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谭雅玲:发达国家中性利率分化与新兴市场利率比较新动向

来源:新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24-01-22 10:49:42 编辑:夕歌

导读:今天英国最新通胀数据引起市场一连串的降息收敛是未来值得随靠的新角度,毕竟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经济逻辑以及经济结构乃至金融规划和利率政策的对标设计与竞争出现差异性水平显而易见。

作者:谭雅玲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 独立经济学家

今天英国最新通胀数据引起市场一连串的降息收敛是未来值得随靠的新角度,毕竟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经济逻辑以及经济结构乃至金融规划和利率政策的对标设计与竞争出现差异性水平显而易见。一方面是通胀局面高涨依旧是事实,未来通胀反复错落加强再通胀已经来临,进而目前预计美联储降息或发达国家央行降息前景太过于简单急躁事实逐减理性回归。另一方面事实上英国最新2023年12月通胀为4%,之前欧元区同期通胀从2.6%上涨至2.9%,包括美国同期通胀水平也上至3.4%。整体发达国家再通胀难以避免,央行紧缩货币周期将拉长,甚至比较市场预期央行降息紧缩政策延后已经是难以避免的形势所迫。由此,市场思考点在于:发达国家货币紧缩的利率水平之差与目前通胀水平之别焦点在哪?包括未来新兴市场紧缩与宽松货币政策利率均衡水平在哪?这一新问题或将是重新认识美联储利率峰值的重点。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联储降息预期是传统思维的桎梏,反之美元中性利率结合美国经济与企业层级的逻辑或未来美元利率峰值将达到6%以上更高可能存在,美元中性利率均衡选项已经从过去2-3%上至未来5-6%,这是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难以实现最大的认知缺失或理解误差。毕竟美国经济与企业也已经经历过美联储加息节奏与力度的检验,美联储两年加息525点,美国经济两年层层创经济增长水平上升与经济规模创纪录事实明朗,美国企业增收与盈利超预期乃至市值与收益率高企备受瞩目,美国并没有遭受美联储加息的压制与冲击,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既没有理由和参数,也没有论据与现实依据,这种预期似乎只是一种炒作情绪试图加剧美元贬值需要的技术摆布。毕竟美元贬值清晰可见,但美国经济与股市牛市冲天难以实现贬值意向,目前美元升值不得已是现实,因此市场顺势改变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降息舆论是一种市场策略应用为主的时间与规划之举。而未来美联储加息的坚定性在于美国经济升级换代之后美元利率伴之的升级换代是重点,即美元中性利率水平将从传统2-3%提高至新经济5-6%,这才是美联储不会降息重要的背景与逻辑系统参数与考证焦点。然而,市场依然以传统数据游说美联储降息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的场景需要,而非政策参数与市场导向的真实所为。这才是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本质与目的所在,以美联储降息促进美股上涨、保护美国经济以及带动美元贬值为主,美联储加息利率上调将是必然与趋势不变逻辑与宗旨。美元中性利率5-6%新构造是关注重点,发达国家中性利率2-3%传统化是现实基础,整体发达国家利率水平分化将是美元强势制度与欧元弱化机制分庭抗礼重要时段的竞争背景与逻辑风险重点。

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以美联储为主的加息周期将拉长超市场预期,而发达国家中性利率水平将两极分化凸显美元利率峰值再上调的驱动与超调更高水平的可能,但新兴市场国家现有利率水平未来是美联储加息与利率站位高居全球利率顶端的参考,美元利率战略意图的高屋建瓴与主导目标是本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利率水平之间美元占据引领高度已经呈现,因此美联储不会轻易放弃加息举措。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选择并非是一个国内政策应对的局限参数,尤其面对美元货币地位的特殊时期,美元利率补短板与协助美元货币站位是当务之急。而之前美联储两年加息过程已经使得美元国际支付使用率上升明显,美元回报率通过美元利率的存款利率以及投资回报都彰显美元利率上扬之后美元地位的稳固,甚至叠加目前美债10年期收益率上扬态势,美元资金和资产价值参数必然刺激与推进美联储加息才是美元当务之急。其中既包括美国财政之需补短板,更在于美元汇率与利率协同均衡水平的逐减常态,美元高估的贬值策略伴之美元利率上扬是美元地位保障与维护之举,美元特性是美联储加息不一样的货币参数与站位依据。因此,美联储加息看似一个货币工具的宏观调控手段,但实际上则是美元特殊时期、特别身份以及特别需求重要的机制、制度以及格局垄断的重要选项与抉择。美元高度的特殊性是美联储加息举措的不一样新角度、新逻辑与新构造。美元利率霸权是新兴市场目前利率水平制衡参数侧重,因此美元利率5-6%与目前大多数国家利率水准相交,美元利率全球、全局以及整体布局与架构优势是美元中性利率水平关联因素与参考重点,美元占据全球利率高位的再美元化是此轮美联储加息目标与水平的根本利益与战略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