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股价持续飙增!亏损收窄,特海国际的后劲如何?

来源:香港财华社 发布时间: 2023-03-07 11:27:23 编辑:夕歌

导读:3月3日,特海国际(09658 HK)股价再度高走,收涨17 89%,盘中一度触及21 8港元 股,创下历史新高。上市2个月以来,该股走出一波强劲涨势,股价已实现翻番。

3月3日,特海国际(09658.HK)股价再度高走,收涨17.89%,盘中一度触及21.8港元/股,创下历史新高。上市2个月以来,该股走出一波强劲涨势,股价已实现翻番。

驱动因素来看,特海国际近日发布了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收入不低于5.58亿美元,同比增加78.6%;预计亏损净额介于3,600-4,500万美元,但相比2021年度亏损净额1.51亿美元显著下降。

机构称,建议关注今年翻台率、降本增效效果、及业绩潜在持续超预期兑现的可能。

01盈利预警:2022年亏损大幅收窄

特海国际由海底捞的海外业务分拆而来,主要在海外市场提供海底捞火锅服务。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特海国际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挂牌交易。

“高速狂奔,跑马圈地”是海底捞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也适用于特海国际,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停下扩张脚步。截至2019年底,其在5个国家拥有38间家餐厅;截至2022年6月末,特海国际开设的餐厅总数已达110家,遍及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1个国家。

随着门店的增加,特海国际的收入规模从2021年开始向好。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

然而,在利润端,特海国际仍处于亏损的状态。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分别亏损3300万美元、5380万美元、1.51亿美元。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特海国际将其归结为新餐厅比例高及新冠疫情影响。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快速扩张导致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员工成本等大幅攀升。以2021年为例,公司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员工成本分别占收入比重为36.4%、45.9%,合计占收入比重高达82.3%。


另外,随着新店数量增加,翻台率持续下滑也加剧了特海国际的运营压力。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餐厅翻台率从4.1次/天下滑至2.1次/天;每家餐厅的总客流量由超过20万人次下降至10万人次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亏损态势似乎正在改善。

据特海国际2022年盈利预警公告称,公司的年度收入预计超5.58亿美元,同比增长78.6%,预计亏损净额为3600万美元至4500万美元,相比2021年度1.51亿美元的亏损净额,亏损大幅收窄。

特海国际表示,2022年期间,多个国家陆续取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实施的堂食限制令,使得旗下餐厅逐步恢复正常运营,客流量及翻台率显著上升;同时餐厅数量较2021年进一步扩张,因此营收获得大幅提升。

02特海国际的后劲如何?

从发展前景看,随着全球疫情的结束,国际餐饮开始不断复苏,且中餐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海外市场的中餐渗透率预计从2021年的9.9%上升至2026年的10.8%,预计市场份额将达到4098亿美元。其中,海外火锅品类的市场份额将达到46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可达到10%。

而在各色中式餐饮中,火锅是最受欢迎的赛道之一,深受海内外华人的追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的收入计,特海国际为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

当前,特海国际品牌生命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特海国际发展前景广阔,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对于餐饮企业而言,现金流至关重要。然而特海国际的现金流紧张,显然易见。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1652.9万美元、275.7万美元、438.2万美元,而同期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均高于8700万美元,公司每年经营和门店扩张需要上亿美元的融资加持。

除此之外,新门店所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店铺租金、购买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等,高额的成本也是特海国际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从竞争格局看,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式餐饮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呷哺呷哺、小龙坎等国内火锅品牌也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在东南亚、欧美等地新设海外门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综上,随着海外经济复苏,特海国际发展前景广阔;不过若从盈利角度看,餐饮行业的成本管控并非易事,面对诸多新开的餐厅,特海国际尚需要时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展望2023年,天风证券建议关注特海国际的今年翻台率、降本增效效果、及业绩潜在持续超预期兑现的可能,同时关注翻台率改善后可能的重启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