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这个交易平台,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导读:坐落于前海的深圳数据交易所,让这些散落在各行各业的场景数据在深圳都能实现“明码标价”进行规范交易。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成为各方争相入局的新赛道,交通出行数据、用户行为认知洞察、园区智能化数据中台、搜索引擎信息、货车运力评估、新闻分析数据……
坐落于前海的深圳数据交易所,让这些散落在各行各业的场景数据在深圳都能实现“明码标价”进行规范交易。
先行先试建设数据要素市场
明码标价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在数据交易仍未走出成熟的商业模式的当下,深圳有望在实现便捷、规范的场内交易中走出一条“独有路径”。在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发展实践中,深圳正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领域进行一系列积极探索。出台数据、数据经济促进条例,不断完善数据交易制度,设立深圳数据交易所,创新数据产品,建立数商生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排头兵,深圳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交易和数据价值发现探索路径,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制度先行 数据交易有法规支撑
改革创新是深圳城市发展的基因。在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发展实践中,深圳制度先行。
突破数据基础制度
2021年7月,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正式发布,率先在立法中探索“数据权益”范围和类型,规定自然人对个人数据依法享有人格权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对其合法处理数据形成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享有财产权益;在地方立法中首次确立了数据领域的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数据领域维权的“深圳路径”。
破解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痛点难点
2022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公布,提出设立数据交易平台,探索开展数据跨境交易、数据资产证券化等交易模式创新;探索建立数据生产要素会计核算制度,准确、全面反映数据生产要素的资产价值,推动数据生产要素资本化核算。
如今,深圳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从“一张白纸”发展到“渐成体系”。据2022年试点结果显示,全市数据要素支出规模超过千亿元,为我国探索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深圳再次先行先试。
数据交易规范化运行作出制度安排。今年3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交易办法》)、《深圳市数据商和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机构办法》)。其中,《交易办法》作为国内数据交易领域探索性的地方管理办法,是深圳在制度层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数据要素及其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
“《交易办法》的出台,是深圳先行先试,以场内交易改革破题数据要素流通难点与堵点的尝试。”深圳数据交易所合规部负责人王青兰认为,《交易办法》锚定“场内交易”这一特定场景,明确了数据交易场所的具体职责,界定了数据产品、数据服务与数据工具这三类不同的交易标的,并围绕数据卖方、数据买方、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这四类“场内”交易参与主体进行了规定,构建了协同监管制度。未来,随着场内交易市场的繁荣,其规范性效果必将传导至场外,从而倒逼场外改革,助力形成中国特色的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规范体系。
图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率先探索 积累跨境数据交易“深圳经验”
2022年11月15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以建设全国性数据交易平台为目标,开发全流程线上数据交易平台。它的设立是落实国家授予深圳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交易所重大改革任务的举措,也是深圳不断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的重要实践。
国内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正落地于此,标的是数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数库SmarTag新闻分析数据”产品。这个数据产品能够在海量新闻信息中形成关键字智能摘要,构建行业标签、事件标签、产品标签、概念标签。这些标签有利于识别关键信息,实现海量信息的聚合分析,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走向,有效防范风险,辅助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研究决策。
看似简单的交易背后,是深圳在数据跨境合规认定领域的先行探索。深圳数据交易所需要联合交易主体、第三方律所进行多方审查;同时,对跨境数据交易业务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及防控,从交易主体、交易标的、交易方式及跨境场景要求,给予专业、全面的评估意见等,以保障数据合规安全跨境流通,保护数据交易多方主体的相关权益。最终,撮合成交了总金额约500万元的5笔交易,5个买家分别为洛杉矶、纽约、香港等地的资产管理公司。
该交易的落地,为我国跨境数据交易作出了积极探索,在跨境数据交易流程与制度、数据合规安全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截至2023年3月31日,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完成登记备案的数据交易总计625笔,其中跨境交易达16笔,覆盖金融科技、数字营销、公共服务等106类应用场景,交易规模全国第一。
深圳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红光表示,将率先构建跨境数据流通及交易风险评估管理等制度机制,搭建以“数据不跨境、算法模型跨境”为特征的跨境数据可信流通技术平台,加快推进深港、深澳跨境数据合作,积极争取数据交易国际定价权,增强我国在国际数据交易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图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创新机制 开放生态成交易“磁力场”
3月30日,深圳微言科技公司凭借其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架的数据交易标的,成功获得光大银行深圳分行1000万元授信贷款。这是全国首笔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贷款,让数据资产化有了“深圳方案”。
在此次合作中,深圳数据交易所对微言科技的资信情况、数据交易标的法律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核、评估,完成数据产品的合规治理。光大银行协同深数所与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微言科技的数据知识产权进行确权登记,评估数据的质量和价值。最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结合数据产品的估值情况,完成对微言科技的授信审批。
不难看出,此次数字资产化落地背后,是交易所、数据商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三方协同”发力的结果。一举破解了数据资产授信融资落地所面临的数据资产权属难确认、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缺乏标准、财务报表体现数据资产信息不足、数据资产贷后难处置四大挑战,为更多企业数据要素资产化打造了可快速借鉴、可批量复制、可重复落地的业务模式。
目前,数据交易场所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可借鉴的经验和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数据交易所是公司性质的主体,若是不加以限制,交易所将既做了裁判员,又做了守门员,将很容易在交易风险方面出现漏洞。深圳引入“信用+合规”评估体系,探索“所商分离”运营新模式。
深圳将不断完善规则制度、创新运营理念,打造安全可信的交易流通环境,进一步营造市场的繁荣生态。
目前深圳数据交易所已累计吸引数据要素市场参与主体725家。其中,包括数据商、数据源、数据需求方,覆盖26个省市,这为深圳建设全国数据资源汇集地、数据产品开发高地、领先的数据交易流通枢纽奠定了基础。未来,深圳将依托数据交易所生态,形成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资本生态圈和支持体系,建成多领域的国际性数字经济产业赋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