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股份“蛇吞象”不足三年闯关创业板IPO “子强母弱”能否规避“明股实债”清理待考
伴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部分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资本化之路迎来“开花结果”。
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固高科技,股票代码:301510 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开盘报75 00元,最高至96 18元,截至收盘报68 00元,涨幅466 67%,成交额21 53亿元,振幅246 00%,换手率86 50%,总市值272 01亿元。
8月10日消息,美的集团公告,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
日日煮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IPO并不是“一撤了之”。证监会曾在公告中表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伴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部分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资本化之路迎来“开花结果”。
12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2022年股权投资机构交流会,共48家股权投资机构和15家证券公司参会。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在会议上指出,经过3年多建设,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支持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取得积极成效。
在物美超市,如果想要不走人工通道完成线下购物,需要下载一个多点APP。而现在,多点这个物美的自助收银平台,要赴港冲刺IPO了。
默默无闻甚至是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被自然人收购之后重获新生、大放异彩,是部分创业老板个人能力的充分体现,当然也不排除此间可能存在不规范、非市场化的人为操作,这也是相当一段特定历史时期不少见的案例。
近日,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以下简称“思哲睿”)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截至2021年8月20日,创业板共1,011家上市公司,其中注册制下上市公司182家,占比18%。
随着长盈通12日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挂牌公司达493家。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10日,按证监会算法,科创板总市值达6 05万亿元。业内认为,随着科创板业绩持续增长,机构将继续加大对科创板的配置。
12月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深圳天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图投资”)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摩根大通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2月9日晚间,海康威视发布公布称,公司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海康机器人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此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视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
12月8日消息,国内零售云解决方案数字零售服务商Dmall(多点数智有限公司)在12月7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
12月7日,粉笔有限公司(下称粉笔)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调整后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9653万元,毛利6 89亿元。
近日,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捷迅”)更新披露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星环科技-U营收的成长性存隐忧,最核心的基础软件业务增速较慢,总体营收很大程度依赖高销售费用驱动及直销比例下滑等,公司IPO前刻画的高成长性仍需时间的验证。
12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105次审议会议,审议结果显示,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环宇”)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即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12月7日,上海技术交易所承办的上海市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绿色低碳”CTO社区发布会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举行。
2015年11月2日,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温氏股份(SZ300498)终于等来了上市的日子,虽姗姗来迟,但股价首日便飙涨242 5%,一举成为创业板“市值一哥”。时至今日,温氏股份依然是当年上市企业中市值最高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