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李旭表示,将用好沿河资源,着力打造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以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夜间经济为培育重点,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落地京津冀协同项目170个,协议投资额约881 99亿元,注册资本金约853 27亿元。
记者从天津经开区获悉,2023年上半年,天津经开区落地京津冀协同项目170个,其中北京市项目146个。
进一步落实本市实施的“十项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与市公安局密切配合,打通系统堵点,强化制度建设,在已有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度基础上,升级推出“标准地址+申报承诺”新制度,于今天起正式实施。
天津与香港、澳门同为国际港口城市、“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海陆交汇点,都承担着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的使命任务,城市底色相近、气质相通,共同性多、互补性强。加强津港澳多领域合作,能够有效释放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叠加效能……
2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新闻发布会。会上,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李旭表示,将用好沿河资源,着力打造海河东岸新消费走廊,以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夜间经济为培育重点,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记者17日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征平台”)在天津地区大力开展“政采贷”线上融资业务,持续推进当地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本、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7月14日上午,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年1月至5月,天津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金额65 38亿元,占实际政府采购规模的62 1%。“政采贷”融资业务同比增长45 3%,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业融资。
近日,天津市委统战部、市检察院、市工商联召开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暨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工作座谈会,并邀请15位商会民企负责人走进天津市检察院观摩交流。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出席并讲话。天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凤超主持会议。
据天津市统计局消息,1—5月份,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0%,快于全国0 4个百分点。其中,1—2月、3月、4月、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 5%、5 8%、3 6%、7 1%,增速持续回升,工业生产呈现出逐步恢复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最新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天津CPI环比上涨0 1%,同比下降0 2%,1—6月份CPI累计上涨0 5%,比一季度回落0 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 2个百分点。
衣袂翩翩,诵声朗朗。潮白河畔,身着汉服的青少年合声诵读《了凡四训》。远处,茗茶芬芳馥郁,评剧婉转悠扬,泥人憨态可掬……各种国潮活动让游客沉浸在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中。
记者昨日(7月11日)从静海区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区开展696次招商活动,招引目标企业有更清晰的针对性。引进项目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有88家,同比增长266 67%。上半年,全区市外内资到位项目241个,市外内资到位额67 23亿元,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80个。
营商环境优化的“根”,在于公平规范有序的法治经营环境。天津静海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轨道,用一系列硬指标、硬要求,让全区2万多家企业主体安心,恒产者有恒心,创新者敢创新。不断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软环境,能减的全减,能帮的都帮,把企业办成事作为最高标准。
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2023年上半年,天津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2 41亿吨,同比增长2 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35 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实现“双过半”,“海上门户”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7月5日,天津市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工作联席会在市民政局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总结近5年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情况,明确下一阶段工作要点。
7月5日,沧州市行政审批局与天津市红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京津冀企业开办“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两地经营主体办理设立、变更、备案、迁移、注销等全生命周期业务时,均可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解决了申请人两地跑、折返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