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寒武纪连亏七年,陈天石身价缩水超百亿

来源:钛媒体APP 发布时间:2024-02-08 17:21:10 编辑:夕歌

导读:“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依然深陷亏损泥潭。

作者 | 肖洒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依然深陷亏损泥潭。

近期,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属净利润亏损7.56亿元-9.2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有所收窄,成为寒武纪财务数据公开披露以来的第七个亏损年头。

过去一年,AI大模型站上最强风口,AI芯片需求激增,叠加英伟达AI芯片进口受限,这让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的寒武纪被寄予厚望,股价表现活跃。

然而,从最新财报来看,这样的机遇并未助力寒武纪实现基本面的改善,公司营收连续两年止步不前,净利润也没有扭亏的迹象。同时,公司2023年以来多次被曝“裁员”。

寒武纪创始人,是曾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和博导的陈天石,他同样期望颇高,“寒武纪要做智能芯片的将军”。但随着业绩始终处于亏损转态,公司市值从高位坠落,陈天石的财富也已缩水超百亿元。

连续7年录得亏损

亏损的道路上,寒武纪越走越远。

该公司近日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将出现亏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56亿元到9.2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26.47%到39.84%。

同时,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预计亏损9.45亿元到11.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26.87%到40.17%。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寒武纪表示,公司预计2023年管理费用为 1.35亿元到 1.65亿元,较上年同期管理费用2.97亿元减少44.38%到54.49%。主要原因系公司分摊的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报告期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显著减少。

同时,公司预计2023年研发费用为9.99亿元到12.21亿元,较上年同期研发费用 15.23亿元减少 19.83%到 34.41%。主要原因系根据公司业务规划,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报告期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最后,公司预计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17亿元到1.43亿元,较上年同期资产减值损失1.96亿元减少 27.20%到 40.44%。主要原因系本年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显著减少。

非经营性损益方面,报告期内,寒武纪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预计为1.89亿元至2.31亿元,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的影响。

不难看出,造成净利润亏损的上述三项财务指标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金额仍然不低。值得一提的是,市场认为寒武纪研发费用的下滑,与去年的裁员有关。

据媒体报道,2023年上半年,一名从寒武纪离职的人士透露,“(公司)裁员一直都有裁,因为业绩有压力。”

到了7月底,寒武纪再被曝出裁员传闻,这次裁员以智能驾驶芯片业务行歌科技为“重灾区”。该公司软件部分裁员近半,硬件部分只保留少数员工“善后”,且新项目已经暂停。

根据寒武纪2023年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980人,相比2022年底减少两百多人。

另外,自2017年公开披露财务数据以来,寒武纪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公司分别亏损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和12.57亿元。

关于寒武纪何时能够盈利,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2023年半年报中公司表示,由于公司设计的复杂计算芯片需要持续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和对人才的股权激励占据了运营费用中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营收暂时无法覆盖该部分费用,因此公司尚未盈利,从短期来看亦将存在亏损继续扩大的风险。

营收规模止步不前

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热潮,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重要硬件的AI芯片,需求激增。Frost&Sullivan预计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90亿美元,到2026年将增长至920亿美元。

作为较早切入AI芯片赛道的企业,市场对寒武纪的看法一直相对积极。但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主要由国外巨头占据。

根据IDC数据,2021英伟达在企业级GPU市场中占比91.4%,AMD占比8.5%。德邦证券分析师陈海进指出,目前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需求主要被GPU所承接,但AI智能芯片定制化程度更高,未来有望凭借更灵活的架构设计和更高的算力,成为市场主流。

此外,2022年8月,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被要求停止出口两种用于人工智能工作的顶级计算芯片,管制涉及英伟达A100和H100两款芯片,以及英伟达未来推出的峰值性能等同或超过A100的其他芯片。

业内预计,芯片出口限制下,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有望受益。但是,当前国产算力芯片厂商普遍面临着一定挑战,一方面是先进制程受到制约,受制于封锁无法使用台积电的先进工艺;另一方面由于软件生态的贫瘠,大模型等应用使用国产AI芯片需进行大量代码移植工作,导致效率并不高。

有行业自媒体透露,目前百度文心一言在训练端主要使用英伟达产品V100和A100,在推理端主要使用英伟达A100和百度昆仑芯2代,小规模部署了寒武纪最好的产品思元590。

但实际上线中并没有使用思元590,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能指标不如A100,而且架构不太兼容、难度大。

也正因为如此,寒武纪的商业化之路充满挑战,目前以政府或关联机构大客户为主。例如,2021年寒武纪最大客户是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销售额占据总额比例高达62.46%。

2022年,最大客户为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客户销售额占全年销售总额达到60.81%。

天眼查资料显示,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背后,分别是昆山市国资和南京市国资。

根据近期交通银行采标网信息,寒武纪成功中标交通银行国产GPU服务器等项目。

同时,寒武纪的营收增长乏力。在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1.11%之后,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到7.2亿元,较上年同期略有降低。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受供应链因素影响,寒武纪营收(中值)同比略有下滑,预计实现营收6.8-7.2亿元符合该机构此前预期的7.15亿元,看好公司在国产替代方面的机遇。

创始人财富大幅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于2016年3月成立,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

公司经营模式为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主要做智能芯片的设计和销售,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委托给晶圆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及其他加工厂商代工。

2023年半年报告显示,公司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主要产品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终端智能处理器IP以及上述产品的配套软件开发平台。

寒武纪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算得上一位“少年天才”。2001年,年仅16岁的他成功考入中科大的少年班,成为家里继哥哥陈云霁之后第二个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

2010年,陈天石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还成为当时所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31岁时陈天石“下海”创业,成立了寒武纪。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家明星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近乎一帆风顺。

2017年,寒武纪进入华为供应链,当年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集成了寒武纪的A1处理器。

然而,这次合作没有持续太久,华为在2019年开始自研芯片,寒武纪这部分业务在当年的收入占比大幅下降。

这被视为寒武纪过往发展中的第一次受挫,而后陈天石选择将寒武纪的业务重心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与云端AI芯片倾斜。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仅历时4个月审批就成功登陆科创板,一时风光无两。随着公司成功上市,85后陈天石个人财富水涨船高。

彼时,作为寒武纪实控人的陈天石,持有寒武纪约1.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高达33.19%。按照开盘1000亿的市值计算,陈天石持股对应的市值超300亿元。

不过,寒武纪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经历了一轮起伏,2022年其股价一度徘徊在50元的位置,甚至被调侃为“上市即巅峰”。

2023年,大模型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行业迎来转折,寒武纪股价也一路上涨,于2023年4月份一度飙升至每股271.47元。

但在短短几个月后,寒武纪股价再次“腰斩”。截止2024年2月7日收盘,公司股价为每股110.88元,市值总计461.9亿元。

与此同时,陈天石身家也大幅缩水。2023年三季报,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8.69%的股份,按最新市值计算,陈天石的持股市值约为133亿元。

陈天石曾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相比英伟达、英特尔、AMD数十年的成长史,寒武纪无疑还是个孩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化始终是横亘在寒武纪面前的难题,业务受困加上持续烧钱,足以消磨掉资本的耐心。目前来看,要想打破国际巨头足以垄断的市场地位,寒武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