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贾康: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

来源:新经济学家 发布时间:2023-08-28 11:23:32 编辑:夕歌

导读: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做勾画。

来源:贾康学术平台(本文系贾康2023年8月24日在线上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贾康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两大方面来做勾画:

一个视角是从中长期来看,首先要肯定,客观上我们还有相当可观的成长性空间。我基本的观点就是,中国的工业化实际上是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能制造”来升级,实际上就是要从工业化的中期、中后期走向后期,走向高科技化。我认为这与中央的基本判断是吻合的,中央的基调是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那就必须完成这个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与此相印证的就是我国的城镇化:不能首先看那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首先要看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7%,即一大半中国人还没有取得市民身份,已经进城的几亿人里大多数还要补课、补欠账,任务量还相当大。这种与工业化、城镇化伴随着的成长性,如果拿最代表性的指标——真实城镇化水平每年上升一个点来看,我国这个城镇化相对高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产业的升级,至少还有15年,一年走一个点,要走15年之后才能够达到城镇化高速阶段基本走完而转入相对低平的发展阶段。这个客观的成长性空间,当然就是我们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动力源。期间,我国将近700个已有建成区的基本趋势,是大中小城镇里主导的潮流将表现为城乡结合部要往外推,代表性的中心区域还要配合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还要建若干新区,还要搞各类特色小镇,等等。这个过程中间一轮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一轮一轮的产业互动、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培育,是客观上不断释放需求,而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来对应着形成全球对我方的有效供给,而且可形成更多掌握主动权的本土为主要支撑力、为主体的这样的一种循环可持续性,这是对我国客观的增长动能的考察认识。

有别于客观因素的,是还要看主观的方面,当然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在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克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这关系着能不能如愿地来释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力。制度创新加上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观念的创新,必须有机结合,那么前面所述客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成长,就要加上我们的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法治民主化,这才能够真正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潮流的客观规律,又同时把握好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一些特性,来达到中国的增长动能不断地形成和释放,来实现事关全局的现代化中心任务战略目标。

还有另外一个视角,就是近中期的考虑。我们不能否定在近中期,的确受到很多的不利因素干扰。大家现在也都普遍关注市场上信心不够振作、预期不好的现实问题,在中央三令五申“两个毫不动摇”之后民营经济怎样完成他们进一步提振信心的发展壮大,显然还有个过程。我认为近中期宏观调控上,一个值得重视的要领是财政政策要关注加力提效这方面的落实:在我国财政政策的空间上必须看到,有公共债务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当然同时要防范系统性风险,这是个辩证关系——要用好公共部门负债举债支持有效投资和改善民生的空间,同时控制好债务风险。

另外,要在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改善预期方面多办实事儿。比如尽量充分地体现出怎样落实好中央说的完成头部平台企业的整改,这事关整个的发展态势;以及怎样推出一批“绿灯”项目,怎样弘扬企业家精神——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是应该掌握好的一些务实要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