%的复合年增长率。它在2017年从巨亏实现260万元盈利,并于2018年Q1盈利1110万元,同比爆增1486%。
“2016年,我把投到A股里的千万资金全部转到新三板,成了一个标准的集邮族。本想能坐上风口,没想到新三板做市指数首次跌破800点,更没想到转板IPO会这么难。”上海投资人王斌(化名)对《金证券》记者感叹,虽然这两年有成功的经历,但也踩了雷,两年来亏了不少,目前正打算退出这个市场。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披露数据,今年以来共有944家公司在新三板完成股票发行融资,累计发行股票金额达404 72亿元。
8月3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北京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登陆上交所主板,北京新兴东方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将登陆深交所中小板。2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17亿元。
退市新规发布之后,ST长生(8 210, -0 43, -4 98%)最终将会被强制退市,似乎已成业内共识,目前唯一不确定的就是监管部门何时会披露相关信息。
继湘财证券(430399 OC)和华龙证券(835337 OC)之后,开源证券(832396 OC)成为今年第三家拟申请摘牌的新三板券商。
2018年8月2日,深交所第四届理事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会议通报了深交所2018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审议通过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则、2018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等事项,围绕近期市场运行情况和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7月20日,易居中国旗下最大、发展底蕴最深厚的交易服务板块——易居企业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代码:2048 HK)。为答谢股东单位、战略伙伴的合作与支持,7月31日晚,易居企业集团上市答谢宴在广州珠江新城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豪华宴会厅举行。
今年7月份,发审委审核19家公司IPO申请,其中13家获通过,6家被否,通过率提升至68 42%。其中,上会项目中的7家新三板企业,仅有2家过会,上月新三板企业闯关IPO过会率仅有28 57%,创今年以来单月过会率新低。
随着小米集团-W(01810 HK)与全球发售有关的稳定价格期在7月28日结束,意味着小米IPO的一个阶段性结束,但在稳定价格期结束后,小米的股价也一直下滑,在7月27日,小米股价仍有19 04港元,但截至记者发稿,小米股价已经低至17 6港元,直逼上市价17港元的水平。
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自8月1日起,继续暂免总股本4亿股(含)以下上市公司上市初费和上市年费,暂免期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优先股据此执行),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实体经济“降负”。
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全国股转公司针对差异化表决权架构(即“同股不同权”)开展调研,并邀请多方市场人士共同参与探讨同股不同权制度落地的可能性。
7月30日晚间,有“速冻鱼肉制品第一股”之称的海欣食品发布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为4 58亿元,同比增长26 32%;净利润1046 18万元,同比增长160 61%,扭亏为盈。公司认为,主要受益产品结构优化等,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32 52%同比去年提高3 5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今年7月,新三板企业过会率仅为16%(截至7月30日),不少企业也纷纷撤回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