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科学家用DNA制成能近距离观察蛋白质的发光纳米天线
但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工具,它可以让科学家更近距离地观察以帮助研究疾病和药物开发。
科学家谈论基于量子技术的集成光子电路发展路线
由帕德博恩大学物理学家克劳斯-约恩斯(Klaus Jöns)教授领导的国际领先科学家团队对集成光子技术的潜力、全球前景、背景和前沿领域进行了全面概述。
为什么说星际旅行非常困难?
费米悖论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宇宙是如此之大,而允许生命在地球上演化的物理定律在宇宙中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宇宙中一定充满了生命
日本专家力推新时代替身机器人 用户卧床也可远程操作
隔壁的日本早已经进入老年人时代,越来越多的老人腿脚不便甚至卧床不起,那么未来如何保障这些人群的基本生活呢?
神秘的发光蘑菇:仅在特定生命时期内发光
在自然界中,一些蘑菇品种在夜晚发光是很常见的,它们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会发出怪异的黄绿色,该现象被称为生物发光,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蘑菇在黑暗中发光?
2022年首股大范围冷空气来袭:局地降温可达10℃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1月8-11日、12-13日、15-16日前后将接连有三股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强度整体较弱,气温多在常年正常水平上下波动。
COVID变体之战:阿尔法在限制性模型更具优势
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所(IVI)和伯尔尼大学及国际合作者在动物(体内)和生物物理互动以及细胞培养(体外)模型中研究了新出现的变体。
科学家成功用3D打印造出首个柔性OLED显示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他们制造出了首个利用3D打印技术的柔性OLED显示屏,这将有望大大降低OLED显示屏的成本。
研究人员称发现“德尔塔+奥密克戎”混合毒株 不排除基因测序受污染结果
塞浦路斯大学研究人员疑似在当地发现一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的重组新冠毒株,其基因与德尔塔毒株更为接近,但拥有大量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有变异。
研究警告:雨季降雨量不足在东非造成大规模的粮食危机
在连续遭遇三个降雨量不足的雨季之后,非洲东部的2000多万人现在面临35年来最严重的一些粮食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