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逃离“匿名区”
导读:7月7日,知乎发布通告称,将于7月14日正式下线近期饱受争议的“匿名发布”功能。届时,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通告在知乎社区发布7分钟后,知乎创始人周源为这则通告点了赞。
6月20日,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在朋友圈炮轰周源,称自己在知乎上被人用匿名爆料贴抹黑。次日,他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封2000字的公开信,矛头直指周源,斥责其“设置不合理的机制”。
两天后,周源通过朋友圈回应称,匿名功能是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知乎的初衷是维护开放讨论的社区环境,让用户在分享个人经历时没有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但他也承认:“在今天复杂的沟通环境下,这个机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
知乎按照周源的承诺做出了改变,但这个决定正在激起新的疑问和争论。没人能准确预测,它对当下的知乎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次变动对社区会有多大影响,我们都不知道,”一位知乎运营员工告诉雪豹财经社,“据我所知,官宣之前没有做过内测。”
告别匿名
通告发布当晚,“如何看待知乎取消匿名功能”的话题便登上了知乎热搜。到次日中午,该话题下已有1932个回答,浏览人次达到78万。
很多人对下线匿名功能持欢迎和支持态度。
一位用户称,知乎的匿名功能一定程度上“助攻”了网络喷子:“在一些争议问题下面,不占理的那方必然是匿名占大多数……匿名发言匿名提问不能被拉黑,是我认为其中问题最大的一项。”
一位知乎答主认为,“匿名功能本身是一个早年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过度理想、无法落地的产物,这样的机制根本无法催生出有意义的信息交流。”他列举了2ch、4chan和暗网等国外匿名论坛:“哪个不是虚假信息、极端思想甚至暴力犯罪的温床?”
他们认为,用户在非匿名状态下,会更加谨慎地发布内容,降低恶意行为的发生概率,减少不负责任的言论乃至由此衍生的网络暴力。
对用户而言,取消匿名功能可以提升发布内容的真实性,有助于建立更加诚信和透明的社区环境。对平台而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区管理的难度,提供更清晰和准确的信息来源,有助于知乎更加有效地对内容进行管理和筛选,提升社区的秩序和安全。
但也有人认为,在少了“抖机灵、阴阳怪气、恶意引战”的同时,匿名功能下线也会让一些真实看法和个人情感遁形。
一位自称“社恐”的网友称,自己“没有匿名就像鱼没有了水”。另一位用户写道,“匿名回答是我留在知乎的动力,也是我高赞回答最多的地方。”
一些被平台认证为优秀答主的知乎大V们也对匿名功能的“消失”表示惋惜。
2022年度新知答主李嫑嫑在一则回答中写道:“(此次改动)必将失去一些热衷于树洞分享与交流的用户,而这些用户在文字被短视频席卷的年代显得尤为宝贵。他们何去何从,知乎有认真想过吗?”
在他看来,匿名回答为知乎的社区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下线匿名功能将成为“知乎的重大拐点”。这个回答获得了1178次点赞。
财经网在微博发布了一则调查:“知乎下线匿名功能会影响你的使用体验吗?”有2.2万人参与调查,63.6%的用户选择了“当然会,少了很大的乐趣”。
被“玩坏”的匿名
“为什么匿名的故事更好看?”
2019年,将无数网友“扣人心弦的匿名故事”结集出版时,知乎在简介中这样写道。在那时的知乎看来,“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讲不出口的故事”,这些沉默的心里话复杂、动人,又有回甘。
如今,这本名为《匿名区》的书已经出到了第三本。
2011年,知乎推出匿名发帖功能时,主要受用户的两大需求推动:内部人爆料和两性话题讨论。这两类话题往往内容劲爆,许多帖子“火出圈”,成为全网话题。
数年来,匿名既是知乎颇受欢迎的特色功能,也成为其营造社区氛围的利器。人们在这里吐槽、爆料,分享不愿被熟人看到的故事和情绪。
在匿名功能之下,很多知乎体热梗被催生。比如以“谢邀,匿了”为开头,就连知乎官方微博的签名都是“官方微博,就不匿了”。
据知乎运营李斐(化名)观察,匿名发帖上线之初,并没有对平台调性有太大影响,“我们是有坚持的,不会去推荐明知不实的内容,周源也是一个有内容理想的人”。
但在知乎资深用户圈圈(化名)看来,匿名功能很快就被“玩坏了”。
“很多用户的创作态度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抖机灵和情绪发泄,这些内容看上去跟新闻客户端的评论区差不多,跟知乎的专业调性有冲突。”圈圈告诉雪豹财经社。
也有人躲在匿名的“马甲”后面,编造起真假难辨的“小作文”,甚至因此给知乎带来舆论风波。
2022年10月16日,一位匿名作者发帖自称是上海富二代,在美国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但在谈婚论嫁时被索要1888万元的彩礼,最终二人分手。
随后3个月,“江西天价彩礼事件”逐渐发酵,各种声音汹涌而至。2023年1月12日,这位匿名作者发布了道歉声明,承认故事是杜撰的。知乎也宣布了对该网友的处罚:永久封禁。
“其实在天价彩礼事件之前,就有人将知乎称为‘编乎’。”李斐说,“高层一直是很重视的,我们的审核标准一直在迭代。”
据财报数据,知乎2023年Q1的月活用户为1.02亿,同比仅增长0.78%。“平台用户进入了瓶颈,知乎在这个时候停下来,治理下内容生态,是有必要的。”李斐说。
假故事难杜绝
直到现在,匿名仍然是知乎用户颇为青睐的功能。雪豹财经社对知乎热榜进行了随机抽样统计,两个热门问题下的98个回答中,约有13%的回答是匿名发布的。
为了给匿名的自由套上必要的枷锁,知乎给这一功能加了许多限制。比如,启用匿名将自动取消所有已获得的“专业认可”,匿名身份不能参与芝士任务(带货)等。
知乎拥有一支完整的内容治理团队,包括一个独立的算法团队、运营和几百号审核人员。他们要确保内容不触犯底线:内容真实可信,不违反平台价值观。
其中,王琦(化名)所在的团队负责输出内容审核策略,并对效果进行验收。关于虚假内容,他们有两个相应的标签:“科学不实”和“真实性存疑”,只要打上其中一个,该帖子轻则被限流,重则直接下线。
“我们对不真实的内容从来都是零容忍的。” 王琦告诉雪豹财经社,但难点在于如何精准又高效地判断内容是否属实。“科学不实相对好判断,真实性就难了。这毕竟是一个社区,每天百万量级的新内容,如果一一核实细节,那么人力再扩大10倍都不够。”
治理虚假内容的另一个渠道是举报。审核人员会根据举报重点审查相关帖文,但同样会遇到不少难以判断的案例。黄渊普认为,举报机制并不合理:“知乎目前的机制,发布恶意匿名提问和匿名回答的门槛太低,事先缺合格审核、事后只删除了事。知乎需要去调整其发布提问和回答的机制,提升造谣的门槛和成本。”
运营李斐是通过媒体得知匿名发帖功能下线的消息,“至少据我所知,内部事前没有做过测试。”在她看来,匿名发帖注定将成为历史,“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内容多样性将减少,对用户消费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取消匿名发帖功能,能否杜绝假故事?王琦认为很难:“以天价彩礼案为例,即便对方是用真实ID发帖,我们也无法判断他说的是不是事实。”
在知乎“如何看待知乎取消匿名功能”的热帖下,一位网友调侃:“囤它几百几千个小号,需要编故事的时候,选一个就可以。”
在社区治理上,知乎要做的还有很多。
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