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共推AI大模型 产业链公司迎新机遇
导读:随着大模型在应用场景落地,AI将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从而带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增长,并有望引领全球经济加速复苏。
三六零(14.920, -0.29, -1.91%)发布“360智脑”大模型应用并开放公众申请测试,弘信电子(19.940, -0.43, -2.11%)牵手国内算力芯片公司遂原科技,云从科技(20.620, -0.39, -1.86%)发布自研的“从容大模型”……今年以来,ChatGPT掀起的AI(人工智能)热潮持续涌动,国内上市公司群体也在加快布局。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及落地场景拓宽,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多地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据统计,当前各地已推出近80个AI大模型。
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大模型在应用场景落地,AI将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从而带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增长,并有望引领全球经济加速复苏。在这个过程中,从事AI相关的产业链公司、率先“+AI大模型”的公司,有望在自身领域实现更快发展。此外,从事AI芯片、AI服务器、光模块等相关零部件的“卖铲人”,也将从中充分受益。
大模型热潮持续
历时4个多月的预热,三六零AI大模型终于亮相。6月13日,三六零发布“360智脑”大模型应用并开放公众申请测试。这个千亿级参数的通用语言大模型,具有生成与创作、多轮对话、代码能力、逻辑与推理等10项核心基础能力。
“360智脑”的发布是大模型“玩家”的最新动态之一。在此之前,云从科技发布了自研的“从容大模型”;科大讯飞(72.990, -2.14, -2.85%)在24周年庆上,发布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升级版V1.5;被微软看好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召开“北京智源大会”,发布了全面开源的“悟道3.0”系列大模型及算法,以及一系列多模态模型成果。
与此同时,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地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扶持AI大模型研发,抢抓产业机遇。
比如,北京先后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深圳推出了《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并提出形成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
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中国已经有多地在开展大模型的研发,其中北京有38个、广东有20个,其他如浙江、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均有孵化大模型。统计显示,国内参数量大于10亿的大模型约80个。
“一旦看到明确的方向,中国公司在技术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可以加快推动场景应用落地。”对于中国公司的“千模大战”,有人工智能从业人士表示,一、二线城市的产业扶持政策,加上其人才资源禀赋,有助于其AI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链公司迎新机遇
“让数字人(11.330, -0.21, -1.82%)‘周鸿祎’作为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说对了算我的,说错了算他的。”三六零日前同步推出了新产品“360AI数字人平台”及200多个数字人,周鸿祎也在这个平台上创建了自己的数字分身。
周鸿祎表示,大模型的价值不仅是ChatGPT的使用量及与互联网场景结合,更在于把AI能力垂直化、产业化、企业化、个人化,这样的产业机会才刚刚开始,至少有10年红利期。
记者注意到,航天宏图(57.950, 0.95, 1.67%)、中科创达(105.080, 1.10, 1.06%)、昆仑万维(57.450, 1.82, 3.27%)等A股公司也发布了相关的AI大模型。比如,航天宏图的“天权”视觉大模型,是一款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遥感解译专用AI大模型;中科创达发布了RUBIK基础平台等大模型系列;昆仑万维推出了天工大模型。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透露正在开发大模型。比如,拓尔思(30.790, -0.59, -1.88%)称将在6月底之前推出拓天大模型。首都在线(19.780, 0.87, 4.60%)表示,其与燧原科技联合开发的AIGC模型方案已发布内测。格灵深瞳(37.520, -0.32, -0.85%)表示,公司将在已有的领域知识和数据积累基础上,开发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大模型和全新形态的复杂AIGC系统。奇安信(58.010, -0.65, -1.11%)称,其正在训练类ChatGPT安全大模型。
人工智能时代,除了直接从事大模型开发、大模型应用(+大模型)的公司外,从事AI芯片、AI服务器、光模块及PCB(印制电路板)等相关零部件的“卖铲人”更是核心的受益者。
工业富联(22.880, 0.09, 0.39%)CEO郑弘孟在6月2日举行的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AI服务器市场比预期的更大,下半年公司AI服务器销售有望强劲增长,工业富联已着手开发下一代AI服务器。
在算力基础设施中,除了CPU、GPU等硬件外,网络端带宽与流量需求增长,也给了高速光模块新的发展机遇,800G光模块有望在2024年实现大量出货,CPO(共封装光学,一种新型超小型高密度光模块技术)概念也备受资本市场追捧,中际旭创(134.250, 4.70, 3.63%)、新易盛(66.200, 0.40, 0.61%)、太辰光(48.010, -0.11, -0.23%)等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抢眼。
其中,新易盛表示,已深度布局CPO,并推出了1.6T光模块产品;光迅科技(35.060, 3.19, 10.01%)表示,已有CPO相关技术储备,800G光模块已有出货;博创科技(36.800, 0.60, 1.66%)表示,公司数通400G模块和线缆产品型号实现全覆盖,数通800G硅光模块和共封装光学产品正在研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