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汽车科技冲刺香港IPO:高合哪吒打头阵,自动驾驶紧跟?
进入到2022年,汽车科技领域可能会出现一波公司冲刺港股IPO,港股可能会迎来一波机会,为啥这么说呢?
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固高科技,股票代码:301510 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股开盘报75 00元,最高至96 18元,截至收盘报68 00元,涨幅466 67%,成交额21 53亿元,振幅246 00%,换手率86 50%,总市值272 01亿元。
8月10日消息,美的集团公告,其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同意公司研究论证公司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的议案》。
日日煮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IPO并不是“一撤了之”。证监会曾在公告中表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进入到2022年,汽车科技领域可能会出现一波公司冲刺港股IPO,港股可能会迎来一波机会,为啥这么说呢?
从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获悉,2021年,蓝海股权新增挂牌企业122家,挂牌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达2016家。全年共帮助企业实现各类融资72.85亿元,同比增长75%。
1月24日,安徽万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朗磁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安徽省2022年首家上市公司,也是安徽省第150家上市公司。
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3次审议会议于1月21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盛帮股份 ")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16家企业。
上交所对宋都股份下发问询函。要求详细说明多次使用大额资金对外投资,却未能安排资金完成股份回购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结合控股股东和董监高的股份质押、减持情况,说明是否利用回购信息影响股价。
与前两年受资本市场追捧不同,2021年物管企业上市之路颇为坎坷。近日,《财经》新媒体记者发现,去年共有34家物管企业申请上市,不过仅有14家如愿,行业整体出现估值回调、市盈率下降、分化加剧等情况,且首次出现IPO终止和退市案例。
春节前的最后一周,IPO市场依然精彩。创业板方面,比亚迪半导体上会引人注目;科创板方面,首家北交所转板公司亮相;主板闯关的公司,也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
1月21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在京召开并进行全网直播。本次会议主题为“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1月21日记者发稿,A股IPO排队企业共816家,拟募集资金8607亿元,其中,沪深主板IPO排队企业共230家(其中12家已通过审核未获取批文),科创板IPO排队企业165家,创业板IPO排队企业421家。目前排队企业中,已通过审核但暂缓发行、正在发行或发行结束未上市的企业有15家。
“未来十年,我相信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 规模十年后将超过100万亿美元。”1月19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2022年的首篇日志中如是写道,他认为,中国金融大发展这一巨变将深远地重塑全球市场,并为所有人创造机会。
上交所通过内部系统向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对于年报工作要求、重点事项予以明确。
从赛道出发,结合营收,净利和毛利变动趋势来看,东田微确实是一匹“黑马”,但应收账款陡增也是重大风险。
2022年1月13日,证监会召开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5次会议,审议结果显示,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英智能”)首发获通过。作为移动车辆智能电控系统一站式提供商,宏英智能即将冲刺深市主板,有望为A股工业自动控制板块再添一员。
近日,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燕食品”)更新招股书,距离登陆沪市主板又再进一步。
2022年1月10日,来自上海的医达健康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达健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保荐人为中金和摩根士丹利。
截至2021年底,北京共计51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募集总金额超850亿元,总市值超9500亿元,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共计研发投入超75亿元,多项指标在全国均名列前茅,为“京籍”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技术突破、产业突围,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截至1月20日17时,72家科创板公司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63家公司预喜,预喜率达87 5%。其中,预增48家、续盈1家、扭亏3家、略增11家。医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业、锂电池产业链预喜公司较多。
近日,福建省格兰尼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兰尼”)创业板申请获受理,IPO进程迈出实质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