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本特·霍尔姆斯特伦:在本地做出改变,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参与是正确道路

来源:新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23-09-15 10:04:25 编辑:夕歌

导读: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9月13至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绿地外滩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次大会由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主办,老凤祥联合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9月13至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绿地外滩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次大会由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主办,老凤祥联合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荣休教授本特·霍尔姆斯特伦(Bengt Holmstrom)表示,思考全球危机时,可以让人们在本地做更多事情,而人们会乐于参与到本地事务中。

他指出:“已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玲(Elinor Ostrom)曾经做过许多研究,强调当我们面临外部性或者是公共利益问题时,本地化的解决方案常常都是更好的,或者对人们来说能更自然达成,甚至超过让政府进行参与。”

此外,他也表示:“我相信现在就行动,在本地做出改变,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参与,是正确的道路。”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

我们只有最近一段时间才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确正在大幅摧毁我们的生存之源和我们的生存质量,我希望我们意识到的还不算太晚。

问题是,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想先提一个我的观察,希望大家不会觉得我疯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意识到,目前问题的一大来源,

实际上还有另外的层面,即资源的使用层面。

资源使用的层面,在我们原来的体系里,可以说成是边际成本。

但这些成本并不显著。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改变,边际成本显著增加了。但我们实际上不知道这个成本具体有多高。

这样的事现在就在发生。我想说的是,是的,企业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多污染,

我们越去关注市场和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层面,我们最终就会污染更多。

如果我们关注诱因理论就会知道,如果有不同种类的活动,我们在一种活动上考核的非常精确,而其他的活动方面考核的非常差,那么一定会出现问题。

这就又提到,除了考核之外,也有其他方式来解决市场经济过于简单地考核市场层面,对这些层面带来过度关注的问题。

考核的不平衡性是带来目前问题的真正原因。

所以,我们要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此之前,我还想指出一点,还有一个层面我们也没有很好的考核机制,就是数字商品的价值。这个不算是问题。

我们在讨论GDP的时候,整个计算都基于边际成本。

因为它们是免费的,或者是近于免费的,它们就不会出现在GDP的统计中,经济学家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硅谷,麻省理工大学的我的一些同事,还有一些其他人士都在关注这一问题。

在当今时代,我们实际上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大量数据,并很好地处理这些数据。

过去数年,这样的方法一直饱受批评,但是现在,这样的研究受到了更加严肃地对待。因为在这样的研究中,能够获得数百万甚至上十亿的人心中真正对一件事物的价值的思考。

比如在新冠疫情危机期间,他们在好几个地方做了问卷调查,在波士顿有一个中央公园,提问者会问市民,“如果你一周都不能去中央公园,你愿意花多少钱解除这个禁令?”

虽然在这个研究中如果计算人均可能不太确切,但是实际上人们愿意支付一百美金去公园。

这就是公园存在的价值。虽然公园大部分时候对所有人都是免费开放的,

但是人们能感觉到它的价值。顺便提一句,现在如果再去问人们公园的价值,实际上已经降到了20美金了,这是因为人们不再因为病毒而感到巨大压力,而且他们现在可以免费去公园了。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实际上这些提问者们所做的事情,是在为不同种类的商品画出需求曲线。

我们现在的市场中,只有百分之一的商品能够被画出需求曲线。运用这样的方法,你实际上可以得到所有商品的需求曲线,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去计算消费者剩余,而不只是去计算商品的边际成本。

消费者剩余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参考,但是在边际成本趋于零的极端状态下,它能够有更大的意义。

另一方面,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我们讨论的大问题的边际成本原本是接近于零的,所以我们之前不太关注这些没有成本的东西,而所有的这些之前都是没有成本的,

而现在它们的边际成本开始上升,我们还是没有一个好方式去考核它们。我们有市场这种方式。

所以就像我在开头所说的那样,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情况是,要纠正这样的过于关注市场的考核方式,一种方式就是建立市场层面的考核方式,来考核我们关心的气候和其他公共产品的价值。

这是一种方式。如果要我评论的话,要考核的东西太大了。我觉得,这么大的东西,我们仅仅继续以让经济更有效率的方式去操作,是没法纠正的。

我认为反过来可能更好。我们现在实际上在推动市场的效率,但是没有同等地推动非市场商品的效率或者去考核它们的价值。

我想说的另一点是,我们一直听到宣传,讲我们面对共同的问题,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所以污染是所有人的问题等等。

我们还听到地球升温1.5度的宣传,说我们升温幅度没法限制在1.5以内,将会变成1.7度。我想就这点讲出我的看法。首先,我们看后面的这种宣传,我想问问你们,你们谁会觉得地球升温1.7度而不是1.5度非常吓人?

我不认为我们任何一个人会这样觉得,即使在场嘉宾听了可能也是如此。只听这点,大家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来自芬兰,我们的平均温度比法国南部低九度。

所以我们听了还觉得,1.7度,太少了,升温2度才好呢。而当然,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没有人会听到1.5,或者1.8,会觉得受到触动,谁关心这么一点差值呢?

我们一定要传递出更加不同的信息。我们目前就有这样的信息,比如暴风雨、飓风、大规模的设施毁坏、洪水,这样的信息才足够震撼人心。

只是听到1.5度,人脑是无法一下子理解到飓风和升温有什么关系的。所以我建议不要再提1.5度了,这是一个很不好让大众接受的目标。

这也是没有处理好人们的诱因和动机,一定要选择能让人们感受到动机的方式去和大众沟通,才能让大家有所触动。

我要说的另一点是,在我们思考全球危机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让人们在本地做更多事情,而人们会乐于参与到本地事务中。

看到洪水的力量就不一样。人们看到身边的事,都会准备好去做点什么。

已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玲(Elinor Ostrom)曾经做过许多研究,强调当我们面临外部性或者是公共利益问题时,本地化的解决方案常常都是更好的,或者对人们来说更自然能够达成的,甚至超过让政府进行参与。事实上,仅仅依赖与当地社区,我们可以解决渔业问题,过度捕捞问题,只要让面临这些问题的渔民达成一致即可。

我根本不担忧所有国家是不是能够签署这个协议或者那个协议。

我认为在本地社区,在人们能看到变化的地方,做一些什么,现在就做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这样的本地化参与,最后将反而帮助我们理解全球的层面发生的事情。

我相信现在就行动,在本地做出改变,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参与,是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