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尽科 科创板还须重视股市的投资功能
导读:上海要充分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平台优势,落实“应科尽科”,支持符合科创板定位、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等要求的未上市民营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已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回归科创板上市。
5月30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上海要充分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平台优势,落实“应科尽科”,支持符合科创板定位、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等要求的未上市民营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已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回归科创板上市。
应科尽科,相信这不只是上海市提出的目标,其他各省市同样也有类似的目标。实际上,为了鼓励本省本市企业上市,一些省市都开出了相应的奖励条件。而科创板由于IPO条件更宽松,股票价格定位更高,自然也就成了一些企业上市的首选,作为各省市政府部门自然也是积极支持本地企业科创板上市,做到“应科尽科”。
当然,上海市提出“应科尽科”的目标无疑具有地利的优势。毕竟科创板就落户在上交所,而上交所又落户在上海。所以就上海的本地企业来说,到科创板上市具有地利优势。这是其他外地省市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不过,尽管上海企业“应科尽科”具有地利的优势,但科创板终究不是上海市政府的“后花园”。上交所毕竟是全国的证券交易所,不是上海市的地方交易平台,所以并不能完全看上海市的脸色行事,还需要兼顾到全国各地企业上市的需要。所以,尽管上海市提出了“应科尽科”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科创板受到IPO公司的青睐并不令人奇怪,毕竟企业在科创板IPO,股价可以获得更高的定位,这也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募集资金。而且企业上市的条件也放得更宽松,企业哪怕就是亏损,哪怕没有销售额,也可以在科创板上市,这让一些亏损企业也可以在科创板上市了。因此,科创板对于IPO公司是有吸引力的。而作为保荐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保荐收入,也愿意将IPO公司推荐到科创板上市。
但“应科尽科”发挥的是科创板的融资功能。实际上,不论是科创板可以给IPO公司以更高的估值,还是科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这些体现出来的都是科创板的融资功能。可以说,为了融资推出来的科创板,确实把股市的融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然而,科创板作为股票市场的一部分,科创板不能只有融资功能,科创板同样需要兼顾到投资功能的发挥。毕竟只有融资功能的市场带给了投资者以太大的投资风险。比如,科创板一些新股高价发行,高价上市,结果股票上市后出现新股破发现象,股价一路下行,买进股票的投资者,甚至是打新中签的投资者都出现投资亏损。
实际上,正是基于科创板股票的高价发行、高价上市,然后股价一路走低,以至整个科创板市场也都难以形成财富效应。以科创50指数为例,该指数是2020年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的,其当天收盘的点数位是1494.14点,到今年6月1日收盘,指数为1053.55点,这意味着近3年,该指数下跌了近30%。即便按该指数的基准日来考核,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这也意味着近3年半的时间,该指数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必要的回报。而这样一个缺少投资回报的市场,又如何能够留住投资者呢?
而缺少投资者参与的市场,最终只能沦为一个持续低迷的市场,市场的融资功能同样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这方面缺少投资者参与的北交所市场无疑为中国股市树立了一个样板,相对于科创板,北交所新股的定位无疑低了很多。
所以,尽管一些地方政府都瞄准了科创板的融资功能,都希望自己的本地企业能“应科尽科”,争相到科创板来上市,但就科创板本身来说,还需要从严把关,不能让科创板成了公共牧场,还必须注重科创板投资功能的发挥,让投资者投资科创板能够获得必要的投资收益。如果投资者投资科创板始终得不到投资回报,那么投资者又怎么会留恋科创板呢?而离开了投资者参与的科创板是没有活力的,其融资功能同样将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