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养生 > 资讯 > 正文

中医强调五谷为养,五谷是什么?五谷对不同脏器有不同的补益作用

来源:八桂杏林张医生 发布时间:2024-02-26 12:30:12 编辑:夕歌

导读: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植物、动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气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而且种子本身的蛋白质结构,和其他部位的蛋白质结构完全不一样。

中医强调「五谷为养」?「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

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植物、动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气和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而且种子本身的蛋白质结构,和其他部位的蛋白质结构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当你把种子里的物质能量,转化成自己的精气神,所消耗的自身能量是最低的。如果你吃别的部位,还需要再去消耗自身的能量,所以吃种子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从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意义上来说,吃饭实际上是吃种子,而其他的东西只是下饭的。因此,不能把主客颠倒了。

现在的人吃饭都是吃肉、吃菜,不吃或少吃主食。这样其实是不符合身体需求的。

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一碗小米饭或白米饭,有块咸菜,再加块肉。如果刚好有几把青菜,这就更好了,没有也够了。

请记住,五谷必须要吃,而且还要吃得够。可能有人会觉得吃淀粉容易增加体内糖的量、会发胖,于是就不吃主食,你可以告诉对方说这是不对的。因为,植物的枝叶、躯干里有淀粉,种子里也有淀粉,但它们所含的淀粉是不一样的。因此,主食里的淀粉,不同于其他食物里的淀粉。

麦补肝、黍补心、粟(小米)补脾、稻补肺、菽(豆子)补肾

五谷到底是什么呢?要想详细了解五谷,需要先了解一下寒、热、温、凉和归经。对应我们的肝、心、脾、肺、肾,需要吃的种子分别是麦、黍、粟(小米)、稻、菽(豆子)。五谷分别对人体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补益作用。

【肝气虚时,要多吃麦,尤其是小麦】

小麦是一种对人体很有益处的谷物。它跟燕麦不一样,需要满足「三熟」。

所谓三熟是指:第一,它本身是成熟的;第二,它要经过炮制,用火炒一遍;第三,需要再把它蒸熟。所以麦面的火性、温性特别大,因此肝气虚寒的人吃点面是很好的。

小麦味甘,性温,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又温补舒畅肝胆气血的作用,还能补木生火,间接温补心气心血。凡是入肝胆脏腑经络的药物,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长得张牙舞爪,或者带刺,比如白蒺藜、玫瑰、皂刺等等。捡过麦穗的人都知道每粒麦粒上都长着芒刺,所以有“针尖对麦芒”的说法。中医认为小麦的禀赋里有伸展伸张的气机,在临床实践中,用小麦来治疗那些内心郁怒、压抑,肝胆不得舒张的情志疾病和身心病,效果很好。比如甘麦大枣汤中疏导肝胆,调畅心气的就是小麦。

肝火旺的人还有一个非常好的食物——荞麦。荞麦寒,北京人吃荞麦是和羊肉汤配着吃的,否则吃进去之后就会凉。

但当一个人的肝火特别旺、肝气特别足、血压特别高,见火就着,身上有黄疸、甚至有出血症状的时候,就不能吃麦子,应该吃稻子,补肺的东西肯定要克肝(金克木)。

【心气虚时,要多吃黍】

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黄黏米;还有一种是秫,指高粱,我偏向认可后者的解释。黍米味甘,性温,入心和小肠经,能补益心、心包、小肠、三焦的气血。尤其适合那些心气虚怯,欲望降低或呕心沥血劳心过度的人。如果消化不好,嚼不动黍米糕,喝点用黄米酿的甜酒也能起到同样的滋补作用。

但当一个人心火特别旺,整天欲望强烈、兴奋得睡不着觉,还吃黄米糕(黍),行吗?

心火旺,应该吃些苦的东西泻一下心火,比如绿茶。饮食上也可以吃些豆腐,水克火,补肾的同时也会降心火。

【脾气虚,吃东西吸收不了时,要多吃粟(小米)】

五谷之首—粟,它的种子叫做谷,剥去外壳以后就是我们吃的小米。粟谷的生命力强,种子虽小但是它耐早,耐贫瘠。小米味甘,性温。把小米作为补益后天之气,也就是补益脾胃的食疗首选。一般人在大病初愈之后,没有食欲或者刚刚恢复食欲,这时候最想吃的往往不是荤腥而是小米粥就咸菜。因为小米最容易被消化吸收,尤其适合那些脾胃功能虚弱的人。小米的做法有稀粥、稠粥、干饭的区别,做法不同,食疗的作用也不同。水多米少,稀汤寡水的稀粥,有非常好的健脾除湿利尿等功效,适合水肿、腹胀、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患者,但如果是糖尿病、遗尿、尿频的患者最好不要这么吃。因为小米补脾,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补益脾胃的药物都会削弱肾的功能。对于这些病人,只要在小米粥里面加一些补肾的食物或药物反佐,比如芡实、核桃仁、松子等等,就能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

小米稠粥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补益脾胃的效果也最好,对于那些进食挑剔、稍微遇冷遇热就胃不舒服、不能吃辛辣酸苦等等刺激性食物的胃病患者来说是最好的滋补食品。而小米饭具有帮助产妇自身气血的恢复和哺乳下奶的功能。用长时间熬炖出来的牛肉汤,拌在小米饭里面食用,符合五谷为养、五畜为益的理论。如果青春期女孩子身材发育不良,甚至月经迟迟不来,中医认为是属于冲脉和任脉气血不足。如果在21岁之前,选择小米为主食,再加上热性的鸡肉和辅助温热通经的中药,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除了做法,新米和陈米的食疗作用也有不同。当年新下的小米滋补效果最好,火力最壮。而放置多年的小米,俗称陈仓米,由于自然氧化风化的原因,其滋补效果和口感就差了。中医正好利用陈仓米的这一特点,用来治疗那些营养过度、过剩的病人,或者消化吸收功能特别弱的人。这是因为,陈仓米的热性、能量不足,反倒适合那些脾胃极度虚弱的人服食,特别是大吐、大下、大汗以后脱水伤阴的人,用陈仓米煎汤慢慢治疗效果最好。孕妇产后喝的小米粥,还要把小米上面的米精、米油熬出来,那是最滋补的。

【肺气虚时,要多吃稻】

种稻子,首先需要水,而北方气候比较干燥,所以稻子的产地主要在南方,叫水稻。中医认为,大米性凉,味酸,入肺、大肠经。我们吃小米或者馒头的时候,多嚼一会儿,嘴里会觉得发甜。而当你嚼一口米饭在嘴里久了,你会觉得发酸。正因为如此,大米能够滋补肺大肠,使人肺气足、肺津生、皮毛润泽、大便通畅。所以说南方人皮肤好,声音娇嫩甜美,都与水土特别是饮食以大米为主有关。

常见的稻米包括:粳米、糯米、糙米。

◎粳米,秋天之气最重

我们日常所食基本都是这种稻米。种得最晚,收得最晚,秋天金气──秋凉之气最重的那种米。有一个叫白虎汤的药方,是清肺热的,药方里就会用到这种叫粳米的大米。为什么叫白虎汤呢?取的是夕阳西下,热量消减的趋势。

中医认为「白虎」代表西方,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形容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平时忍辱负重、忍气吞声的人要尽量少吃点米饭,多吃点馒头会比较好。

◎糯米,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少

糯米特别黏,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少,我们常用这种稻米来制作黏性小吃。稻米越糯,口感越好,所以就需要人们去捣糯米,现在客家人还保留这个传统。糯米越打越粘,但是越粘越不好消化。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有一个药方叫桂枝汤,药方的后面有一个方后注,里面提到了服用桂枝汤时要「禁生冷、黏滑」。什么叫生冷、黏滑?生的、冷的我们都知道;「黏」专指糯米;「滑」就是指香蕉,香蕉性味甘寒,吃完容易拉肚子。

◎糙米,带糠的、放在水里还能发芽的稻米

糙米是稻谷脱去外保护皮层—稻壳,但是内保护皮层(果皮、种皮)完好的稻米。简单说就是剥了壳、没剥皮、带糠的、把它放在水里还能发芽的稻米。

现在的人其实有必要吃点糠,因为吃了太多的精米,以至于很多人的胃越来越娇弱。

【肾气虚时,要多吃菽(豆子)】

补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补肾需要吃豆子,但是也不能老抓着一把豆子吃呀。于是就有人打成豆浆喝,事实上这个吃法,吃多了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腹中胀气,放屁还恶臭。为什么呢?把豆子磨成豆浆只是好消,但还是不好化。豆子的正确吃法是做成豆腐吃,并且最好吃卤水点的豆腐。豆腐本身磨得很细,既营养又美味。豆子磨烂、煮沸以后,上面会有一层油皮。挑起来晾干,就是腐竹,那是豆子里最精华的部分。因此,补肾吃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或者吃腐竹,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痛风患者是不宜多吃豆制品的。北方对应的颜色是黑色,属水,在季节上对应冬季,在人体对应肾和膀胱,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补肾。中医认为,大豆能入肾、膀胱经。看一下豆子的形状,长的就像肾脏。肾为水脏,在五行属水,对应的五味是咸,对应的颜色是黑色,如果脸部出现黑色,比如黑眼圈,往往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黑发变白也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同样黑色食品也能够起到补肾的效果,尤其是黑豆,不仅能补肾、固精、缩尿,还能乌须黑发。把黑豆蒸熟晾干,用淡盐水送服,长期食用不管是治疗少白头还是老年人白发,是很有帮助的。

标签:中医 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