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小企业数量猛增:全国每十个“老板”,有一个在广东
导读:6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吕玉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五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
文/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刘克洪 实习生 陈心怡
截至2022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户,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跃升成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对外贸增长贡献度超一半。6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吕玉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五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
吕玉印表示,五年来,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稳链、补链、强链”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社会贡献不断加大,有力改善了民生福祉、促进了共同富裕。其中,对于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吕玉印用了四个词来形容。
一是“铺天盖地”:近五年来,广东省中小企业数量从380多万户增加到680多万户,数量上将近翻了一倍;每千人拥有企业从38户增加到54户。目前,广东省经营主体数量占全国总量1/10以上,全国每十个“老板”中,就有一个在广东。
二是“半壁江山”:近五年来,广东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增加值从4.83万亿元增加到6.98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5%,占全省经济比重提高到54.1%,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三是“投资主力”:近五年来,广东省民间投资活力持续迸发,每年投资额均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约50%,这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影响之下,显得尤为不易。
四是“出口主体”:近五年来,民营企业出口总额从1.98万亿元增加到3.21万亿元,占广东省出口比重从47.0%大幅提高到60.4%,从过去的配角成为出口主体。特别是近三年疫情期间,广东省民营企业出口比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贸易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