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牛津大学教授预言:韩国或将成“首个消失国家”,什么原因导致的?

来源:CC谈奇闻 发布时间:2023-11-30 12:39:09 编辑:夕歌

导读:在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的人口学教授科尔曼就曾发出过他对韩国的推断,说韩国很有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因人口而灭亡的国家。这句话当然也带着一丝警告的味道,提醒韩国他们的目前的生育率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严重的例子。而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后果,他已经告诉韩国。

在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的人口学教授科尔曼就曾发出过他对韩国的推断,说韩国很有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因人口而灭亡的国家。这句话当然也带着一丝警告的味道,提醒韩国他们的目前的生育率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最严重的例子。而如果继续放任不管,后果,他已经告诉韩国。

那么韩国对于这个推断是如何看待的呢,韩国政府对开放生孩子,以及二胎乃至三胎的政策都是绞尽了脑汁。但是韩国的年轻人呢,倒是表现的很淡定,大有一副国家完了就完了,跟我有什么关系的味道。反正就是谁爱生谁生,我肯定不生的理念。如此严峻的人口危机,韩国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

01

结婚难

韩国当下面临的是整个社会都难以逆转的严重人口危机,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生育率的断崖式下滑。2021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刷新新低,仅为0.81,远远低于人口替代水平,据说是全球倒数第一。

导致韩国生育率跌至如此低谷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其中既有政府政策的频繁调整带来的冲击,也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结构性压力。这两个因素交织加剧,共同把韩国的生育环境逼上绝路。

20世纪60年代,韩国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为控制过速的人口爆炸,政府开始推行计划生育,要求限制生育。此后数十年间,韩国在人口政策上频频摇摆,先收紧再放开,民众对政策转向早已麻木,也丧失了生育的信心。

比如,上世纪70年代强力推行“生两个就好”的口号,严格控制生育数量。当生育率下降过快时,90年代又提出新口号“一个孩子很孤单”,提供生育津贴鼓励生育。

但随着政策再次收紧,生育意愿持续下滑。这种频繁转向的政策让普通民众摸不清头脑,生育环境变化难以适应,生育预期也难以确定。

在政策红灯频频闪烁下,韩国年轻人对生育早已失去信心,更别说三胎或四胎。“我都不知道明年政策会怎么变,哪有心思生第二胎”已成为许多已婚妇女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政策环境的动荡不安直接削弱了韩国民众的生育动力。

与政策波动频繁共舞的,还有韩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这或许是导致生育意愿下滑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发达经济体,韩国的教育投入和子女成本极高,生育和抚养后代的成本远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与此同时,韩国的就业环境也在恶化,青年人找工作难的情况已持续多年,2022年韩国青年失业率更是直接飙升至10.7%,创下历史新高。

在就业压力和经济拮据的双重压力下,不要说生育,韩国年轻人连正常社交、恋爱和结婚的精力都所剩无几,更遑论生养子女。面对高企的教育、医疗和生活成本,生育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天方夜谭。

此外,韩国的社会环境和企业文化也严重制约着年轻人的生育意愿。韩国企业要求员工高强度加班已是公开的秘密,许多企业直至凌晨1、2点都还灯火通明。过长的工作时间让年轻员工难以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在如此工作环境下,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找对象、谈恋爱、结婚生子?即使有了小孩,也无暇顾及家庭,只能将子女完全交给双亲或者保姆抚养。这样的家庭环境更不可能让年轻人产生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

种种迹象表明,韩国的低生育率已经渗透入整个社会,需要政府从根本上进行调整和转型,稳定生育政策,支持教育就业,减轻人民生育负担,否则仅仅依靠口号很难提高生育意愿,人口危机也将持续恶化,对国家的影响无法估量。

02

找不到工作

除了工作强度高以外,韩国人也面临着“你不做有的是人做的情况”。上世纪90年代,韩国经济蓬勃发展,许多韩国人在这场“汉江奇迹”中致富,被称为“汉江奇迹世代”。

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打击了韩国经济。IMF的救助计划带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韩国经历了所谓的“去工业化”。这给80后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沉重打击,他们被称为“经济危机世代”。

新自由主义改革取消了韩国的终身制,代替者则是让韩国人忧心忡忡的合同制。本已艰难的就业环境变本加厉。据统计,1999年韩国本科生在失业群体中的比例已达12.1%,到2016年则飙升至30%。学历与工作严重脱节,年轻人对未来失去信心。

面对经济压力,这些80后变得消极和悲观。根据调查,超过60%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和生育。许多人把生育看成一种奢侈,认为养不起孩子。韩国政府试图通过补贴等手段提高生育率,但收效甚微。影响生育的经济因素难以逆转。

除经济因素,韩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也影响生育率。调查显示,超过70%的韩国女性认为生育会影响事业发展,超过一半的已婚女性选择不生二胎。这导致韩国婚育率大幅下滑,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迁。

当前,韩国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不足5%迅速增长至16%。专家预测这一数据还将持续快速增长,2060年可能高达42%。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减少必然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实力。

针对老龄化问题,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通过加大生育补贴力度等手段试图扭转现状,但收效甚微。分析认为,韩国需要深入研究影响生育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台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争取尽快控制人口危机。

03

迷失的一代

韩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震惊全球。仅用了18年时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就从3.1%升至14%,进入“老龄社会”。相比之下,其他发达国家用了60年以上。数据预测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攀升,2060年有可能高达40%。

种种社会因素导致韩国老龄化快速恶化。生育率长期偏低,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同时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也更追求事业发展,不愿生育。另一方面,养老保障水平偏低,许多老人缺乏收入来源。这部分老人只能依赖子女赡养,增加了年轻家庭的负担,也影响他们的生育预期。

在电影电视剧里,我们也能一窥韩国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从唯美的韩剧,到现在充斥“发疯”元素的影视作品,主角们大喊大叫,这似乎反映出了现代韩国年轻人的处境。面对政府异想天开的举措,民众也愈发愤怒。

韩国年轻人普遍面临低薪与高压力的工作,为改变命运,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投机如炒股、买彩票。可他们看不到希望,国内产业被外国快速取代,未来前景更加黯淡。这让人们对生存意志也渐渐丧失。

最初韩国流行三抛青年,抛恋爱,抛结婚,抛生育,不爱不婚不育,这两年又发展到了五抛青年,加了两个抛买房,抛人际交往。即不爱、不婚、不育、不买房、不交朋友,完全将自己与社会剥离,只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韩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过去10年GDP增速普遍低于3%。就业环境的恶化让年轻人对前景担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生育意愿,也让老年人延迟退休。很多老人还需在街头打零工谋生,有的甚至沦为流浪汉。

种种原因交织,导致韩国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造成不利影响。韩国当局也进行了非常紧急的调整。现状继续恶化的话,2070年韩国人口可能大幅萎缩至3700万人。这必然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除经济因素外,韩国社会本身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女性地位还有待提高。家庭内部暴力时有发生,也影响着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

此外,韩国教育竞争异常激烈,孩子的成本高昂,也让许多年轻人不敢生育。韩国政府在教育等民生问题上政策失误频发,难以获得人心。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低下,也是这个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

总的来说,韩国青年一代正深陷迷茫与绝望。如果问题继续恶化,劳动人口大幅萎缩势必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实力。人口危机对韩国社会来说,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问题。政府与全社会都需努力,共同寻找突破口,真正关注年轻人需要,才能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