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新年伊始137家A股公司斥资逾38亿元回购股份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1-09 15:11:38 编辑:夕歌

导读:新年伊始,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公告。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6日,已有13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同比增长52 22%,实施金额合计38 65亿元。

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李静

新年伊始,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公告。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6日,已有13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同比增长52.22%,实施金额合计38.65亿元。

从单家上市公司回购表现来看,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海康威视的回购金额最高为5.92亿元,特变电工紧随其后,回购金额为4.09亿元。另有,盐湖股份、温氏股份、赤峰黄金、四维图新、伊利股份、健康元等6家上市企业,回购金额均超亿元,分别为2.20亿元、1.97亿元、1.69亿元、1.24亿元、1.23亿元以及1.20亿元。

此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共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分别为豪美新材、安洁科技、金禾实业等,其中,有6家上市公司发布以集合竞价方式进行回购的预案,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9.2亿元,而去年同期仅1家发布回购计划。另有4家计划定向回购股权激励股份,进行注销。

从回购预案金额来看,共3家公司股票回购预案金额超2亿元,分别为豪美新材、福安洁科技,金禾实业,对应的拟回购金额分别为不超过2.1亿元、2.0亿元、2.0亿元。

从回购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来看,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材料行业、资本货物、技术硬件和设备,分别有33家、23家、20家企业进行回购。

对于股份回购的必要性,多家公司均表示,“有利于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更紧密、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回购股份,有利于上市公司维护股价,增强市场信心,彰显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东方证券投资顾问张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部分上市公司估值依然处于低位,此时进行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等行动,对上市公司来说成本较低,能够以最小的成本释放最大的红利。

 


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购提振信心

吴晓璐

新年首周,上市公司回购热度持续升温。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6日,已有6家上市公司发布以集合竞价方式进行回购预案,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9.2亿元,而2022年同期仅1家发布回购计划。另有4家上市公司因激励对象离职或绩效不达标,回购注销已授予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从实施角度来看,截至1月6日,今年已有13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同比增长52.22%,实施金额合计38.65亿元,上市公司持续拿出真金白银提振信心。

回购是提振市场信心、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常见手段。从用途来看,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主要有三类,一是实施股权激励;二是进行公司市值管理,维护投资者权益;三是用于可转债转股。

回购股份进行股权激励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骨干人员的积极性。1月4日,福达股份发布回购预案称,本次回购股份用于对公司干部员工,主要是新能源事业部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业务的探索和布局,实现公司向新能源领域业务转型的目标,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助力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新能源产业既是未来经济增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重要赛道。

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回购股份可以进行注销,也可以择机卖出。回购股份注销后,减少了上市公司总股本,提高了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增厚了股东财富;在股价较高时抛出回购股份,有助于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预防过度投机。

2022年10月14日,证监会对回购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回购的制度包容性和实施便利性进一步提升。2022年,A股回购金额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随着A股回购新规实施,上市公司回购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上市公司回购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态度,更是对市场的信心。因此,在上市公司回购过程中,要防止放“空炮”,要把回购行为落实到位,让投资者真切感受到上市公司的诚意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