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妙可蓝多不如回购注销?蒙牛下了一步“俗手”
导读:前几天,妙可蓝多发了一份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是,截至2024年3月1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妙可蓝多股份约690万股。
前几天,妙可蓝多发了一份公告。
公告的主要内容是,截至2024年3月1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妙可蓝多股份约690万股。
这次增持之后,蒙牛的持股比例就增长到36.51%。
这笔增持究竟值不值?各有各的说法。
也许在蒙牛看来,妙可蓝多有一定的细分市场地位,在整个大乳业中有自己的生态位。只是,增持未必是一步“妙手”,也可能是下了一步“俗手”。
也有人觉得,增持妙可蓝多,其实倒不如回购注销,让利给投资者,把市值压实,也许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价值成长之路。
以下,我聊聊我个人的看法。
增持妙可蓝多是不是一步好棋?
从几年收购股份的动作来看,蒙牛对妙可蓝多是有“执念”的。
天眼查APP显示,蒙牛之前就几次收购妙可蓝多股份。
不管是之前的多轮收购股份,还是现在的增持,这份“执念”,其实还是为寻求增量。
这两年,液态乳增速疲软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反而奶酪行业却还在增长。
妙可蓝多的公告中也说:“(蒙牛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现在关键问题是,奶酪这个市场价值究竟多大?
看起来奶酪这个市场渗透率不高,还有增长空间,尤其是妙可蓝多的品牌市场地位已经建立起来了,就像之前并购奶粉品牌,蒙牛增持妙可蓝多,也是为了做大业务的基本盘。
未来如果并表的话,蒙牛财报数字可能会好看一些。
但如果从财务视角看,增持可能并不划算。
从过去的收购来看,有两笔交易其实是亏钱的。
2021年7月,妙可蓝多以29.71元每股的价格向蒙牛发行了1.01亿股,使后者的持股比例从11.07%上升至28.46%;2022年10月份,蒙牛又以30.92元每股的价格又要约收购了2580.9万股。
粗略一算,这两笔收购,让蒙牛亏了近20亿。
当下,妙可蓝多的股价在13元左右浮动,价格确实不高,只是,这个股价表现是市场低估,还是经营质量的合理对价, 还需市场进一步验证。
进一步来看,如果未来两家并表,可能会带来一波利好,但长期来看,也可能有利空因素。
这个利空因素,就是妙可蓝多的经营质量。
去年前三季度,妙可蓝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1.1万元,归属净利润为3388万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中的“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分别贡献了3278万元和2994万元。
什么意思的呢?
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可能才是贡献妙可蓝多前三季度正向归属净利润的关键。
当然,不是说主营业务一点贡献也没有,毕竟你吃了三个包子饱了,不能说吃的前两个包子就没有用,但是,这也说明,妙可蓝多的经营质量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这个经营质量还能不能继续改进,其实不太好判断,因为奶酪市场也有竞争,而且竞争得蛮激烈的。
奶酪棒是妙可蓝多营收的主力,这个产品有没有不可替代性?是不是刚需?想明白这一点,很多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直白点说,奶酪棒这个细分赛道,是一个成长逻辑很差的赛道。
虽然奶酪棒的毛利率较高,但是护城河却又很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核心杀手锏之一是靠广告营销。
这一点从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增速上看得出来,2018到2021年,销售费用增长都在50%以上。
消费赛道,费用花在品牌上是好事,但非刚需类的产品,任何品牌都很难牢牢占据用户心智。儿童零食属于悦己型产品,且非刚需,这一波父母记住了但孩子也长大了,下一波还得继续营销。
也就是说,品牌价值可能很难产生复利。
而奶酪这个品类,毕竟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也很难伴随用户成长。所以,未来妙可蓝多成长性能兑现多少,还需要时间验证。
价值成长的另一条路:增持不如回购注销
有人说,乳企没有自己的独立行情,白酒股涨,茅台吃肉,伊利、蒙牛喝汤。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两个赛道比较像,都是刚需消费赛道,也都分红。
只是,跟白酒不太一样,乳企的股息率一般是要更高一些的。
从股息率上来看蒙牛的股息率是2.38%,整个包装食品和肉类行业的股息率中位数是2.72%,蒙牛的股息率是略低的。
伊利那边股息率是3.68%,比蒙牛是要高一些的。
从股价上来看,蒙牛的股价是18.6港元,这个价格表现对比一年的32.7港元跌了不少。当然这里面有大盘不景气的因素影响,但对投资者来说,显然是希望有更多的回报。
所以,与其花钱进一步增持妙可蓝多,倒不如把账上的现金再回购一波自己的股票来注销,回馈这么多年坚定支持蒙牛的股东。
这个时候如果来一笔回购注销,其实是有好处的。
一个是提振市场信心。
现在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其实都挺缺信心的,这也是为啥A股北向资金一流入,消费股就会跟着涨一波。
市场信心对港股也是一样重要。
另一个给自己的股票增值。
对比以往股价表现,蒙牛的现在的股价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回购股票其实是比较划算的。
去年2月份蒙牛其实是就已经启动了回购计划,7个月的时间,累计回购约7.83亿港元至8.08亿港元的股票。
有意思的,这轮回购似乎没有起到太大效果。回购效果不大,要么是回购力度不大,要么是回购本身并没有获得太多投资人认可。
总之,之前的回购的钱是花了,但花钱的效果却也不怎样,根本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于回购本身。
通过回购自家股票回馈股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回购拉升股价,让投资人的财富增值。
另一种,则是回购注销,减少流通股的数量来提升股票价值。
回购注销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参考美股,一些现金比较充沛的企业,比如苹果、微软、他们回购股票后经常会选择注销,给股东实打实回报。
对蒙牛来说,过去的回购不奏效,何不再来一笔回购注销,直接让利给散户们和广大中小投资者?
毕竟,市面上直接回馈中小投资者的公司并不多,这么做,也能刷一波存在感。
实际上,管理层不分红,也是有好处的,就是公司不缺钱,一旦有新的市场风向出现,可以快速跟进,但守财也有一个坏处,就是不会想着给股东更多回报。
蒙牛不缺钱。
2023年半年报显示,蒙牛账上躺着86亿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96.78亿的现金存款,上半年又有34.51亿的经营现金流入。
另外,蒙牛还有77.03亿的其他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这么多,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希望不要像妙可蓝多一样,那么热衷于理财。
经营上,蒙牛一直都很稳健,乳业龙头的地位也十分稳固,现金流一直很强。接下来,怎么才能不浪费充裕的资金,怎么进一步回馈投资者,可能才是提升其价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