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科学合理保持IPO,当前A股的IPO发行节奏该不该减速?

来源:郭施亮 发布时间: 2023-07-28 15:54:41 编辑:夕歌

导读:“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表态从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中国资产的价格表现。受此影响,包括港股、A股以及美股中概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涨表现,政策底部的信号愈发明显。

“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一表态从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中国资产的价格表现。受此影响,包括港股、A股以及美股中概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涨表现,政策底部的信号愈发明显。

在“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出的同时,证监会也表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针对这一表态,对A股市场的影响,仍需要理性看待,接下来需要看IPO发行节奏是否继续保持高度活跃的状态。

根据安永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市场依然属于全球IPO活动的重要地区,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球28%和50%。

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合计有约173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规模超过2100亿元,IPO数量提升,但筹资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不过,随着华虹宏力、先正达的IPO先后启动,大额筹资企业再度回归,下半年A股市场的筹资金额估计并不低。

一家是晶圆代工大厂,拟募资规模高达212亿元,另一家农业巨头,此前计划募资规模达到650亿元,这两家巨无霸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吸金效应还是比较大的。

从上半年的情况分析,虽然A股IPO数量有所增长,但因缺乏大盘股IPO的支持,所以上半年的筹资规模并不算特别大。但是,随着华虹宏力、先正达等巨无霸企业的IPO,下半年A股市场的筹资规模可能会有所增加,对资本市场资金面的考验还是比较明显的。

科学合理保持IPO,关键要看市场的真实承受能力。IPO发行节奏的快慢以及IPO筹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环境的变化。

换言之,在高度活跃的市场环境下,IPO发行节奏与筹资规模可能相对快一些、大一点。但是,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IPO发行节奏有必要减慢下来,筹资规模也有必要缩小,以保障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按照目前A股市场的规模体量,日均万亿以上的成交量,可以视为股市强弱的参考信号。即使A股日均成交量保持在万亿以上,也未必意味着股市的IPO发行节奏可以显著提速以及IPO筹资规模可以明显加大,因为成交量增加只是市场活跃度提升的表现之一,仍需要看市场是否具备持续性的赚钱效应以及投资者信心是否得到持续性的修复。

过去,A股市场的上涨行情持续时间比较短。最主要的原因,体现在市场投资环境刚有好转,融资与再融资压力却骤然提升,并对刚修复起来的资金环境与投资信心构成较大的冲击影响。从稳定市场的角度出发,不妨让股市行情走远一些、赚钱效应维持更长的时间,股市的融资功能应该要慢慢发挥,而不是快速发挥。

与全球成熟市场的估值相比,当前A股市场的平均估值较低,本来应该具有一定的投资优势。但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估值低只是一种参考信号,关键还是要在市场中赚钱,实现资产的有效增值。因此,可否具备持续性的赚钱效应,且是否让多数投资者赚到钱,无疑是衡量A股市场赚钱效应与投资信心变化的重要指标。

融资是股票市场的重要功能,但投资功能的影响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假如资本市场只考虑融资需求,却忽视了投资功能的表现,那么会导致股票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失衡。投资功能受挫之后,也会逐渐影响股票市场的融资效果。

在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A股不应该过多追求IPO的发行节奏与发行数量,更需要提升信息披露能力以及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与核准制相比,注册制更强调形式性审查,并非实质性的审核,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市场。但是,在此期间,是否实现高效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否拥有严厉的处罚机制以及是否拥有高效的优胜劣汰机制等,将会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即使市场化程度提升了,形式性审查替代了实质性审核,但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必须要果断清退,并让发行人与中介机构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与高昂的违规成本。只有具备震慑影响力的法律法规以及高效的优胜劣汰机制,才能够更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并保持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