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几个认识方法论问题

来源: 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2023-09-08 15:08:42 编辑:夕歌

导读:一段时间以来,我经常反思经营管理实践遇到的几个有关认识方法论问题,但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这里提出来作为抛砖引玉,与大家讨论。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项活动,背后都有认识方法论在发挥着支配作用,不论认识到与否,这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表现为自觉性,能够在总结反思中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后者表现为盲目性。从根本上说,缺乏总结的企业领导人,是难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近年来,特发集团不断强调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企业,集团上下已初步形成了读书学习、交流心得、开展书评的良好风气。学习各种经营管理知识,可以提高专业水平;体会成功人士的经验,可以修炼个人的心态;研究经营管理活动背后的认识方法论,则可从更深层次上提高我们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一段时间以来,我经常反思经营管理实践遇到的几个有关认识方法论问题,但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这里提出来作为抛砖引玉,与大家讨论。

一、后思维更真实、可靠

把人们的思维分为“前思维”与“后思维”,目前尚无理论依据。但在日常经营管理,尤其是作出决策(决定)时,我们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开始同意(答应)的事情,过后(有的仅过几个小时、几天)又会感到不妥。我将这两个阶段的思维过程暂且称为“前思维”与“后思维”。既然后来感到有不妥之处,就说明开始的表态、决策考虑不周。面对这种境况,企业领导人如果作出调整改变,会被当事人、同事和下属评论为“朝令夕改”;如果将错就错下去,又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使自己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我们有时为什么会好心办错(坏)事呢?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当人们面对新的问题时,一时会缺乏对内外矛盾关系的深刻理解。受此局限,此刻的表态容易具有单一性、片面性。而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对各种矛盾关系理清后,再作出决定就会比较周密。似如毛泽东的名著《实践论》所讲: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毛泽东讲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这里分出的“前思维”与“后思维”都是属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维过程(因为在“前思维”过程,我们已经运用了概念、判断和推理)。德国十八世纪哲学家康德曾提出,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还应有个“知性”认识阶段。康德认为,知性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形成概念的能力”。黑格尔进一步认为,在知性认识之后,还需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将理性认识称之为“辩证思维”。在我看来,“前思维”与康德所讲的“知性认识”,“后思维”与黑格尔所讲的“辩证思维”有些共同特点。但本文并非与认识论专家讨论,只是想揭示出这种现象对我们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些启示。

我们可以把“后思维”等同于经过深思熟虑的思维。既然“后思维”比“前思维”更周到,更真实、可靠,那么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就需自觉地了解、把握这个特点,正确、高效地决策相关事项。

首先,在听取部属反映情况、汇报请示工作、决策公司重大事项时,不要轻率表态。即便是可以决定的事情,也不要一下子把话说绝,把事做绝,为“后思维”留出余地、空间。企业领导人切忌凭一时好恶、兴趣,“拍脑袋”作出决定。当然,对熟悉、有把握的事项,则应快速反应、给出意见、提高效率,“优柔寡断”是企业领导人不胜任的特征之一。即便在平时生活交往中,也不要轻率表态。大家常讲“酒桌上的话不可靠”,说的是仅凭脑袋一热所表的态不会作数,讲出了“前思维”的特点;我们也熟悉古人所讲“军中无戏言”,说的是承诺的严肃性,要求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后思维”,要三思而行。

其次,要充分发挥经营班子团队成员的智慧,作出正确决策。个人的思维,无论如何会受到信息占有量、审视角度等方面的局限。我们都应牢记“兼听则明”、“专信生奸”的古训,用集体的智慧,充实“后思维”,才能避免重大决策失误。企业主要负责人,尤要防止“独断专行”,应时常提醒自己,是否在用“前思维”表态、作决定。

最后,一旦“前思维”出现偏差,要用“后思维”弥补。一个人在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难免说错话,办错事。如果个人反思悟到,或经同事提醒发现,就应该以企业利益为重,适时纠正,不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领导人。“知耻近乎勇”,要求的是大智慧。列宁说过,世界上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伟大的人物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一经发现就能改正,从而不犯重大错误。

二、理智型思维更可靠、准确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个重大事项,往往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决策的过程,必然包括对各种矛盾关系的厘清,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对风险承受力的评估及防控意外风险的应对措施等等。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工具,发表意见、作出选择和决定。我把这种思维类型称之为理智型思维。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出现了一些令人咋舌的现象:有的企业领导人在作出重大事项决策前,要找“大师”打卦抽签算一命;企业经营遭遇重大挫折后,找“风水师”查找宅前屋后的地理朝向原因,重新调整、摆弄一下办公室物件,以“克灾”;有的企业领导人在作出重要人事任免前,先请“相师”对当事人看过面相,再做决定。这个“潜规则”尽管拿不上台面,却在业内已有相当的市场,有的企业领导人赶时髦、跟风,其实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到底为什么。我把这种思维类型称之为盲从型思维。

从认识论角度看,理智型思维,是通过概念清楚、判断准确、推理合理作出决定。决策的过程,是不断排除偶然性,揭示必然性的过程。这样的决策,建立在必然性基础之上,准确性概率自然高。而盲从型思维,抛开人类数千年总结出来的认识方法论,将重大决策置于偶然性基础之上,其准确性概率必然低。这是毋庸赘言的事实。每当有人神秘兮兮地讲“某某结果早已是命中注定”时,我就会直率地回敬一句:不要打哪指哪,请拿出指哪打哪的论据!我相信,科学是无捷径可走,也来不得半点虚伪的。我们经营管理企业所要求达到的科学决策也是如此。那种将企业重大经营、人事决策寄望于打卦、算命、看相、风水上,起码是懒惰的偷闲,放弃所应承担的责任。作为企业领导人,这种盲从型思维是不可取的。当然,如果作为个人及家庭生活的一种兴趣、偏好,我们也无可厚非。假如是以这种方式增强前行的信心(命“顺”时),及提高做事的危机意识(命“逆”时),也不失为一种调节心态的方法。总之我的看法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以理智型思维方式经营管理企业,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能说服自己。一定要立足于加强学习和调研,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唯有将企业重大选择置放于必然性之中,才能在残酷无情的商海中,操稳企业舵盘,战胜一个个险滩恶浪,不断进取。

三、识别力、判断力是企业领导人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我以为在经理管理企业中,评价一名企业领导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强弱,是看其识别力和判断力。

识别力是指对人的识别判断能力。从大的范围讲,人是这个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动物族群,从而也是最难了解、把握的对象。上至君王领袖的兴邦治国,下至我们平民百姓之间的日常交往,无不感叹识别人的难,也就是常言所讲“知人、知面、难知心”。企业是众多员工组成的生产经营单位,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质上是通过经营人去经营事,从而实现效益。整个经营管理链条中,经营人是首要环节。一名企业领导人的识别力高低、强弱,主要看其能否做到知人善任。

判断力是指对事物发展走向、结果的识别判断能力。根据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要概念内涵清楚(不能偷换概念)、判断准确(大前提、小前提准确无误)、推理合理(无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都要合乎三段式规范模式),从而得出的结论才合乎逻辑、可信。这个结论实质上又是一个新的判断,是一个认识周期的终点。可以认为,判断力是对人们认知能力的最高要求。在经营管理企业活动中,每项重大选择、决策都是对企业领导人及经营团队判断能力的检验。

识别力、判断力,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知能力。在我看来,我们学习各种知识,继承先人的智慧,都是为了提高识别力和判断力。从广义上讲,也可以把识别力也归结到判断力范畴(作为对人的一种认识判断能力)。但是,对事的识别判断又与对人的识别判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经营管理企业,是经营人和经营事的综合行为,二者互动,互为前提,善用人是更基本性因素。如何提高识别能力,做到知人善任,就成为对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在领导能力上的最高要求了。因此,也可以将识别力和判断力作为两个概念讨论。

在经营管理企业的实践中,如何提高我们各级企业管理人员的识别力和判断力呢?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的看法、体会,供大家参考。

先谈识别力。对人的识别远远难于对物的识别。这不仅仅在于人是灵活度最高的认识对象,并且识别人才,既要看知识结构、实操能力,还要考察道德水准(人以外的对象均无“道德”可言)及个性性格。但是,识人与识物在认识论上均需遵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的十六字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毛泽东把这个过程称作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制作工夫”。识别一个人,也一定要经过这个“工夫”,无捷径可走。这“十六字诀”用在识人上,可以理解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要对一个人方方面面表现中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假象的东西,取其最具代表性的、真实的东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一个人,借助表象探寻深入到本质。经过这样的“制作工夫”,才可以对一个人的学识、能力、道德作出认定,并进而给出综合评价。这一认识方法论,揭示出透过各种现象不断深入的辨识出一个人内在本质特性的方法、形式及内在逻辑。这个“制作”过程,反映着一个人的方法论;这个制作“工夫”就体现出一个人的识别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潮涌中,有些人恰恰忘掉了这一认识方法论。在快办事、赚快钱的快节奏中,有的企业领导人“来不及”静下心,花精力,经过毛泽东讲的“制作工夫”,就凭一己好恶、一面之词地任用干部。由于用人失当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例,我们都可以脱口举出诸多。事故发生后,有的领导人不反省自己用错人的内因,只是一味地抱怨“被骗”!其实,我们只要用“十六字诀”方法分析一下,就可显示出这类领导人所犯的常识性错误。譬如,新的企业领导人一到职,身边往往会围上一些特别“关心”你的人,关心你的生活爱好,关心你的家庭。尽管你还没有做事,有的人就会不吝赞美之词地称赞你的每句讲话,肯定你的每个举动。也不乏说大话、捣是非者频频走进你的办公室。有的领导一下子被“热烈”的氛围和赞美的辞藻哄晕了头,很容易把伪装看成真身,将表象视作本质,以为遇到了知己。这样识别人才,不错才怪!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这类特别“关心”、“亲近”、“理解”你的人,大都怀有个人目的。如果你满足了他的要求,你就“中招”了;如果你没有在意他、满足他,一段时间后,写匿名信诽谤你的,往往就是这些人。希望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正确的认识方法论指导我们的选人用人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识别能力。

再谈判断力。具体讲,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判断力主要是在重大事项决策,面对市场突然变化、突发事件时,对事物走向、结果的预判能力。这首先是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个慢功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谁占有了信息,谁就抢占了取胜的制高点,我们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其次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学识五车,却没有实操能力的,只配当“讲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师也会误人子弟,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必经途径是实践。实践环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催生促成知识转变为各种能力的园地,判断能力的提升,也不外乎如此。这就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扑下身去贴近市场实际,重视调查研究,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文|刘爱群,作者系特发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