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申报、过会背后:新三板企业拟IPO三类股东待解
从去年7月份开始,新三板挂牌企业拟IPO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截至2016年12月28日,包含宣布IPO辅导,证监会接受材料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260家。
取道港股后,百奥赛图依然把科创板作为最终目的地。
近日,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看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本次冲刺科创板上市,思看科技计划募资8 51亿元,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12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上半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7家,业绩预降的有2家,业绩预亏的有1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业绩减亏的有1家。
智翔金泰的例子让我们深思,股市应当是投资者和公司公平对接的平台,任何利用股市进行非法套现的行为,都应受到严格的惩处。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股市环境,以保障所有投资者的利益。
从去年7月份开始,新三板挂牌企业拟IPO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截至2016年12月28日,包含宣布IPO辅导,证监会接受材料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260家。
2016年,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突飞猛进,挂牌企业数量超过万家,在全球范围成为企业最多的资本市场。“万家灯火”的新三板市场规模足够大,但面临的挑战同样艰巨。
12月20日,随着52家企业挂牌上市,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数达到10052家,挂牌公司数量是沪深股市的3倍多。站在挂牌企业万家规模的新起点上,被寄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厚望的新三板市场,将迎来一个怎样的未来?
在2016年即将结束之际,回顾新三板一年的发展可见,股转公司在监管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作为一个尚属年轻的市场,随着监管的加强,新三板也在量变中向质变发展。不
2016年12月22日,野马财经与狮华股份联合举办的“回归价值投资 跨越资本寒冬——2016新三板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泰富酒店举行,来自股转系统、投资机构、券商、A股及新三板公司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资本寒冬下,新三板企业投融资难题破解之策。
科创企业正日渐成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的“新宠”。全国股转公司市场发展部总监孟浩20日在“2016中国(浙江)新三板发展大会”上表示,新三板日前突破了万家,总市值3 8万亿元。
临近年终,新三板某挂牌公司市场总监王杰(化名)忙昏了头。除了完成日常的业务外,公司董事长还下达了全力“冲单”的军令状,营业收入保底金额居然精确到了万元。
12月19日,在挂牌公司突破万家之际,新三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市场。当市场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突破万家之后,企业数量将从量向质转变进行热议的时候,国务院在同日对新三板的发展再次释放了利好。
全国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达10000家,总股本5698亿股,总市值约3 87万亿元。
转眼间,2016年已接近尾声,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股本达到了5697 73亿股,其中流通股本2324 47亿股。这一年是新三板市场不平凡的一年,新三板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格局,逐步呈现一个无法取代的价值世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今年新三板的挂牌整体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10000家,总股本为5698亿股,总市值约3 87万亿元。2013年全国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揭牌运营以来,共有3784家挂牌公司完成5659次股票发行,融资2525 84亿元,平均单次发行融资4463 40万元。
12月19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布当日挂牌公司为17家,挂牌公司总数为10000家,标志着新三板正式进入万家公司时代。
在经历了2015年新三板数量的野蛮生长之后,新三板市场在2016年迎来了蜕变的一年。随着分层制度的推出,新三板市场向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新三板又称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国家专门对国家级高新区内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的资本市场融资平台。
目前,新三板是全世界挂牌数量最多的、基础性的证券交易场所,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具备如此挂牌规模的证券交易场所。新三板的制度和市场定位以及演化,都在不断的演绎和成熟过程中。
近日,恒大文化一纸终止挂牌公告引起了不少新三板市场人士的关注,而这家挂牌刚满一年即主动摘牌的公司,还只是新三板“匆匆过客”的样本之一。
12月14日,新三板做市指数微涨1 18点报收1085 58点,距离2015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1073 47点仅一步之遥。虽然做市指数持续低迷,但加入创新层的新三板做市企业总体表现更趋稳定,不少个股走出独立行情。
12月13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布首批参与做市业务试点的私募机构名单,包括深创投、浙商创投、同创伟业等10家私募机构。
12月6日,恒大文化(834899)一纸退市公告,在新三板市场再次掀起波澜。其公告称,为配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申请在股转系统终止挂牌。这是在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出台后,退市板块迎来的首个重量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