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负重转型难,港股是容身之所吗?
导读:美股上市2年多后,曾经的网贷巨头陆金所过的并不如意,如今正急切谋求港交所IPO,巨头转身不易,这是陆金所在资本市场最佳的容身之所吗?
作者丨一视财经 木卫
美股上市2年多后,曾经的网贷巨头陆金所过的并不如意,如今正急切谋求港交所IPO,巨头转身不易,这是陆金所在资本市场最佳的容身之所吗?
2月初,陆金所在港交所正式申请IPO,拟以介绍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重返港交所,乘着这波回归大潮的,不只有陆金所,在此之前,还有金融壹账通、360数科等金融科技同行纷纷启动回港二次上市。
01
转身之难
在P2P行业最火爆的那些年,陆金所在业内的名号可谓如雷贯耳。
2011年9月,陆金所在上海注册成立,平台背靠巨头平安集团,这册资本金达8.37亿元。
起初的陆金所,其实是网贷平台,后来才涉足P2P财富经管。
2012年3月,陆金所旗下的网络投融资平台lufax.com正式上线运营,主要为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提投融资服务,2015年,陆金所注册用户首破千万,此后注册人数不断飙升,截止至2021年9月末,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4870万人;公司已为中国合计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达6365亿元。
P2P最早引入中国大陆是2007年,彼时,陆金所的成立恰好赶上了中国P2P产业快速增长的初期。乘着那几年P2P的发展大潮,当时的陆金所不断受到资本青睐,从融资的情况来看:2015年3月,陆金所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达4.8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100亿美元;2016年1月,陆金所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达12.1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85亿美元;2019年3月,陆金所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达12.3亿美元,投后估值达394亿美元。
得益于背后平安集团雄厚的财力支持,陆金所很快在P2P行业中做大做强,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业界龙头,与蚂蚁金服并驾齐驱。2015年,陆金所启动上市,时任董事长的计葵生意气风发地表示,陆金所最快将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在港上市。
在P2P最火的那些年,很多城市的市中心街区时不时就会有关于陆金所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宣传单,从2014年开始,中国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P2P市场,并在随后几年内,规模迅速膨胀成其他国家的总和。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华尔街有句名言:当鞋匠都开始和你谈论股票的时候,也就是该退出的时候了。
如浮光掠影一般,P2P这个行业,暴雷的速度就像它爆火的速度一样快。P2P这个行业,说白了,就是个金融信息中介,想想在中国经营多年的房产中介市场,尚有许许多多的乱象,更别提天天和流动资金打交道的金融中介了。
况且,在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像欧美那般可以肆意妄为,P2P平台一不能吸纳存款,二不能非法集资。只能靠收取交易双方的服务费维生,从2012年开始,P2P行业的繁荣只持续了3年。从2015年开始,随着E租宝、团贷网等P2P平台先后暴雷,但是过热的市场就摆在那里,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资本家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而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是绞首的危险。为了攫取巨额利润,许多网贷平台开始将手伸向交易资金,设立资金池,将前投入更快取得收益的领域,越过了监管红线,承担起了对交易双方的担保指责。这一环节一经打开,行业的潘多拉魔盒也随之打开,花样繁多的违法交易行为蔓延开来,大量的平台资金链断裂,纷纷卷款跑路,原本蒸蒸日上的行业生态在人的贪婪中迎来了6毁灭。
事实证明,任何轻易得来的好处,一定会在其他地方付出代价,P2P行业终于为贪婪付出了自己的代价,从2016年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整治P2P行业乱象,这一年开始,整改、关停、跑路成为了这一行业的流行词汇。
而我们的主角——陆金所,原本的上市计划也横遭打乱,在2019年8月,经过3年的业务弱化、调整之后,宣布退出P2P业务,并且开始谋求转型,目前,陆金所将自己定位为“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
02
美股,旧疾缠身
2020年,在经历多年整改后,平安消费金融成为首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而平安消费金融的背后,陆金所和平安保险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权。陆金所终于可以在监管下合法承接个人借贷业务了,这让陆金所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同年年底,陆金所赴美IPO。
时间过去了两年,现在陆金所的状态怎样呢?
不论从股价,还是公司业绩来看,陆金所的现状实在堪忧,面临重重困境。笔者从三方面来说:
·市值蒸发
陆金所美股上市两年,市值蒸发超过1600亿。
2020年10月30日,陆金所登陆美股,发行价为13.5美元/ADS,市值巅峰时曾超过300亿美元,而从2022年年中后,陆金所的股价就一路下跌,截止至今年2月22日收盘,陆金所股价为2.29美元/ADS,总市值仅有52.49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后,陆金所的股价在两年内蒸发了超过1600亿元。
在去年,陆金所就已经被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列入了第七批“预摘牌”名单。而其“前车之鉴”360数科早早改名为奇富科技成功赴港上市。
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恶化,返回国内资本市场,对冲美国市场风险逐渐摆上了许多中概股的日程。
·业绩衰退
市值蒸发、股价低迷的背后,自然是公司业绩的衰落。
营收方面,根据财报数据,从2020年Q3到2022年Q3,营收额分别为520亿元、618亿元和458亿元,出现了大幅降低。
利润方面,根据财报数据,2022年Q3,陆金所实现净利润95.8亿元,同比下降约30.6%。
新增贷款规模方面,从2020年到2021年,陆金所新增贷款国模分别为565亿元和648.4亿元,2022年Q3,这一数据仅有417.5亿元,较之于2021年同期的496.8亿元同比下降约16%。
此外,在贷款违约方面,公司的损失也在不断扩大,三年间,贷款违约值便占到了同期内收入的22.5%,这样高的违约值无疑已经形成了陆金所的心头之痛,必须下定决心刮骨疗毒,祛除这块烂疮。
·利率高企,裁员过万
前文提到,发展至今,陆金所的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4870万人,目前已经为中国合计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了服务,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达6365亿元。
根据招股书内容,将这一数据做拆解后,细看其构成,可以发现,在这6365亿元的贷款余额中,一般无抵押贷款最多,达4764亿元,占比74.8%;抵押贷款次之,达1322亿元,占比20.8%;最后是消费金融贷款,达279亿元,占比4.4%。
其中,一般无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的件均金额分别不超过24万元和45万元,平均合同贷款期限为38个月,总体上的特点就是小额且长期。这对于公司的资金流循环,其实是不利的。在利率正常的情况下,就像用小水管往泳池里注水。
当然,这个问题陆金所也门儿清,只不过他们的解决方式似乎对老百姓不太友好。虽然其宣称自己视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是从贷款利率来看,他们的贷款可一点儿不“普惠”。
根据财报数据,2022年Q3,陆金所一般无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和消费金融贷款三大主要业务的年化利率分别达到了21.2%、15.7%和20.7%,这样的利率不仅远远超过了普通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而且很接近金融机构借款利率24%的司法保护红线了,虽然没有触发法律红线,但是也能算是法律框架之下的“合法高利贷”了。
贷款利率高企,其实就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以未来信用和名誉的透支以及贷款质量的直线下跌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利益为自己回血,而在经济盘算之外,毫无意外地会衍生出暴力催收等一系列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根据中国经济网2022年6月17日的报道,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2021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1年纳入通报的上海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73569件。对非银机构的投诉中,平安消费金融的投诉量位列非银机构第三名,一共161件,占比4.87%。
既然业绩难堪、股价萎靡、市值蒸发,那么裁员也是少不了的。
根据招股书内容,陆金所称近期“优化”了直销团队,直销团队的人数从58038人减少到了46331人,裁员人数达到了11707人,裁员比例达到了约20%。
然而即使经历了这样大刀阔斧的裁员,陆金所的直销团队的员工占总比依然有54.9%,相比之下,技术与研究人员仅占比总人数的1.2%,从这个角度来看,足以见得,虽然号称“金融科技”公司,但更多是营销和催收,所谓“科技”似乎就是来擦边的。
03
紧箍咒
笔者一直认为,虽然说资本的本质就在于逐利,可人是活跃的,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或者说都应该去无休止地牟取暴利。在笔者眼里,信贷业就是如此,它的作用就应该像润滑油一样为经济机器提供润滑服务,仅此而已,打住即可。
如果把经济机器比作一台车的话,那么金融信贷这个“润滑油”既不能平替“玻璃水”去干些超越职责的事情,更不要妄图取代“燃油”去干些超越地位的事情。
前文没有提到的是,2020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陆金所的招股书将自身的业务分成了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部分,分别由平安普惠和陆金所负责。
说白了,就是放贷和理财。
其中,放贷又可以分为表内贷款和表外贷款。所谓表内贷款,就是信贷机构利用自己能够控制的信托机构、小额贷公司等提供贷款资金,自己从中赚取利差,成为“剪息票的食利者”;而表外贷款,资金来源一般是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陆金所在这一环节中不再食取利差,而是收取服务费和管理费,扮演的角色不再是“老大哥”而是资金中介。
相比于放贷,理财对于陆金所来说,是不用承担任何风险的,因为它的理财产品的来源还是各大银行,相当于“销售员”。
而陆金所在招股书中也很明确地将表外贷款和理财收入合并成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也许他们口中的“金融科技”中的“科技”就是指这个方向吧。
根据招股书数据,从2021年到2022年这两年间,陆金所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占比从79.2%下降到了51%,规模上从412.2亿元下降到了382.9亿元。
这就意味着,陆金所的业务结构在这两年发生了变化,其业务渐渐由基于技术平台的业务向表内贷款业务转化。说白了,就是变得越来越“传统”了,就像那些不受资本市场喜欢、也“赚不上大钱”的银行老前辈了。此外,由于逐渐向传统的金融机构转型,只是以担保作为增信措施、承担风险赚取利差,那么原来那些用于对借款人进行画像描绘来进行风控的所谓“金融科技”也不是那么重要了,而这又是陆金所长久以来一直来与外界争辩,与传统金融机构“划清界限”的重要指标。
环境不好,特色丢了,陆金所所谓的转型,不过是一场回退。
在强势的金融监管下,陆金所的融资渠道不断收缩,2022年,陆金所旗下的平安普惠依监管要求对旗下多张网络小额牌照进行了整合清理,要求3家小额贷款子公司停止发放新贷款。
此外,由于公司陷入重重困境,公司内部高管和人事安排也在频繁变动。
显然,陆金所的上限是被锁死了,只要监管还在,或许它就“赚不了大钱”。
可那又怎样,羊毛出在羊身上,让这些不创造任何实质价值的金融机构从群众身上“赚了大钱”,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