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员工怒批广发基金管理四大乱象!
导读:去年4月4日,一段关于“中电科员工因清明强制加班一事怒怼领导”的聊天截图,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00后新生代员工如同一股清流整顿职场,也为职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今日,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一名员工辞职信,火速出圈,内容可谓“干货满满”,信中不仅表达了离职原因,还怀着拳拳赤子之心,为广发基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一、杨喆是运气不佳还是实力不足?
故事被控主人公是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
据悉,杨喆曾任国泰君安(14.650, -0.13, -0.88%)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师;先后任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多元资产管理部副总监、基金经理;2021年6月加入广发基金,现任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基金经理,从2021年11月开始,密集发行了16只产品,在管规模58.87亿元,管理着部门70%公募产品。
然而杨喆在广发基金并没有延续在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辉煌”。如表1所示,在广发基金所管理的16只产品中,除4只取得微薄的盈利外,其余12款产品均呈现亏损状态。其中,备受关注的代表作——广发核心优选六个月持有混合(FOF)A,自其任职以来,回报率竟为-20.5%,年化回报率也达到了-9.34%,这样的业绩数据不禁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投资策略及管理能力的质疑和关注。
表1杨喆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广发基金管理产品统计
数据来源:同花顺(143.780, -2.12, -1.45%)iFinD,截至2024年3月21日。
据悉,杨喆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管理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A和交银养老2035三年A两只基金,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A在杨喆任职期间的收益率为15.38%,跑输同类基金在同期74.91%的收益,在49家公司中排名垫底;而交银养老2035三年A的在杨喆任职期间的收益率为28.19%,同样跑输同类基金同期39.12%的收益率。
表2杨喆在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产品排名统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2024年3月21日。
这似乎也在印证着信中所述夹带运气成分的“专业能力”?
二、员工怒批内部管理四大乱象
机构之家根据信中表述所暴露出广发基金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总结如下四点:
1.投资经理和研究人员定位不清晰,考核机制全凭喜好。投资经理和研究人员在公司内部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两者工作范围存在重叠或遗漏,工作效果往往难以衡量,进而影响到整个投资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考核机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的个人喜好和主观判断,既无法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也无法激励员工积极改进和提升自身能力。公司是否重新审视内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够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2.岗位没有明确分工,人力资源拖沓低效。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公司内部的重要支持部门,其运作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对于运作5年之久的部门仍然像新创部门一样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流程规范,这样的解释不免有偷懒之嫌。
3.内部沟通不顺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内部问题的出现也非一朝一夕所致。长时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不良沟通氛围,滋生误解和冲突,进一步破坏团队凝聚力,更可能导致员工的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
4.例会补材料现象普遍。例会补材料的现象是公司管理能力不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投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许多在投资领域表现出色的员工被提拔至管理岗位,然而,投资能力的出色并不代表他们同样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更需要良好的计划性和组织性,缺乏这些基本素质,就会导致日常工作中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三、不顾巨额亏损、盲目追求规模赚取管理费
信中提及“但当专户落地时,杨喆又说我不是投资经理,让XX管理,不管其有没有无论我是不是这个领域部门内研究最深入的,无论XX有没有配平过一个模型?”字里行间透露着自己郁郁不得志,也透露着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将产品交由缺乏相应经验的人管理,是否违背了基金公司一直秉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的管理原则?
广发基金目前管理着1.22万亿资产规模,旗下涵盖380只基金和83名基金经理。然而,近年来广发基金似乎陷入了盲目扩张的困境。曾经的“顶流”基金经理刘格菘业绩下滑,定增投资频频踩雷,更有6位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回撤幅度均超过50%,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规模与数量双双下降。特别是在2022年,广发基金亏损高达815.25亿元,仍收取73.56亿管理费,因此也成为头部基金公司中被投资者诟病最多的。
尽管这名员工的离职令人感到惋惜,但他/她敢于直言不讳的勇气确实为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反思契机。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广发基金或许应该放慢脚步,深入反思自身的发展策略和管理模式。只有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才能重塑投资者的信心,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