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效应显著!精选层小IPO紧锣密鼓五家企业获证监会核准
9月26日,资本邦了解到,全国股转公司于近日更新了海希通讯、广脉科技、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恒合股份五家企业的精选层小IPO审核动态,上述5家公司于2021年9月24日同时通过核准。
前有北森科技,后有珍酒李渡。发行价“贴地飞行”但依然打“骨折”,还是港股常态。再加上药师帮增速不增利,营收达到143亿,但三年亏25 7亿。未来市场走势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君圣泰近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瑞银集团、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2019年成立的高景太阳能,截至2020年底仅有1名员工8 91万元收入,却在2022年收入飙涨至175亿元,2023年直奔IPO,但除去地方政府和资本的强力扶持,其本身成色几何?
深交所6月下旬向券商发布的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要求券商提交旗下保代的《签字保荐代表人在审企业家数说明》。
9月26日,资本邦了解到,全国股转公司于近日更新了海希通讯、广脉科技、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恒合股份五家企业的精选层小IPO审核动态,上述5家公司于2021年9月24日同时通过核准。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永春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以精选层为基础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将增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性。目前正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开展北交所开市的准备工作。
中秋节过后,本周仅有3个工作日(9月22日~9月24日),其间科创板和创业板共新增受理企业4家,6家企业通过上市委会议,4家企业注册生效,1家终止注册,8家中止审核,3家终止审核。
为验证各市场参与者技术系统对于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各类业务的技术准备情况,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搭建测试环境供市场进行全网测试。
业内人士指出,北京证券交易所已设立,中设咨询预计将搭上末班车,成为北交所首批新上市企业。
在医疗AI的细分领域,已经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企业,但目前成功从这一赛道跑出来的毫无疑问都是创业公司。在没有“大象转身”的负担之下,这些新势力做了成熟的企业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最终实现了颠覆式创新。
9月24日,证监会上市公司部副主任郭瑞明在回答关于“上市公司市值合法管理问题”时表示,上市公司市值合法管理应该严守三条红线。
9月24日,中国介入呼吸企业堃博医疗(02216 HK)在港交所上市。堃博医疗在本次IPO中总计发行8,935 5万股股份,发行价18 7港元 股。但上市首日破发,截至10:25, 股价15 4港元 股。
北交所将设立,PE-VC 也积极布局新三板定增市场:2021 年 9 月 2日北交所即将成立的消息公布以来,新三板市场热情明显升高。
在经济界一片欢腾的同时,一系列疑问也随之而来:何以在此时设立北交所?其目标定位是什么?与沪深两家交易所是何种关系?其将采用哪些规则?为何会是公司制、而非沪深交易所的“事业单位”体制?其对投资者会有何影响?
9月21日,数坤(北京)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坤科技”)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摩根大通、美银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9月17日,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宁生物)申请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长江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6亿元。
9月21日,备受瞩目的AI数字医生平台公司数坤(北京)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大通、美银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从2013年新三板的正式运营,到2021年北交所的设立,资本市场对于优质中小企业的服务不断加强。退出通道的进一步打开,也对一级股权投资市场产生利好效应。
上周(9月13日~17日),主板IPO方面,维远股份(600955 SH)等3家企业登陆上交所主板,2家拟主板IPO企业拿到批文,3家企业过会,1家暂缓表决。
近日,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业智能”)对外披露了科创板首轮审核问询回复报告,继续向“核工业装备第一股”发起冲击。
针对为博入围“抱团报价”,干扰发行秩序等现象,监管部门出手了!
高瓴杀入新三板,只不过是新三板当下热度的一个缩影。除了高瓴之外,同创伟业、晨晖资本、阿里投资、河南农开等VC PE机构、产业资本均已加入抢筹,提前卡位北交所红利。
9月17日发布的《关于扩大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试点范围的公告》显示,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红筹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开市前的制度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国证监会官网日前发布消息,就新起草的北交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相关的11件内容与格式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