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理财产品迎“降费潮” 居民存款要“搬家”吗?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 2023-07-14 10:55:04 编辑:诚富

导读: 市场对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是否能继续回暖存在争议。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经历过多次降息后,部分居民取出存款,在目前证券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回流房地产概率有限的情况下,固收理财或是居民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向。

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打响产品费率“价格战”,最低费率可降到“0”。

去年的“破净”阴霾还未扫净,如今又用让利的方式招揽客户,现在是理财产品上车的好时机吗?

理财产品费率“价格战”已打响

理财产品迎来“降费潮”。进入下半年,大多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完成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动作。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走牛,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升,理财市场也随之回暖,为招揽客户,提升产品的“回血率”,理财公司借机推出产品费率“打折”促销活动。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目前,已有兴银理财、杭银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招银理财、中邮理财、华夏理财、北银理财等10余家理财公司打出“降费牌”, 涉及降低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和理财产品赎回费等。

以兴银理财为例,旗下“兴银添利天天利1号E”等产品的投资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自6月底下调,分别从0.30%、0.03%和0.30%降至0.01%、0.01%和0.15%。

招银理财更是“下血本”。日前,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招卓价值精选”的权益类理财计划产品(类公募基金)。产品说明书显示,在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元时,将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

“‘不赚钱就不收管理费’的举措,或许能够增强客户体验,也体现了发行方对产品及投资经理的信心。”一名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研究员对记者说。

兴业研究公司金融监管高级研究员陈昊表示:“该类产品从管理费收取的角度开展设计创新,一方面可以缓解投资者对于‘破净’的焦虑;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将管理费与收益情况相结合,科学设置管理费率。”

不过,记者注意到,前述产品虽然“破净”不收管理费,但该产品还要收取托管费、认购费、申购费等多项费用,每年度0.08%。

前述权益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理财公司降低理财产品的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是想要提升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和提升理财产品规模。“居民还是要关注理财产品本身的属性,比如说风险等级、投资期限、投资方向、管理水平等。”他说。

下半年收益率或不及预期

在各大理财子公司的大力推广下,理财产品的规模有所回升。根据广发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的数据,7月首周,银行理财存量规模回升至26.59万亿元,相较季末(6月30日)资金回流了8134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较前一周五增长7891亿元至25.79万亿元。

理财市场规模回暖、产品费率同期下降,是否意味着下半年理财市场会继续向好,居民要借机上车吗?

针对规模回升,中金固收分析师王海波认为,从历史情况来看,每年的7月份理财规模较同年6月份都会出现较为明显回升。“受到6月末银行刚性存款增长的要求,同期银行理财规模大概率是走低的,7月只是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市场对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是否能继续回暖存在争议。某私募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经历过多次降息后,部分居民取出存款,在目前证券市场赚钱效应不明显、资金回流房地产概率有限的情况下,固收理财或是居民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向。

部分业内人士有不同观点,认为下半年理财产品风险仍存。“上半年理财市场回暖主要依赖债券市场走牛,运气比较好。下半年,经济开始边际走强,债券市场偏强走势不一定会延续,以固收类投资为主的理财市场回暖天花板是可以看到的。”某公募基金宏观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说。

当前,我国理财市场中的大部分产品属于固收类,收益率与债券市场的表现关联性极大。据《中国银行(4.010, 0.02, 0.50%)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截至2022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6.13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4.50%,较去年同期增加2.16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1.41万亿元,占比5.1%,较上年同期减少2.28个百分点。此外,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且截至2022年底,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达1.39万只,存续规模为22.24万亿元,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0.44%,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

上半年,我国债券市场走牛,同期理财产品的单位净值增长幅度却低于债券收益率。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上半年累计涨幅2.88%,逼近去年全年涨幅;剔除近6月无净值的产品,截至7月13日,全市场共有698款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小于1。其中,有10款理财产品单位净值不及0.8。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看来,经过上半年明显上涨,近期债市止盈情绪已有所转强,投资者有必要关注支撑债市的利好因素能否持续。

针对本轮理财产品“降费潮”,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研究员对记者表示,“降低产品费率只能作为揽客的短期举措,从长期来看,可持续性比较低。”

居民存款是否应当“搬家”,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投资者应当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投资经验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