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

朝聚眼科拟赴港IPO 募资至多3亿美元

来源:TechWeb 发布时间:2021-06-16

6月15日消息,交易文件显示,朝聚眼科周二至6月23日将评估投资者对其香港IPO的需求。根据初步招股书,海通国际和华泰国际担任此次交易的联席保荐人。

叮咚买菜赴美IPO:前置仓超950个 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来源:财讯界 发布时间:2021-06-16

近日,叮咚买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文件。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MS N)、美国银行、瑞士信贷等均为IPO承销商,股票代码为“DDL”。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市场迸发新活力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1-06-15

截至6月11日,创业板注册制下共受理601家IPO、323家再融资、22家重大资产重组申请,137家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147 18亿元。2020年,创业板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1 16亿元,同比增长7 3%;平均实现净利润1 35亿元,同比增长43%,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资本市场生态巨变 注册制改革只有进行时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发布时间:2021-06-11

注册制改革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新时代,截至目前,各市场参与主体普遍认可注册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但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行稳方能致远,未来注册制的改革需要持续完善和深化。

30家券商“助攻” 年内57家新三板企业成功转板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11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统计,2021年以来,已有57家新三板企业摘牌后在A股成功上市,占年内新上市的公司总量的三成,转板创业板成为新三板企业的首选。从保荐机构方面来看,这57家企业由30家券商保荐上市,另有88家新三板企业在年内正式公告接受券商的上市辅导。

滴滴赴美IPO申请:靠打车业务日入近4亿 估值700亿美元

来源:中新经纬 发布时间:2021-06-11

滴滴出行周四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交赴美上市招股书,计划以代码“DIDI”登陆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招股书显示,滴滴出行2020年收入达1417亿元,其中出行业务收入为1336亿元。粗略计算,滴滴仅出行业务日均入3 7亿元。

三峡能源上市 A股迎电力行业最大规模IPO

来源: 央视财经 发布时间:2021-06-11

6月10日,三峡能源正式登陆A股,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每股2 65元,开盘价每股3 18元。三峡能源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和运营,目前已确立了建设“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目标,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海上风电项目。

国台酒业申请终止IPO审查 “酱酒第二股”选手为何打退堂鼓

来源: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21-06-09

中国证监会近日披露的消息显示,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申请终止IPO审查。当前酱酒市场风头正劲,各路资本相继进场,围绕“酱酒第二股”的竞争也格外引人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被寄予厚望的国台选择打退堂鼓?

叮咚买菜提交IPO上市申请文件,计划登陆纽交所

来源:IT之家 发布时间:2021-06-09

叮咚买菜6月9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文件。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瑞士信贷等均为IPO承销商,股票代码为“DDL”,用作“占位符”的暂定最高筹资额为1亿美元,但这一数字并无实际意义。

大股东一年回购56次,这家地产公司让股价翻了五倍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1-06-09

在地产股遭到资本市场抛弃、投资者情绪极为脆弱之际,有家房企成为板块中极为另类的“大牛股”,股价从去年3月最低点一路上涨,至今涨幅达556 37%,这便是合生创展集团(00754 HK)。

值超80亿美元 BOSS直聘预计本周五登陆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来源:TechWeb 发布时间:2021-06-07

日前,BOSS直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BOSS直聘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代码BZ。此次IPO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华兴担任主承销商,预计本周五登陆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逾27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来源:金融界 发布时间:2021-06-04

截至6月3日晚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A股共有47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73家公司预喜,占比达57 96%。在剔除扭亏公司后,有88家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翻倍。

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2021-06-02

近日,有私募业内人士爆料多家上市公司的所谓“市值管理”内幕。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针对市场关切,专门在其后召开的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对于伪市值管理,证监会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