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一带一路”必将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导读:“未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继续带动海港城市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推动形成陆港城市,开创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互相联动,沿海城市群和内陆城市群相辉映的新局面。”
近日,国福导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公开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深刻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必将推动内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演讲。在演讲中,黄奇帆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下所搭建的铁路运输网将会重构我国在亚欧大陆上的运输版图,改变原来100%依靠海洋运输的格局。
黄奇帆认为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一些重要的枢纽城市,比如重庆、西安等地,将因为陆港的物流汇聚功能带来更多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从而带动加工贸易、先进制造、保险、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的兴起,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跟进落户,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他表示,未来至少会有2万亿美元的贸易流量转移至铁路运输。这将直接带动北向的西安、郑州、兰州、乌鲁木齐、沈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南向的昆明、大理、贵阳、南宁等内陆城市的发展。
全文分享如下,以飧读者。
国福导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我就“一带一路”深刻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谈几点意见。
01
“一带一路”重构亚欧大陆的运输版图
“一带一路”建设深刻改变了全球的经贸格局。近300年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海洋运输是承载全球贸易流量的主导方式,也因此形成了基于海洋运输体系的全球分工格局和经贸秩序。也正是在这近300年间,原本横亘在亚欧大陆间,以骆驼和马队为载体,延绵几千年的陆上贸易通道日渐被海上运输方式所替代,亚欧间的陆路交通基本停滞。
2013年,“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被提出,这种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和运行,把几乎中断的欧亚大陆桥变成了沿线国家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陆上丝绸之路,陆地的经济重新焕发了华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上沿线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投资,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上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更在于深刻改变了近300年工业文明形成的以海洋经济为主的世界贸易格局,形成了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齐头并进,海权贸易与陆权贸易双管齐下,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带一路”推动下的陆地经济将带来4个方面深层次的价值。
一是运输方式与物流路径的变化,将推动贸易分销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靠海洋运输组织出口贸易,一般需要经过七八个环节,而中欧铁路的开通将这种贸易环节进行了压缩,内陆的企业只需要把货运到火车上,火车点对点就可以开到欧洲的工厂附近。贸易环节一压缩,那么贸易的分销和成本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中欧铁路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实际变化。
二是进一步丰富全球运输服务供给,为沿线的产业链供应链带来更加经济便捷的隐性效应。中欧铁路的运行时间是海运的1/3,铁路运输大约需要13~14天,海洋运输则要一个半月;费用是空运的1/5,以中国郑州到德国杜伊斯堡为例,每标箱货物5万美元~100万美元的商品,适合通过中欧铁路。如果是2万美元~3万美元一箱的货物,由于其价值低,对时间资本的利息不敏感,所以更适合走海运的方式。但如果是5万美元~100万美元的货物,多一个月的时间资本利息就要几千美元,所以它更适合走铁路运输。在这个意义上,铁路运输相当于丰富了运输服务的分类供给。
三是有助于形成陆路贸易规则和标准体系。过去几百年间,全球贸易以海洋运输为主导,形成了以海洋为基础的海洋贸易规则和标准体系。如今,中欧班列的开行,为陆路贸易规则和标准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试验平台。
四是更能适应各类贸易业态创新发展。海洋运输方式下的贸易活动主要是以港口对港口的形式开展,在1万多公里的海上是不能做任何贸易变动的。那么加工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主要发生在沿海的枢纽港,其他地方难以雨露均沾。而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铁路运输,这是以一条线状的通道方式开展的贸易。沿线1万多公里的100多个车站和十几个枢纽的铁路车站都可以产生新的贸易流量。
如果说海洋运输给主要港口带来枢纽经济、海港经济,那么陆路运输既可以给铁路枢纽城市带来陆港经济,也可以为沿线的城市带来通道经济,在亚欧大陆世界岛上构建铁路网、形成新格局。
从地理上看,亚欧大陆本身是一个陆地整体,是一些地理学者眼中的世界岛,海洋运输的本质是将世界五大洲连接起来。
四大洋把五大洲通过海运连接起来,但不能直接改变五大洲内部的运输方式。以中欧铁路为代表的陆路运输方式的兴起,实质上是将亚欧大陆内部的运输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重构,与海洋运输方式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全球运输版图。
这个视角,我们来思考中国在全球运输版图中的角色,除了要继续巩固中欧班列的西出通道,还要进一步拓宽中欧班列的北上通道,加密与中亚和西欧的物理连接外,同时还要考虑加快建设南下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通道。
一方面建设中心互联互通的南向通道,也就是重庆到广西,再通过铁海联运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另一方面还要以中老铁路、中越铁路、中缅铁路三大通道为依托,建设面向中南半岛的南向通道,进而把西至汉堡,北到西伯利亚,南至南亚、东南亚直到新加坡的友人和陆地连接起来,在这个世界岛内部构建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有效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将推动内陆地区形成陆港城市。历史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陆上大通道,曾经孕育出了长安、哈什、布拉哈、巴尔克等在内的一批枢纽城市。这些枢纽城市来自欧洲、阿拉伯地区、印度地区以及中国地区,大概有15个世界级的城市。虽然这些城市曾经是高度繁荣的商业中心,但是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运兴起并逐步取代了陆上运输,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这些城市也经历了贸易衰落和金融衰落,从而成了如今的旅游打卡城市。
而大航海时代也带动了一大批海港城市依港而兴,比如伦敦、纽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上海、广州等。
02
“一带一路”推动陆港经济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也是海洋经济模式取得的。到2020年底,全球50个大的港口城市,中国占据了29个。上海、广州、深圳、宁波、青岛等沿海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并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形成了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沿海大城市群都市圈。
如今,从卫星技术图上俯瞰夜晚的地球,会发现灯光如灿烂星辰一般的城市群,大多数都是沿海岸线分布,内陆的灯光相对暗淡,这是过去数百年来海洋运输深入发展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远离海岸线上千公里的内陆城市往往处于海洋经济的第二线。
内陆城市的发展,如果仅仅依靠沿海城市群都市圈的辐射和梯度转移是不够的,而是要自身有动力成为开放前沿。只有在陆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枢纽作用,这些城市才会真正成为内陆的开放高地。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内陆城市逐渐走到了对外开放的第一线。一些重要的枢纽城市,比如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等地,将因为陆港的物流汇聚功能带来更多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从而带动加工贸易、先进制造、保险、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的兴起,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跟进落户,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随着产业兴旺,人口集聚和文化交融,城市经济加快繁荣,会形成新的陆港城市和城市群,推动沿边开放提质增效。目前发展多年的边境贸易,将从原来边境线上两地居民互通有无的、单一层次的摊贩式集市,发展为多层次的口岸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进而推动沿线的通道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性陆港城市群发展,形成沿边开放的新格局。
2022年中国大陆与世界各国6.3万亿美元的贸易货物中有近4万亿美元是在与中国陆地相连的“6+1”板块个上进行的。比如说东南亚这个地方是9,700亿美元,北面俄罗斯板块是2000多亿美元,西面欧洲的板块有6,800亿美元,阿拉伯的板块有3000多亿美元,还有在南亚的板块也有2000多亿美元,再加上东北亚、韩国和日本有6800亿美元。
这6块就是我们“一带一路”首先会铁路会覆盖的范围,再加上我们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也有6000多亿美元。所以中国6万亿美元中有2万亿美元是隔海相望,跟美国、澳大利亚、非洲海洋贸易形成的,还有4万亿美元是与欧亚大陆桥世界岛范围的7个板块形成的。
在“一带一路”提出前,欧亚大陆桥的4万亿美元除了空运以外,100%都是海洋运输。当这6万亿美元的货物运输都集中在中国沿海时,也成就了沿海经济,形成了沿海经济兴旺,内陆地区经济衰退的格局。那么在“一带一路”发展当中,未来完全有可能实现中国和亚欧大陆之间的4万亿美元贸易往来,有2万亿美元将会交给铁路来运输。
目前中国与南亚和东南亚之间规划的4条铁路,其中3条已经建成并运行,连接缅甸的铁路正在推进中。我相信10年后,我国与东南亚的9000多亿美元的贸易中,至少有5000亿美元会通过中国西南地区的铁路贸易进行沟通。
欧亚大陆桥的两大铁路,去年有1.5万个专列,150万个集装箱的运输,大体上达到了1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量,今后十几年每年增长百分之二三十,能翻三番以上,将形成1万5千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因此南面、北面和西面的几大铁路所承载的2万多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将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格局,内陆城市群会因贸易而兴起,由原来100%集中在沿海的贸易格局,转变为1/3在内陆,2/3在沿海。
这2万亿美元的贸易流量将直接带动西安、郑州、兰州、乌鲁木齐、沈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的发展,而在南方则会带动昆明、大理、贵阳、南宁等内陆城市的发展。
成渝经济带中的成都、重庆,既是可以支撑欧亚大陆桥陆港中心的都市圈,承担中俄铁路北上、西向的支点作用,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中心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枢纽,泛亚铁路南向通道的辐射腹地,是中国和南亚东南亚经贸往来的一个支撑。
未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继续带动海港城市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推动形成陆港城市,开创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互相联动,沿海城市群和内陆城市群相辉映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