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策与法 > 创业政策 > 正文

提振民企信心,从中央到地方给出这些重磅政策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 2023-01-31 11:52:15 编辑:夕歌

导读: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稳定民营企业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回暖的关键一环。

“企业有增资扩产需求,有总部建设需求,可以直接报给我,我和市长当好你们的服务员,当好你们的后勤部长,帮助你们以最快的速度落地项目。”近日,在广东省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示意工作人员,把他的手机号码通过现场直播发布出去。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稳定民营企业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回暖的关键一环。

1月28日,新春第一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同时,今年以来,从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到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文件,都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招硬招,给民营经济长士气、添动力。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近日表示,预期稳、信心足,企业就会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因此,今年工作的关键词就是“提振信心”,就是要多措并举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些重磅表述,再一次给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史晋川表示,现在是部分民营企业家比较彷徨也是信心不足的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经济大的周期问题,有外部发展环境问题,还有疫情冲击等原因。

他认为,影响信心最重要的有三大因素:一是对未来营商环境的心理预期,目前来说这个预期是不稳定的;二是对市场环境发展的预期,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和相应发展阶段所带来的机会太小,企业家不是很看好;三是部分民营企业家对自身发展能力的信心不足。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企业要从粗放发展进入创新发展,提升优化发展结构,在创新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地提出具体举措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实现国企民企平等对待、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具体举措,释放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号。

1月29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支持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举措,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享受扶持政策、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加快建设南虹桥、张江、市北高新等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

多地还提到,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高质量的公平竞争制度。比如,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江西省提出,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山西省提出,对照国家负面清单,全面清理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和准入环节的隐性门槛,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准入、审批、激励惩戒机制,研究制定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高频词。1月28日,上海印发《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的影响力及综合性优势,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此外,浙江省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山西省明确,狠抓营商环境3.0版改革落实,复制推广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为了更好地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稳定民营企业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打破制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营造公平竞争、透明法治、更加便利可靠的营商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和形成爱护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法律上充分肯定企业家的贡献,切实保护产权,特别是保护企业家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