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君——争创北方一流水稻育种的领航人
导读:位于佳木斯市东郊的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49年,是我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水稻专业学科较齐全的科研机构。她前身是佳木斯农事试验场水稻组, 历经50多年的稳步发展,铸就了现今的辉煌业绩。
位于佳木斯市东郊的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49年,是我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水稻专业学科较齐全的科研机构。她前身是佳木斯农事试验场水稻组, 历经50多年的稳步发展,铸就了现今的辉煌业绩。1997年经农业部批准并投资建成国家水稻原种基地,200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并投资建成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005年建立寒地优质水稻品种改良分中心,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建所以来为我省水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国北方及世界同类稻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年创社会经济效益3.0亿元。
省水稻研究所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科技优势,现有职工61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7人,享受国家特贴5人,省政府特贴3人。主要开展水稻常规有性杂交、花培、胚培、幼穗培养、外源总DNA导入、分子标记、辐射诱变、太空搭载等综合技术育种、优质高效绿色水稻栽培、水稻病害、稻种资源、大豆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优质水稻、大豆、玉米种子、水田专用肥药的生产与开发。现有现代化智能连栋温室1栋、综合实验楼1座,内设生物技术实验室、米质分析实验室,植保实验室、综合化验室,配套的仪器设备100多台件。
省水稻研究所具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建所以来共育成水稻新品种44个,取得获奖科研成果79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水稻品种合江19号获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省重大科技效益奖及省长特别奖;水稻品种合江23号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寒地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龙粳3号获省星火二等奖;龙粳8号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黑龙江省第二次优质米评选中总分名列第一,并在日本“95国际粳米鉴评会”上与龙粳9号一同被评为优质粳米。 “水稻基穗型经济施肥法”、“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栽培技术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水稻植保、稻种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先后出国研修与合作研究16人次,发表论文320篇,“十五”期间承担国家863、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及国际协作项目20余项。
坚持对外合作 汲取百家之长
为拓宽项目争取渠道,实现广泛的技术协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水稻所在单独争取项目的同时,注重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技术协作,攀高结贵,博采众家之长,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寒地稻作创新平台。自1985年以来,水稻所就与日本北海道立中央农试场、日本北海道三江平原国际协力事业团、国际水稻所、韩国等有关单位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提档升级。2005年,水稻所又与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合作,加入了国际水稻遗传资源协作网,并与世界49个国家联合,开展耐冷及抗病性鉴定;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沈阳农大合作开展超级稻育种;联合省内其它水稻科研单位共同请题,提升我省水稻科研实力,共同打造龙江水稻人的新形象,让北方粳稻的科研贡献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坚持人才培养,创建成长条件
人才是水稻所发展、壮大的资源和根本,是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知识积累与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引进来与送出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鼓励青年科技人员读博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水稻所制定了人才培养5年、10年规划,力争5年内80%的青年科技人员拿到硕士学位,争取1-2名同志取得博士学位;10年内科研一线90%以上青年科技人员要达到硕士学位。为实现此目标,水稻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员读学位的激励措施。设立自主科技创新基金、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会,请国内一流专家作学术报告,拓宽科技人员创新思维,使科技人员素质全面提高。力争10年内培养1-2名国内有名、省内领先的水稻专业学科带头人,3-4名省内知名的水稻育种、栽培、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寒地优质水稻科技创新队伍。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科研能力
科技创新是水稻所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水稻所积极制定了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科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五”期间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16项,承担各级研究课题20项。其中国家863课题4项,省部级攻关课题7项,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在承担课题数量和层次上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近年来,水稻所以承担的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项目为载体,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研究所的科技竞争力。2004年制定了水稻所科技创新工作规划,简称“54321”工程,即:用5年时间,推广4个以上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使水稻所育成的水稻品种在全省种植面积恢复到30%,搭建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米质分析实验室2个科技创新平台,整合资源,集中人才,构建1个以水稻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育种为主体,其它育种手段和各专业学科相互配合协作攻关的创新体系。通过近年来的科技攻关和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水稻所的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审定推广的龙粳14号水稻新品种,在9月份通过了农业部超级稻专家组验收,大面积实测亩产达到709.2公斤,填补了我省早熟超级稻品种的空白。水稻品种龙粳12号连续3年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为我省自育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1个水稻新品种。
坚持开发活所,激励自主创新
科研、开发、管理是一个研究所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永远面临的主题,三者缺一不可,科研是核心,开发是目的,管理是保证。鉴于这样一种理念,多年来,水稻所不断探索科技开发新途径、新方法,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激励研究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坚持开发活所方面形成了符合水稻所实际的开发管理模式,树立了竞争意识,加快了科技创新进程,增强了研究所的实力,给其发展带来了活力。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水稻所形成了以下开发模式:实施各开发实体必须在所里宏观调控政策之下进行经济活动,并接受所里监督和管理;科室间建立了内部竞争机制,谁育成的品种谁开发,实现以科研拉动开发,以开发促进科研工作,激励自主创新能力,保护育种者的利益;开发政策透明,所长、实体领办人首先接受大家监督,每个职工,不管是开发实体人员还是非开发实体人员,都在全所职工的监督之中、开发政策的规范之下,科技、开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科技开发收入,提高研究所科技竞争力,鼓励科研人员尽快拿出自主创新的物化成果,所里又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如设立了品种推广重大效益奖,称之为“118”奖励机制,即审定推广品种当年开发效益首次达到100万元、推广面积首次达到100万亩的同时,所里奖励育成者8万元人民币,面积超过部分以100为基数折扣累加计算。这一激励政策的出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 2004年与2005年龙粳12号品种分别达到了107万亩与207万亩,育成者分别获得奖金5.4万元和5万元,在科技人员中引起良好的反响。
总之,这些令人瞩目成绩的取得,是多年来,水稻所在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发展为目的,着力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求实创新、争做一流工作业绩的科研队伍,努力创建国内有名、北方稻区知名,并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水稻研究所努力的结果。
今天,所长潘国君博士携全所职工正以饱满的创新激情,依靠科技兴所,紧紧抓住国家“十一五”规划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契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事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水稻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公众的面前,成为北方稻区一流的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