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能以各种方式杀死人类的气候变化:精神病患者酷热天气中死亡风险更大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导致人类死亡,但各国没有简单的方法计算具体的死亡人数,目前最新一项研究可能会改变该状况。
科学家们试图揭开为什么有些人没有感染COVID-19的谜团
据英国《卫报》报道,Phoebe Garrett参加了数次大学讲座,却没有感染COVID-19;她甚至主持了一个派对,后来除了她之外,所有人的新冠检测结果都呈阳性 。
研究人员开发储存夏季热量供冬季使用的新技术
由斯旺西大学领导的主动建筑中心研究计划的一个新项目的重点是可以储存几天甚至几个月的热量,帮助向净零排放转变,该项目刚刚获得14 6万英镑的资金。
研究:多个COVID-19变种可能会隐藏在感染者身体的不同部位
患有COVID-19的人可能有几个不同的SARS-CoV-2变体隐藏在身体的不同部分,进而使其不会被免疫系统发现。
NASA公布多个概念研究项目 含火星制氧机与金星大气采集航天器
NASA 刚刚批准了一批未来技术的概念研究项目,不过最让我们感兴趣的,还是可让人在火星上呼吸的便携式制氧机。
日本研究称奥密克戎致死率比季节性流感高40%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死率至少比季节性流感高40%,这凸显了过快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和低估病毒持续存在的健康风险的潜在危险。
受冷空气大风影响 北方今年首场沙尘来袭
预计2日20时至3日20时,新疆南疆盆地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北部局地有沙尘暴。
德国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的时间提前到2035年
德国计划迅速加快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扩张,从而将该国几乎所有的电力都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提前到15年,即2035年。
一项新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对人造光线敏感 可能影响其生存环境
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早就认识到,夜间的人工照明会对人类和陆生野生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扰乱睡眠模式、进食时间和繁殖周期。
研究称吃鲑鱼饲料鱼而非养殖鲑鱼可使海鲜生产更具可持续性
鲑鱼养殖业的一大讽刺在于,尽管鲑鱼本身不是野生捕捞的,但它们的饲料部分是由野生的鱼类组成的。
研究:大型野火产生的烟雾可能会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通常被视为人类采取行动纠正气候紧急情况的一个成功案例--但不幸的是,我们可能正在破坏我们自己的辛勤工作。
新研究表明轮胎磨损颗粒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有害影响
塑料污染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中包括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影响和渗入小鼠的血脑屏障。
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性混合系统 在沙漠中生产电力和灌溉水
据New Atlas报道,在偏远的沙漠地区,至少有两样东西是可能缺乏的:电力和农业用水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