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同质化致行业“降温”,生物医药创新如何回归高质量发展?
导读: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在研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同时,部分创新赛道持续活跃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 3。
根据IT桔子数据库数据,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达到顶峰,发生投融资事件共1009起,投融资金额共2563.8亿元。2021年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遇冷,投融资事件与金额呈现断崖式下跌。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生融资事件779起,较上年下降22.8%;融资金额为1781.37亿元,较上年下降30.5%。2023年上半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生融资事件仅251起,融资金额为508.09亿元。
从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轮次分析,目前该行业的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C轮及以后和战略投资的事件总数占比仅约16%。行业投融资增长步伐有所放缓。但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业内预计资本“寒冬”也会慢慢解冻,春天终将会来临。
近日,随着《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科创转化模式的队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一系列相关政策落地,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政府能够意识到创业科技企业在硬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出台切实有效政策,瞄准成果转化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把转化投资和孵化培育平台作为一个重要节点打造并做强,选择各具特色的团队、平台和案例并使其规模化,并更有效地对接学术界、投资界、产业界和行业监管部门等,就能够有所助益。
“技术和金融结合能够为科技创新带来巨大力量,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能起到非常大的推动和催化作用,远不只是资金、补助等可计算的,我将其总结为‘技术’、‘金融’和‘政府’三方有机结合的力量。”许田教授表示。
行业仍在复苏周期
自2015年药政改革开始,创新逐渐成为中国医药(13.360, 0.14, 1.06%)行业的主题。2015-2020年,行业高歌猛进,但在2021年中之后,行业进入相对保守的下行期,创新药行业也结束初期的野蛮生长阶段,开始进入到行业调整期。该调整期在2022年进一步深化,监管政策继续深入完善,各界对创新药企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虽然医药行业的融资、新药上市情况都受到疫情影响,但中国药企的研发管线占比,以及中国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管线占比仍保持上升态势。特别是卡度尼利单抗、多格列艾汀等获批,使得2022年国产创新药在“新概念、新疗效、新机制、新结构和新技术”上取得一定的成果。
2023年,产业依然走在复苏的路上,2022年末开始的交易及投融资合作数据均有所反映。2023年一季度,国内医药企业共产生交易35起,收付款超过6.8亿美元,总交易金额高达90亿美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商业化方面,创新药市场也在逐步回暖,根据国内药企2022年财报,其中34家实现了营收正增长,从研发投入数据可见一斑,46家创新药上市公司共计研发投入58.7亿,较2021年增长了32%。
不可否认,中国制药在当下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以快速跟进(Fast Follow)为主。正因如此,如何开辟新赛道,如何发现新靶点,如何寻找多元化的机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源头创新诊断和新药论坛”上,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创新药赛道,行业竞争加剧不可避免。靶点扎堆、赛道拥挤也带来了大量重复的竞争,出现行业“内卷”现象。
“企业应提高研发投资效率,并且采用差异化开发策略。”
陈启宇还表示,目前药企都处在策略调整和升级阶段,大型药企、初创企业和中等规模的公司,布局战略有所差异:对大企业而言,在一个产品管线拥挤的领域或者方向上,如果自己的产品管线不领先,比较高效的方式是和已经有优质产品、进度领先的中小企业进行合作。
“对于创新创业企业而言,在‘快’或‘新’这两件事上,至少需要做到其中一件,这也是其本身就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商业化是创新科技企业的‘天然短板’,国际化体系能力建设也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合作是很多具有创新技术和产品Biotech成功的途径之一。市场大中小规模的药企需要形成合力,把能够率先上市的产品价值做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药企在创新选择上都会归于理性化,会放弃很多的重复管线。”陈启宇强调。
应对“退货”与转让
研发成果不断上市,中国新兴生物制药公司已到了批量商业化的阶段,未来3-5年,在资本市场、产品销售表现、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等多个维度也将迎来全面竞争态势。放眼海外市场,随着更多的国产创新药走向全球,海外市场的竞争状态也越发激烈。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2022年是我国创新药出海的大考之年,中美双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愈发普遍,对于创新药企来说,中国创新药接受国际化市场检验的格局已经形成。
“我国企业的研发实力正在获得国际认可,为我国新药进入海外市场树立了标杆。此外,从海外授权获得的资金也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形成良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药出海的过程也伴随着挫折和挑战,部分Biotech闯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失败,进入美国市场频繁受挫。2023年又发生了跨国药企“退货”国产创新药事件。
对此,陈启宇表示,License out已经成为创新药企的新能力与新常态。2020年开始,中国创新药加速授权海外,“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值得鼓励和肯定,且有望借助跨国企业的渠道打开产品市场空间。但部分创新药出海闯关FDA受挫,也让创新的核心和实质更加清晰。一方面, FDA的态度值得投资人进一步思考,应更加重视创新药的技术质量、临床数据等;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认清,创新药企出海需要做好全球性战略规划,需多方面考量。具体而言:一是,要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对产品价值有合理性评估;
二是,尽早在海外搭建相应的临床运营团队,并且能直接与FDA进行沟通,临床试验越扎实越严谨越好;
三是,需要提前考虑是否选择合作,如何选择合作伙伴非常重要;
四是,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影响,如此前因为疫情FDA无法进行现场检查,做好前瞻的风险管控至关重要。
陈启宇指出,全球化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复星医药(30.080, 0.40, 1.35%)的角度来看,近20年来,我们探索全球化布局和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能力,即对于全球各地市场的认知,了解各地市场的需求和法规、营销惯例等;二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们从美国研发市场找到领先的科学家,参与到复星医药全球研发的创新体系建设,同时与国内联动,这也是成功实现国际化布局的重要因素。”
“在赛道的布局上,大型药企要内外兼修,要有全球视野。在治疗领域的选择上,不同企业有不同定位,有的企业可以专注于某一个治疗领域,但是大型药企在除了肿瘤这个赛道之外,还需要积极布局更多差异化赛道。”陈启宇说,叠加创新药国谈的影响,单产品、单病种价值在下降,但临床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比比皆是,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药企需要瞄准除了肿瘤以外的高发疾病,寻找差异化的创新布局机会。
生物医药“深度孵化”
药企也需要学会借助市场政策及资源。以资本市场为例,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满足“(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可以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相比于其他上市标准,第五套标准不对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作要求,而是对市值、主要业务或产品的研发进展、市场空间等进行规定,尤其是对于医药行业企业,进一步要求“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前述分析师分析指出,2023年,有上市意向的医药企业需要做到开源节流、精打细算。例如,要重新审视管线宽度和临床进度,提前对多个产品同时推进临床时的现金流进行压力测试,优先推进商业化前景更为明朗、临床路径更为清晰的项目;对团队薪酬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在市场高位时引入的团队,企业所支付薪酬的现金部分有可能是匹配这些人原先在海外大药企研发核心岗位时的水平、甚至更高。薪酬应该及时反映市场的调整。
“初创企业需要注重现金流管理,严格控制某些大额现金支出,评估自建与外包的成本及现金流影响。同时,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持续的融资能力比追求单笔融资的估值更为重要。另外,监管机构的IPO审核进程有所放缓,要求企业更多地修炼内功,更为关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相关事项,为‘充分的合规性’做准备,特别是在管理和运作方面。”该分析师说。
此外,初创企业也可以借助大型药企的优质资源,加入其孵化平台,实现基础技术的转化。许田介绍,对于投资界、企业界而言,很难判定什么样的科技成果能够投资,因为前沿的科技很难判定。孵化平台不只是符号,除了提供硬平台还需要提供软平台,从商业模式、融资、市场判断以及后续退出机制等维度,为科学家提供完善的平台,让前沿的科技最后变成产品。
“当然,每个投资人、企业都对于未来新的领域很是关注,目前我们也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退行性疾病、抗炎和免疫调控等。此外,我们同时关注生物科技与其他产业领域结合,比如绿色能源和粮食,让生物科技更有所作为。”许田说。
未来生物医药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抢抓产业风口,有助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推动我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升级,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