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也有一套“软指标”
导读:2023年伊始第一个工作日,本市就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并推出了“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俗称“6.0版”,从4个方面提出了27个大项及195项任务,进一步加快上海营商环境竞争力的提升。
应该讲,在全球经济总体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恢复尚不明显的背景下,从政府提振经济的角度,着重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是点中了穴位,抓到了要害。今年以来,各地纷纷主动出击,赴外地外国招商引资,你来我往,热闹非凡;优惠政策、纾困措施频频出台;这些对重振经济、刺激消费、活跃市场都是有正向作用的。不过,招商引资的结果最终还是体现在项目上,讲的再“花好桃好”,不如“项目落地”好。而要项目落地并能“开花结果”,就要看所在地的营商环境怎样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和阳光雨露,须臾不可或缺。
现在,评价营商环境优劣的角度和标准也是多方位的,就标准而言,世界银行有一套总体标准,在此框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应的标准。如上海的标准就是吸取世行标准、国家指标,并与上海特点相结合而形成的。这套指标体系对衡量各区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这套指标体系就角度而言,它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来评价各级地方政府及所辖区域营商环境的。那么,从企业、法人以及社会的角度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呢?恐怕更多的是要从感受、感觉、感性的角度来体验和获得。换句话说,对绝大多数普通个体而言,是弄不明白从世行到国家再到省市的多层级、专业化、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既缺少对许多指标内涵的关注了解,也不清楚数据的来源与推导规则,更没兴趣去记住如此众多的概念、名词和术语,因为这些与他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所能感受到的东西难有直接关连。
因此,就企业、企业家个体而言,也有一套“自下而上”评断营商环境的方法论和“套路”,归纳起来,就是在事关营商环境的各种关系中,哪些方面是能帮你了解实情的。
1. 关于营商环境中的“上面”与“下面”
不少企业家的体会是:越是上面的领导,对营商环境越重视,在与企业交往时,态度最诚恳,表态也很明确;为企业所想,为企业所急的精神时常令人感动。那么,是不是因此这些地方的营商环境就好了,就值得去投资了呢?也不见得,有句话叫“小鬼难缠”,真正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除了看上层领导的人格魅力外,更要注意“背调”下面办事人员在跟企业打交道时的“套路”和“规则”。因为这类人员量大面广,目标分散,上面领导也搞不清楚。同时,他们是企业日常打交道的主体,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这些人想要“拿捏”企业,则是分分秒秒的事,让企业既讲不出,气也咽不下,只能忍气吞声。而且,下面人做这些“吃、拿、卡、要”事已不像过去那么“明火执仗”了,而是拿出一套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作依据,让他不得不“就范”,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2. 关于营商环境中的“门里”与“门外”
改善营商环境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行政审批事项的确在大幅减少,审批时间、尤其是在工程建设类的逐年缩短。这对吸引投资、加快建设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有企业家告诉笔者,这里所说的缩短时间是指材料被“门里”受理后的时间,实际上,还要算一个项目在“门外”的时间多少,才能反映出总体需要多少时间。从该企业在各地申报项目的实际看,各地“门里”的时间已相差不大了,而“门外”所需时间的长短则不好说。有的地方,许多关键问题都需要在“门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协调”“沟通”搞定之后,“窗口”才会受理。看来“门外”时间反映出不同地区营商环境的真实差别。
3. 关于营商环境中的“政策”与“政风”
这些年,各地政府接二连三地制定出台各种纾困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本市企业服务机构每年都要出一本汇集300余项政策的册子,供企业参考。
对此,不同区域的企业有不同的感受,就企业而言,关注的是政策的落地性、企业的获得感。有位企业家告诉笔者,他们所在地区的确出了不少政策,而且手笔也很大,很有诱惑力。但他也坦承,这个地方的“政风”实在够呛,凡事都要托人找关系,请客送礼的“行情”也看涨,各种“潜规则”和“关系网”盛行。所以,尽管政策表面上出了不少,对企业也有吸引力,但在这种“政风”之下,出台政策很可能就是给上面看的,企业很难享受到“好处”,营商环境自然可见一斑。
4. 关于营商环境中的“口号”与“口碑”
好的口号对提升士气、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确实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但不知从何时起,也出现了“空喊口号”的不良风气,有的地方还热衷于把“口号”挂到楼顶上,生怕别人不知道。笔者曾在某个城市的许多大楼顶上看到同样的口号:“某某特区、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当时心里就在嘀咕:一般而言,越是这么喊的,往往实际上越不行。而且把口号放在大楼上,也是“眼睛向上”的心理反映,为什么不把口号放在行动上,让企业有获得感呢?
所以,看营商环境不能单看他口号喊得如何,最好是了解一下社会对这个地方的“口碑”怎样?笔者有次到长三角的一个地级市,路上与出租车司机聊天,当他得知我们从上海来,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说原来在上海做印刷业务,各种机关部门跑的不少,这些工作人员主要看质量、时效和价格是否合理,很简单,没有其它的“潜规则”。回家乡后,开始也想做老本行,但这里没有关系寸步难行,到各个政府部门去联系业务,都是“打哈哈,没下文”的。无奈中,只能找一份出租车司机工作,等合同到期后还是去上海。说完这些还不算,又列举了一批这些年撤离这座城市的企业名称。听了司机的这席话,如果我是投资者,恐怕也要“三思而行”了。
5. 营商环境中的“当面”与“背后”
如今,比较流行开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经营情况和遇到的困难。说实话,能在一定层级和场合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家,都是“见多识广”的明白人,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讲到什么分寸,经验都非常丰富。所以,从座谈会上要了解企业对营商环境的真实感受,以及在经营中遇到的痛处,是有相当难度的。其实,企业家对营商环境感受的真实流露还是有多种渠道的,哪个企业家没有庞大的“社交圈”、“朋友圈”、“业务圈”和“同学圈”?他们之间的私下交往,企业家群体之间的交往,企业内部的交流,以及企业家与社会各方面的接触等,在这些非官方、非正式的场合,他们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才会有更真实和客观的“流露”。
6. 营商环境中的“大企”与“小企”
凡是大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或外企,都是各地营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用担心服务不好,支持不够。尤其是央企和省级国企,还有着广泛的体制内资源。所以,地方政府对大企业的态度,很难代表区域营商环境的全部。而要细化营商环境优劣的“颗粒度”,则是看它在对待小微企业的态度上。在这方面,不同区域的差别尤为明显。可以说,凡是政府诚心、用心和专心培育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地方,营商环境肯定不会差,反之亦然。
最近,本市发布了专精特新“小巨人”市场竞争力指数(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前三名居然都出自嘉定区,这些“小巨人”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而来的,这与当地政府十几年来持之以恒的扶持帮助密不可分。这恐怕也是当前最需要的营商环境吧?
7. 营商环境中的“发热”与“发光”
通俗的讲,所谓“发热”就是税收贡献多,所谓“发光”是指影响大、名气大、水平高,但税收贡献少甚至没有的企业。税收多当然是好事,政府支持也有空间、有底气,反过来对“发光”企业的态度,也体现出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气度、格局和眼光。不少地方对税收少或没有的企业,往往会“两张脸”,其实大可不必:第一,只要是正常企业,都会对地区有贡献,比如就业、比如商务交往引出的消费、比如人气;第二,许多初创的科技企业大都处于投入期,往往是没什么税收的,但不等于今后没有,眼光不能放长点吗?第三,企业经营靠市场,它又没有政府投入,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给点笑脸和温暖呢?一直在说上海为什么没留住马云,不就是这种“嫌贫爱富”的“短视”思维在作祟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既“发光”又“发热”固然最好,但“发光”也罢,“发热”也罢,都在为地区“增光添彩”,都值得关注和呵护。
8. 营商环境中的“上策”与“施策”
这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方案和考评标准,对整体提升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企业对此反映是积极和称赞的。但具体到地方,企业关注的则是怎样“落地”,地方政府怎样“施策”?这也是观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坏的近距离视角。如有些地方还是习惯于把政策“讲在会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把传达程序当作操作步骤;把营商环境当做“要我做”的任务,而不是“我要做”的责任。好像该做的“功课”都做到了,该讲的话都讲到了,该走的程序都走到就“万事大吉”了,但营商环境仍然“山河依旧”。
以上仅仅是从企业视角,观察、评价营商环境的一些感悟,营商环境不仅需要从技术、程序、专业的“硬指标”来衡量,由于它本身还包含着大量社会、文化、习俗、心理以及观念、传统的因素。因此,用更多的“软指标”去观察、了解和评价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