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深度报告:数字中国产业星图
导读:数字中国上游基础层包括硬件、软件以及通信设施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其中,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构成计算机系统,而通信设施为计算机系统提供高速网络和传输速率的保障。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
(报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证券,吴开达、肖峰)
1.上游基础层
数字中国上游基础层包括硬件、软件以及通信设施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其中,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构成计算机系统,而通信设施为计算机系统提供高速网络和传输速率的保障。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而通信设施的发展则为计算机系统提供高速网络和传输速率的保障。
1.1.硬件
1.1.1.CPU——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
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分为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移动端用SoCMPUs/AP,是电子信息时代需求量最大,最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之一。国产CPU在性能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虽然国内桌面和服务器产品性能正在提升,尤其是海光和华为的服务器产品性能已接近国外中端产品水平,但是整体上国产CPU性能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18-2020中国微处理器市场规模不断增加,2020年中国微处理器市场规模达到2335.87亿元,占全球微处理器市场的39.8%,中国微处理器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比有所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估算,2021年我国微处理器市场规模约2742亿元。国内主要上市公司有海光信息、炬芯科技、国民技术、北京君正、龙芯中科等。
1.1.2.GPU——计算机的显示核心
GPU,即图形处理器,是一种专门在个人电脑、工作站、游戏机和一些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做图像和图形相关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在AI计算中负责进行大规模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全球GPU市场中,美国凭借英伟达、AMD、英特尔三巨头霸占全球GPU芯片研发领域的主导地位;欧盟、日本、韩国处于第二梯队,欧盟、英国拥有先进的芯片设备制造技术,日本、韩国凭借领先的半导体材料研发和制造技术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在努力追赶中。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GPU市场规模47.39亿美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345.57亿美元。目前国内主要上市公司有景嘉微、通富微电等。其中景嘉微是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国产GPU芯片并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企业,掌握了包括芯片底层逻辑/物理设计、GPU驱动程序设计等关键技术,先后研制成功JM5系列、JM7系列、JM9系列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U芯片,为打破国外垄断和国内GPU的突破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1.3.FPGA——可编程的逻辑芯片
不同于CPU和GPU,FPGA可对芯片硬件层进行灵活编译,且功耗远小于前两者。FPGA可编程带来的配置灵活性使其能更快地适应市场,具有明显的实用性。随着开发者生态的逐渐丰富,适用的编程语言增加,FPGA运用将会更加广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FPGA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5亿美元。目前,FPGA市场基本上全部被国外Xilinx、Altera(现并入Intel)、Lattice、Microchip四家占据。其中,Xilinx和Altera两大公司对FPGA的技术与市场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国内研究FPGA芯片的公司有安路科技和紫光国微等。
1.1.4.ASIC——供专用集成电路的芯片技术
ASIC(专用芯片)可以针对专门任务进行架构层优化设计。全球ASIC领域呈现百花齐放局面,虽早期ASIC芯片以谷歌TPU为代表性产品,但如今中国ASIC厂商已实现加速追赶,显著缩小国内外产品技术差距与应用表现。国内主要生产厂商有寒武纪,澜起科技等。其中澜起科技PCle5.0/CXL2.0Retimer芯片已实现量产。
1.1.5.存储芯片——保存数据的记忆设备
存储芯片,用于保存数据的记忆设备,是现代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储芯片市场以NANDFlash和DRAM为主。中国为全球存储芯片重要需求市场,销售额占比约1/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4-2019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由1274亿元增长至26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18%。存储芯片市场主要由国外巨头领导,近年国内厂商奋力追赶,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逐步缩小与国外原厂的差距,其中兆易创新位列NORFlash市场前三,聚辰股份在EEPROM芯片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三。其余公司还有易华录,普冉股份等。
1.1.6.PCB——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
PCB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配件。2017-2021年,中国PCB产值规模整体呈现逐步上涨的态势,增速波动较为明显。从中长期来看未来全球PCB行业仍将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中国将继续保持行业的主导制造中心地位,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7年中国PCB产值将达到约678亿美元,2022-2027年复合增速约4.8%。国内PCB主要公司有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
1.1.7.温控设备——保障电子元器件环境稳定
温控设备对于保障电池、服务器、芯片等原器件正常稳定运行,以及工业、激光等场所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双碳政策正在加速推进,新能源赛道空间广阔,受益于双碳政策的大力推进,国内储能温控、新能源车热管理等温控设备应用场景需求保持较快增长。除此之外,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中心、5G基站应用场景的温控设备需求也较为旺盛,未来我国温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国内温控设备主要公司有英维克,同飞股份,高澜股份等。
1.1.8.服务器——管理计算资源的计算机
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据IDC《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273.4亿美元(1888.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预计2023年我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增至308亿美元。在国产服务器厂商中,浪潮信息(000977.SZ)目前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高中低端各类型服务器的云计算Iaas层系列产品。据IDC《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2021年,浪潮人工智能服务器全球市场份额20.9%,保持全球第一,中国市场份额超过50%。2022年浪潮以28.1%的份额位列中国服务器市场第一,收入达530.63亿。其余国内服务器上市公司还有中科曙光,工业富联等。
1.1.9.网络安全硬件平台——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硬件载体
网络安全硬件平台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专业设备,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硬件载体。网络安全硬件平台具备各种环境下高稳定、高可靠、深度定制等特征。网络安全硬件平台行业整体发展平稳。据艾瑞咨询,传统网络安全硬件平台市场稳步增长,在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68.2亿;国产化网络安全平台市场体量虽小,但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未来5年市场平均增速超过100%。相关公司有乐研科技,立华科技等但均未上市。
1.1.10.Chiplet——模块化芯片的技术概念
Chiplet(芯粒)模式兼具设计弹性、成本节省、加速上市等优势。据TFSECURITIES预计,2024年Chiplet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2035年则会超过570亿美元,Chiplet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国内芯原股份随着2020年登陆科创板,公司通过Chiplet布局,形成IP芯片化/芯片平台化/平台生态化的核心战略落地,将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成长动力。国内Chiplet相关公司有芯原股份,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等。
1.1.11.CPO——极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技术
CPO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解决通信带宽的瓶颈问题。当前CPO市场规模虽然较小,但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快速增长。据Omdia的预测,到2025年,CPO市场规模将达到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0%。国内相关公司有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
1.2.软件
1.2.1.操作系统——连接软硬件资源的纽带
操作系统是连接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的纽带。《“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多次指明发展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主要由谷歌旗下的Android、微软旗下的Windows、苹果公司旗下的iOS、MacOS以及Linux五大操作系统主导。我国国产操作系统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国软件和诚迈科技等。
1.2.2.数据库——有组织、动态地存储大量数据
数据库系统有组织、动态地存储大量数据,特点是数据间联系密切、冗余度小、独立性较高、易扩展,并且可为各类用户共享。国产数据库劲头旺盛,2021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达286.8亿元同比增长16.1%,CAGR(2021-2026e)达16.2%。国内数据库相关公司有达梦数据,海量数据,东方国信等。
1.2.3.中间件——实现资源、功能共享的目的
中间件主要用于实现资源、功能共享的目的,是介于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类软件。2021年国内中间件市场总体规模为88.7亿元,同比增长11.7%。目前国产中间件已经得到了用户广泛的认可,不论是在产品性能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国产中间件的表现都远超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国内发展最好的基础软件产品。
1.2.4.通用软件——ERP、安全软件和办公软件等
通用软件包括ERP、安全软件和办公软件等。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电脑,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2019年中国ERP软件市场规模的增速出现放缓,但仍维持在10%以上;2021年,中国ERP市场规模约为385亿元,同比增长12.57%。ERP相关公司包括用友网络、金蝶国际、鼎捷软件等。协同办公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对办公中的协同行为起提效、降本等支撑作用的软硬件产品。据艾瑞咨询,2021年协同办公市场规模519亿元,市场增速相比2020年有所放缓。未来增速放缓,重心转向产品打磨。办公软件相关公司包括金山办公、网易、腾讯、百度等。
从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来看,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披露数据,2015-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17%以上,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78亿元,CCIA预计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5.69%。网络安全相关公司有深信服、三六零、启明星辰、奇安信等。
1.3.通信设施
1.3.1.光通信器件——光电子器件及配套半导体集成电路
光芯片是现在光通信器件的核心元件,按功能可以分为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C&C初步调查显示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75亿元人民币(2022年约合27.2亿美元),同比2021年增长了8.69%。从国产化进展来看,当前我国高功率激光器芯片,部分高速率激光器芯片已处于国产化加速突破阶段,而光探测芯片、25G以上高速率光芯片仍处于进口替代早期阶段。国产光芯片在高端产品领域同国外厂商还有较大差距。光芯片相关公司有源杰科技(688498.SH),仕佳光子(688313.SH)等。光模块是光通信器件核心部件之一,能够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我国光模块市场规模不断增加,2015-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1.03%。2020年中国光模块行业市场规模增加,沙利文统计为382.1亿元,同比增加10%以上。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多次提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预计光模块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发展,2021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420亿元。光模块相关公司有光迅科技,剑桥科技,中际旭创等。
1.3.2.光纤光缆——传送光波的介质波导
光纤光缆是我国互联网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光纤传输的带宽大大超出铜质线缆,且具有抗电磁干扰性好、保密性强、速度快、传输容量大等优点。光纤光缆相关公司包括有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等。
1.3.3.交换机——独享电信号通路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是为接入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电信号通路的网络设备,具有扩展灵活、性价比高的特点。据易普咨询统计,2021年中国网络通信设备市场规模达到676亿元,其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1144亿元,2021-2025年CAGR约13%。全球市场方面,2021年思科占据45.3%市场份额,其次为华为10.2%市场占比;国内市场,华为和新华三(紫光股份子公司)占比合计超过70%。交换机相关公司包括紫光股份、新华三、锐捷网络等。
2.中游技术层
在技术层面,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协同发展,共同奠定了数字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技术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得益于万千互联的终端和传感器,物联网可以生成海量数据,数据通过5G高速网络传输至数据库进行储存,并通过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再结合算法进行不断训练进步,形成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各类软件和硬件,提升物联设备的智能化。
2.1.物联网:触达海量数据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将日常用品、设施、设备、车辆和其他物品相互连通的网络。物联网改变了互联网中信息全部由人获取和创建,以及物品全部需要人类指令和操作的情况。2025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2.7万亿,近五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2025年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将超过150亿个,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5%左右。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方向,物联网市场空间广阔。根据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0%左右。同时,根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将突破150亿个,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5.5%,这将为数据的获取提供一个巨大的窗口。物联网投资机会集中在终端制造商以及生态系统和技术平台提供商。相关企业包括美的集团、鹏博士、海尔智家、华为、小米、海康威视等企业。
2.2.5G:数据传输的纽带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即4G之后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低能耗的显著特征,5G带来更快的速率和更低的延时将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实时性,带来万物互联,催生各场景智能化应用的实现。5G发展进入规模化时期,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6.6万亿元。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随着终端和内容的发展和创新,5G个人应用将从量变到质变,2025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将达到56%,交互式5G新应用和沉浸式5G新应用开始大规模出现。同时,5G行业进入规模化关键期,呈现梯次、阶段推进态势,到2025年5G应用覆盖国民经济大类将超过90%。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1年我国4G基站数达到590万个,同比增长2.6%,5G基站数达到142.5万个,同比增长98.5%。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我国5G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相较于2020年增长十倍。技术层面5G投资机会集中在5G运营商和技术服务商,相关企业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通信等。
2.3.大数据和云计算: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大数据是一种生产要素,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备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和处理速度快的特点。而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云计算技术具备效能价值、工具价值、普惠价值和创新价值,是数字经济中必不可少的新型通用生产工具。我国数据产量和产能居于世界前列,预计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577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年增长率22.6%。目前我国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需求较大数据硬件相对较弱,预计未来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占比将有所提升。根据赛迪CCID统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0%,增速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577亿元,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22.6%,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赛迪CCID统计,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结构中,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0.5%、25.7%和33.8%,市场规模分别为350亿元、222亿元和292亿元。展望未来,赛迪CCID预计2024年我国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占比将分别为36.7%、29.0%和34.3%,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占比将有所提升。
2.4.AI:不断进步的生产力驱动
人工智能(AI)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由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当前AI技术正处于感知智能不断完善的阶段。计算智能即快速计算和记忆存储的能力,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现阶段计算智能应用以及实现并逐渐成熟;感知智能即机器通过AI技术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当前人类社会的AI技术正处于感知智能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认知智能即机器主动进行环境感知、信息采集并处理和作出决策的能力,现阶段AI辅助机器替代简单的传统体力劳动以及辅助人们做出理论上的最优决策,离实现智能还有较远的距离。
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分别为:数据、算力和算法,如果AI比作一艘火箭,数据是“燃料”、算力是“底座”、算法则是“发动机”。AI模型的实现分为训练和推理两个环节,其中数据和算力是其训练的基础,算法是模型实现的路径,这三大要素的共同进步推动了近些年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如果将人工智能比作一艘火箭,数据便是人工智能的“燃料”,训练的数据越完整,质量越高,所推断出的结论就越可靠,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全球数据量将成指数级增长,到2035年全球数据量将有望达到2142ZB,是2020年数据量的将近50倍。而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底座”,数据的爆发和算法的精进将带来对算力需求的快速提升,根据IDC和浪潮信息的预测,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已经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预计到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AI芯片是算力的核心,芯片类型包括:GPU、NPU、ASIC、FPGA等,其中GPU占据最主要地位,《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1年GPU占据中国AI芯片约89%的份额。算法则是人工智能的“发动机”,深度学习是AI算法的主流,2006年深度学习之父Hinton提出了深度学习,2011年RELU激活函数提出后,深度学习算法和应用发展突飞猛进,在过去十余年,深度学习从多样性发展格局到逐渐融合统一,自2017年Google提出Transformer架构后,由于其在大数据并行计算和训练精度方面具备优势,各模态和任务底层算法被统一为Transformer架构。OpenAI发布的ChatGPT也以此为架构。
2022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未来五年有望高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958亿元,年增长率7.8%,整体平稳向好。其中涵盖AI应用软件、硬件及服务,预计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规模可达6122亿元,2022-2027年的年复合增率将达到25.6%。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基本规划持续投入实施人工智能项目,随着未来中小企业的积极尝试和大型企业的稳健部署,AI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AI芯片、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决策应用等细分领域将实现强劲增长。
国内外大厂近几年相继布局AI模型以及AIGC领域,AI核心赛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美AI基本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算法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近两年国内外AI市场不断涌现新的模型和算法,国外以OpenAI、Google、Meta等公司为代表,国内大厂以百度为首,围绕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等要素不断进行模型迭代和升级。国内大厂积极投入部署AI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百度、阿里、华为等科技公司均拥有自己的大模型,同时在大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定制化各类行业模型。AI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AIGC作为Web3.0时代生产工具的商业化价值。国内外AI生成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相关应用已逐渐落地,AI生成内容将有望成为新一轮驱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从基本面看,中美AI行业在科研现状、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硬件基础四个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市场应用和数据规模方面,中国具备国内市场优势,这是实现国产替代的主要根基。梳理上述分析,人工智能国产替代机会主要集中在兼具中文数据资源、算力和模型优势以及流量话语权的企业中,AI模型方面相关企业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科大讯飞等。AI垂直领域方面相关企业包括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格灵深瞳等。
3.下游应用层
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降本增效并提高创新能力。受益于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政策的引导,各行各业正处于向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将赋能各行各业,有望使各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的降本增效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据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的预测,人工智能将逐渐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目前人工智能渗透度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为互联网、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本章将从B端、C端和G端三个角度,挖掘数字产业化对于产业数字化推进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梳理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所包含的投资机会。
3.1.ToB端
3.1.1.工业信息化
软件端的革新将赋能工业信息化和智慧建筑,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工业机器人的进步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AI有望引领CAD、CAE、EDA等研发设计工业软件交互模式变革,实现以自然语言下达指令,软件自动进行相关图纸绘制以及仿真计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使得工业生产流程和建筑设计的大众化普及和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同时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智能化将助力B端生产效率。
3.1.2.金融科技
金融行业有望在资讯生成、虚拟客服以及数据报告等方面实现智能化。通过算法自动获取并生成部分实时资讯、金融行业垂直人工智能模型替代客服、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初步生产报告等一系列信息化赋能,将有望提升金融机构前台、中台和后台的工作效率和数据时效性与准确性。
3.1.3.能源信息化
新兴技术助力能源企业优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和交易环节的资源配置、安全保障以及智能互动能力。通过融入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能源企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通过数字电厂、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物流等建设,实现能源企业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管理运营。
3.2.ToC端
3.2.1.智慧医疗
AI有望赋能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以及医药研发。AI有望实现快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给出准确的诊断和康复意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为失声者合成音频、为心理疾病者提供医护陪伴。同时AI还有望优化医疗器械精度和患者愈后效果、以及加速医药研发中靶点确认和分子生成过程。
3.2.2.教育数字化
教育数字化有望通过AI生成教学内容以及实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自适应教学。通过AIGC进行降本增效,主要涉及虚拟教师、语言学习、早教学习、作业自动批改等多个细分领域。
3.2.3.AI+传媒
传媒行业成为极具红利的AIGC主应用阵地,广告、影视、游戏、电商等细分板块有望受全面赋能。得益于AIGC赋能,广告板块内容有望爆发式增长,并实现精准用户触达;影视板块在前期剧本、中期拍摄以及后期宣发等环节有望大幅提升产能、内容的丰富性与想象空间有望丰富;游戏美术、音乐内容的生成效率加速,以及游戏周边配套内容进一步丰富;电商的广告营销、产品展示以及虚拟带货环节均得到降本增效;以及虚拟人的普及和传媒+产业的应用有望得以提效。
3.3.ToG端
政务云和AI的持续部署将稳步提升政务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化。随着政务信息化的推进,政务云得到广泛的部署,“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政务服务标配。而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G端端应用落地,数字政府的服务效能和精准化将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