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钱学森、郭永怀几十年前的“战略部署”成果落地:国际最先进
15日晚,央视播发视频披露“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
-
AI迎来“iPhone时刻”服务器巨头比拼“智造力”与绿色化
走进工业富联(26 190, -1 07, -3 93%)深圳观澜灯塔工厂,记者体会到什么是“无人化”的繁忙——机器手臂辗转腾挪,空中起舞;AGV(自动导向车)来回穿梭,轻松避障;AI视觉检测设备信号灯交替闪烁,不停跃动……
-
中国AI产业地图:谁是“大模型之都”
“现在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中国启动建设超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
近年来大规模的卫星星座成为航天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环球时报》记者7月13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空间工程总体部当天宣布,将正式启动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建设。
产业
奇异量子效应终于被证实:可使物质隐形
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终于证实了一个几十年前预言的奇异量子效应——如果能使一团气体变得足够冷且足够致密,那就能让它隐形。
“太空加油站”:利用地球轨道上的垃圾制造航天器燃料的新计划
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正在参与一项国际努力,将危险的太空垃圾回收为航天器燃料,这项工作在太空中直接进行。
固体、液体、还是气体?视觉“指纹”可快速识别组织和癌症肿瘤的物理状态
随着一个有机体的成长,它的状态也在发生变化。在最初阶段,胚胎呈现出一种几乎像液体一样的状态,使其细胞能够分裂和扩张。
今日小雪:但你可能误会这个节气了
预计11月22日14时至11月23日14时,黑龙江中东部、西藏东部、川西高原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其中,黑龙江东北部局地有大暴雪(20~28毫米)。
“气泡铸造”登上自然封面:普林斯顿大学开发新型软机器人
相关研究近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上,标题为“Bubble casting soft robotics”(气泡铸造软体机器人)。
NASA首个行星防御任务将击推一颗小行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于11月24日以行星防御的名义发射一个探测器,该探测器将在2022年底冲向一块相当大的太空岩石,并希望能改变其轨道。
研究揭示盐如何影响大脑血流的令人惊讶的新信息
佐治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首创研究揭示了关于神经元活动和大脑深处血流之间关系的令人惊讶的新信息,以及大脑如何受到食盐摄入的影响。
“首创首发”多项重大原创成果!AI创新将进入“北京时间”
研发出我国首个万亿级参数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首次实现基于相变存储器的神经网络高速训练系统,运营汇集全球超10万AI科研及技术人员的学术社区……这些人工智能领域的瞩目成就,由一个成立仅三年的年轻研究院所创造,也折射出北京在人工智能原始创新领域的超前布局迎来了收获期。
饮食、肠道干细胞和疾病之间的新联系被发现
肠道对于维持我们的能量平衡至关重要,并且是对营养和营养平衡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好手,它在肠道细胞的帮助下设法做到这一点,这些细胞除其他外专门负责吸收食物养分或分泌荷尔蒙。
科学家发现打击肿瘤的“隐秘”方法:免疫细胞伪装成癌细胞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伪装成癌细胞的辅助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攻击肿瘤的T细胞恢复活力。
四川宜宾突发4.6级地震 近10年发生4.0级以上地震35次
11月21日18时51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4 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8 45度、东经104 79度。
“雪台风”正在形成 今年寒潮大幅超标:东北将再现暴风雪 总降雪量或打破纪录
11月20日晚间起,寒潮开始大举南下。阵风监测显示,6级以上的风标从昨夜起就迅速扩大,铺满内蒙古西部草原后,延伸到山西和京津冀;而凌晨起,8级以上的大风区也开始出现。
新型生物降解魔术贴:可贴在植物上用来监测环境
日前,意大利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他们所说的魔术贴(Velcro)的第一个可生物降解版本。
研究揭示与严重的COVID-19病例有关的基因变异如何影响免疫细胞
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LJI)的新研究显示一系列关键的免疫细胞如何应对SARS-Co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