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电影公司围攻暑期档
经历了6月电影票房的惨淡,7月格外令人期待。包括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姜文的《邪不压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在内的27部国产片,将在这个已经到来的7月陆续登上大银幕。
2023年暑期档继续热度高涨。截至7月21日20点,暑期档票房已突破98亿元,距离百亿仅一步之遥。而随着7月20日《封神第一部》、7月21日《超能一家人》两部暑期档“种子选手”上映,暑期档票房竞争最激烈的时段已经开启。
伴随上半年业绩预告密集发布,影视文化行业的复苏状况得以呈现。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16日,已有12家影视院线、广告营销等传媒细分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中国电影(15 390, 0 69, 4 69%)7月12日晚间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 8亿元到3 8亿元,同比增长1287 12%到1782 52%。
进入7月,暑期档也来到了竞争最白热化的阶段。
经历了6月电影票房的惨淡,7月格外令人期待。包括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姜文的《邪不压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在内的27部国产片,将在这个已经到来的7月陆续登上大银幕。
半年已过,2018年开年以来全国电影市场表现如何也吸引着业内外的关注。据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总票房达到320 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1 85亿元增长17 82%。
对于动画电影市场来说,随着暑期档的来临,进入6月也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票房大战。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显示,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将有25部动画电影密集上映,相较去年暑期档的19部,涨幅近四成。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于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进依法纳税,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
自产业化启动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与北美电影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化启动之初,全国全年票房总和仅为10亿元。经过15年发展,全国市场一个季度的票房已经是当时全年票房的20倍有余。
据猫眼数据显示,6月16-18日端午档三天分别报收票房3 1亿元、3 27亿元和2 7亿元,累计综合票房9 0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 59亿元增长19 5%。在此期间,共有10部新片上映,包含2部进口片和8部国产片,其中,《侏罗纪世界2》在端午节档共报收票房7 12亿元。
前几年,说起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人们最常想到的是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时将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老有所依》《北京青年》作为国礼带出国门。距离这些电视剧在国内热播已经多年,时下的电视剧中,又有哪些新作品走出了国门,受到了海外观众的欢迎?
几日前的一则质押公告,将处于风暴中心的华谊兄弟再次推上风口浪尖。6月11日,华谊方面发布澄清公告称,股权质押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筹资形态,不代表王中军、王中磊不看好公司未来,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恐怕华谊和明星们都没想到,3年前那两起收购案产生的微弱气流,在随后很长时间里,引发过无数起龙卷风。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6070 21亿元,同比增长20 45%。
5月11日,光线传媒(300251 SZ)公告称,其孙公司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条屋”)拟以3999 62万元收购大千阳光20%股份(约647 19万股),这被业内视为光线传媒在电影及衍生品主业外完善多元化业务的直观体现。
整体而言,从2018开年到现在,几乎没有一部剧称得上“爆款”两个字,排名第一的《恋爱先生》平均收视率也只有1 561,比起台综的下滑,电视剧的低迷更加明显。
最近几年,随着爆款越来越多,曾经属于“鄙视链”最底端的网剧实现了逆袭,在口碑和流量上都获得不错的成绩,电影大咖们也放下曾经的“高冷”纷纷试水,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周星驰、陆川,都将触角伸向了网剧市场。
从“圈演员”到“圈导演”,从“大电影”到“超级网剧”,从“迪士尼”到“Netflix”。资本进击文娱,该画的大饼都被创业才三年的欢喜传媒画遍了。
“未来将注重打造爆款IP,开拓主题乐园,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变现。”这是奥飞动漫业绩说明会上,再度给予投资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