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头部智能驾驶企业赴港IPO:地平线能否破解盈利“魔咒”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4-03-28 16:41:57 编辑:夕歌

导读: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热销,众多智能驾驶科技企业正持续加快上市步伐。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热销,众多智能驾驶科技企业正持续加快上市步伐。

3月26日,地平线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启动港股IPO,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为其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地平线此次募资,主要用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技术研发、合营企业、营销及运营等需求。

作为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应商,创立至今,地平线共进行十余轮次融资,投资方阵容也相当豪华,包括大众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Ballie Gillford、五源资本、高瓴资本、黑石基金等。

智驾龙头业绩持续增长

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自动驾驶水平越发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选择的关键因素,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ADAS市场和AD市场。

据灼识资讯数据,截至2030年,在中国配备ADAS或AD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99.7%。中国所独有的交通现状,对AD复杂性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更高阶的AD解决方案,实现从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到城区NOA。

东吴证券研报提到,2020年国内ADAS主要功能市场规模达844亿元,同比增长19.3%。随着5G逐步落地,主机厂纷纷推出搭载ADAS功能的新车型,ADAS各功能渗透率加速提升,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50亿元

作为最早涉足ADAS和AD解决方案的本土公司,地平线在技术研发、方案量产、生态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与新入场的对手拉开差距。目前,地平线已是中国市场前五大ADAS和AD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唯一的中国公司。

在业绩表现方面,地平线近三年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66亿元、9.05亿元及15.51亿元,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2.3%;毛利率方面,2021年-2023年,地平线毛利率分别实现70.9%、69.3%及70.5%,持续稳定在70%左右。

从地平线的客户群体来看,与上汽、吉利、理想等一线车企均有合作,2021年到2022年,理想汽车成为地平线第一大客户。此外,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旗下CARIAD公司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也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彼时,大众汽车集团为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后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

招股书显示,2022年到2023年,地平线ADAS和AD解决方案的装车量增长4倍,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增加约7%。2023年获得的车型定点项目超过100个;并与中国2023年度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全部车企均达成合作。

盈利“魔咒”仍待破解

但与此同时,对于包括地平线在内的众多自动驾驶企业,“盈利”魔咒依然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由于高投入,地平线近三年亏损净额总和超170亿元,公司2021年-2023年亏损净额分别为20.64亿元、87.20亿元、67.39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11.03亿元、18.91亿元及16.35亿元。

地平线表示,亏损原因主要是需要大量前期投资、规模经济效应尚未释放、采用权益法入账的分占投资业绩、及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未来几年,公司计划通过扩大收入规模、维持毛利率水平、提升经营杠杆及酷睿程的经营提升来实现收支平衡并实现盈利。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地平线拥有1478名全职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1.5%。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11.44亿元、18.80亿元及23.66亿元,分别占各年收入的245.0%、207.6%及152.5%。

事实上,盈利难是当下自动驾驶以及相关技术企业普遍面临的痛点,这也使得不少企业将融资“输血”提上日程。仅去年一年,国内已有超10家自动驾驶及其相关产业链企业明确或计划启动上市计划。

其中,去年8月有三家企业递交招股说明书或签署上市辅导协议,6月有两家企业递交招股说明书,3、4、5月各有一家企业明确递交招股说明书。此外,小马智行、Momenta等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企业,均有上市消息传出,但未得到企业最终确认。

然而,由于自动驾驶“长尾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商业落地困难,2022年开始行业面临资本寒冬。公开资料统计,2022年披露的自动驾驶行业融资额度由2021年的1591.9亿元锐减至205亿元,直接缩减至原先的13%

此外,自动驾驶行业的二八定律同样残酷。对于车企客户而言,安全性与性价比是选择是否与自动驾驶企业合作的决定性因素,这也使得车企往往更加青睐已得到大规模量产应用,充分验证的产品。这也意味着,谁能够快速完成上市,强化现金流来形成规模效应,谁就能在行业中占得先机。

对于地平线而言,稳定的车企客户群体以及和大众集团的密切合作,实现收支平衡或许并不会太远,但“盈利”魔咒依然有待破解。地平线赴港IPO的后续进展,又将如何,南都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