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阿里云四大金刚简史

来源:新莓daybreak 发布时间: 2023-06-09 12:12:49 编辑:夕歌

导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商业追求的是不断向前,而不是回望。但这些人造就了现在的阿里云。”

撰文| 翟文婷 张芮白

阿里集团分拆后,所有人都想知道,谁会成为最先上市的新公司。一定程度上,这代表业务独立性强,潜力大,也更受资本市场欢迎。

阿里云智能是热门选手之一。

在官方给出的实施方案中,以阿里云和钉钉为核心的云智能业务是拆分最彻底的板块。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是一家与阿里集团完全独立的新公司。时间表也已经给出:未来12个月内完成拆分和上市。

这意味着,阿里云在成立十五年,历任六位CEO之后,将进入一个全新也是未知的阶段。

从诞生之日起,阿里云就是一个特殊存在。

草创时期,阿里云是集团各个业务最想逃离却又必须面对的部门。现在阿里云年收入仅次于淘天集团,约占阿里集团收入的 9%,是阿里「消费、云计算、全球化」战略焦点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公有云公司。阿里云是阿里巴巴的第二增长曲线,因此也被认为是「全村的希望」。

阿里云逆袭的故事,在整个中国商业历史都是值得书写的案例。十五年间,王坚、姜鹏、王文彬、胡晓明和张建锋都曾经在不同时期,或长或短承担阿里云一号位的角色。现在的领头人是张勇。他们是成就和决定阿里云命运的关键人物。

冰与火,血与泪。一个人一个时代。

一、王坚:从被叫骗子到封神

关于王坚的最新消息是,他在离开阿里云业务十年之后,可能会再次回归。他是阿里云第一任总裁。

5月11日,雷峰网最先爆出王坚将以全新的title,全职加入阿里云的消息。文章说,早在2022年底,王坚就已应张勇等人邀请,以幕后顾问的角色进行考察和指导阿里云的工作。

7天后,阿里集团发布2023财年财报,一并宣布的还有分拆方案和6家新公司董事会成员。其中王坚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云智能公司董事会列表,他当前的身份是,阿里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这个头衔王坚已经使用了七年时间。

其实更早些时候,王坚就在与阿里云重新连接。

2022年底,张勇接替张建锋成为阿里云新的一号位,晚点LatePost报道了一个细节:张勇第一次以阿里云智能总裁的身份给该事业群发布全员信,抄送对象就是王坚。

提及阿里云,绕不开王坚。现在看来,阿里云还有点离不开王坚。

心理学博士出身的王坚,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成为阿里云创始人,花费五年时间,在阿里自研飞天系统,突破了5k瓶颈(5K指的是,有能力独自调度 5000 台服务器,以负担阿里巴巴的底层计算系统),帮助当时飞速发展的淘宝搭建了云计算系统「云梯」,后来更名为 ODPS,成为阿里巴巴各项业务通用的大数据计算平台。这也是阿里云对外服务的雏形和基础。

十年后,仅用一段话就可以概括王坚为阿里云突破技术障碍的五年,但如果穿越时光隧道,回到最初,那是一段谁都不忍回首的日子。

突破5K是当时最大的技术瓶颈。2012年,也被视作阿里云的「世界末日」。对内服务不稳定,所有的技术策略尝试个遍,还是不能成功调度5000台机器。

于是核心团队成员出走,同事明里暗里叫王坚「骗子」:一个学心理的博士居然当上阿里巴巴的 CTO,心理学学得真好啊。集团还流传着「阿里云要被撤掉」的消息,其他业务部门已经准备好承接阿里云的技术人才。

高潮出现在2012年年会,王坚泣不成声,说不出话来。这个片段和场景,被媒体反复提及,是阿里云至暗时刻最鲜明的注脚。

6年后,胡晓明说,「我流的泪比王坚多。」

2009年,胡晓明(花名孙权)进入阿里创办阿里金融,负责给淘宝商家提供小贷服务,这是网商银行的雏形。马云给他的一个要求是,必须使用刚刚起步还只是一个想法的阿里云产品。两个蹒跚学步的婴童,就这样成为难兄难弟。

胡晓明说,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丑的,阿里云当时产品初级,连贷款金额都会算错,每一次年底的技术交流大家都是一场痛哭。阿里云太烂了,明明市场有稳定产品,但是不能用,必须陪着一起走。2011年底,忍无可忍的胡晓明带着团队冲到王坚办公室,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再不解决问题,春节后就放弃阿里云。」

正是对阿里云初创阶段了如指掌,共同经历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胡晓明后来成为阿里云的第四任总裁,帮助阿里云完成从技术到服务的关键跃迁。而王坚是促成胡晓明掌管阿里云的关键人物。这是后话。

2013年6月,阿里云通过暴力断电的稳定性测试,突破5K瓶颈。终于成了。

阿里云飞天研发团队合影

如果不是王坚坚持自研飞天系统,没有阿里云的今天。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能展现乔布斯类似的现实扭曲力场,也很容易动情。后来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王坚回忆阿里云创业史,他说,「阿里云是拿命换来的。」

王坚一战封神。

阿里因此成为最早有能力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互联网公司,这是日后阿里云成为国内云服务市场第一的重要原因。在移动互联网疯狂奔跑的时候,比如千团大战、移动出行大战、短视频之争等,每个细分赛道的爆发背后都是对云计算资源的刚需。阿里云几乎所向披靡,没有遇到对手。

因为彼时,不论腾讯还是百度,都认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不必太当真。一个细节是,2017年,字节跳动的大量服务器都是由阿里云提供的,除此之外没有公司能与阿里云竞争。德邦证券测算,字节跳动曾给阿里云单季度贡献7%到8%的收入。

王坚帮助阿里云从0到1建设的使命似乎也已完成。

2012年8月,王坚被任命为阿里巴巴集团CTO,负责规划、制定和实施集团技术发展战略,同时兼任阿里云总裁。

一年后的9月26日,阿里云总裁的位置交到了阿里集团副CTO姜鹏的手里,王坚保留CTO的职位。直到2016年张建锋(花名行癫)接过集团CTO的职位,这也是阿里云早期给过帮助的关键人物,后来成为阿里云第五任总裁。

此后,王坚的头衔专注在阿里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主攻「城市大脑」,直到现在。

虽然不再担任阿里云的具体职务,但每年云栖大会,王坚都会现身演讲,最后一次出现是2019年,王坚、胡晓明和张建锋三代阿里云总裁同场亮相。

再以后,除了入选工程管理学部院士的新闻,没有太多关于王坚的消息。去年年底阿里云一号位换帅以及云智能业务分拆,王坚似乎又重回大众视线。他是阿里云的灵魂人物,云计算之父。

2013年王坚卸任阿里云总裁之后,时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对这个职位的期待是比较高的,因为马云很敏锐地知道,技术和技术服务的差别,所以一开始选定的人是姜鹏。

姜鹏(花名三丰)在阿里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淘宝的创始团队成员,很长一段时间担任淘宝技术研发负责人。之后还担任过淘宝总裁,算上戴珊和蒋凡,淘宝20年历史只有六任总裁,姜鹏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5月,他担任阿里集团副CTO,配合王坚,算是铺垫,四个月后出任阿里云总裁。

但是姜鹏在这个职位仅仅几个月。2014年初,王文彬(花名菲青)接替他成为新的阿里云总裁,然而也只任职了几个月。

姜鹏在位期间几乎没有留下特别的采访或发言,王文彬不然,作为总裁他在阿里云开发大会的发言至今可以搜到。当时王文彬说,阿里云将由技术导向转向用户导向,变成技术驱动的服务公司。他还提到,虽然没有确切的时间点,但是未来阿里云要走向国际化。

但不论是姜鹏还是王文彬,都没有达到马云当时的预期——阿里云实现从技术到服务的转变。这个重任最后落在了胡晓明身上。

二、胡晓明:帮助阿里云拿下第一

2014年11月份,胡晓明被三个人盯上了。马云、王坚和时任阿里集团CPO的彭蕾,他们仨人一致决定要胡晓明出任阿里云总裁。彼时,阿里集团在香港刚刚上市两个月。

胡晓明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非常犹豫。虽然他曾是王坚的难兄难弟,了解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但这跟身处其中尤其坐在一号位对阿里云掌控全局的了解,不是一个概念。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马云当时对阿里云的期望,就是要从技术转型为服务。王坚之后的两任总裁都没顺利完成这个任务,他可以吗?

当时还有个重要背景,阿里敏感觉察到,中国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时期。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他们以为使用阿里云服务的主力应该是小型开发者,实际上数字化也是政府看重、全社会在意的战略方向。阿里决定主动迎接这波数字化浪潮。2015年10月,阿里云的slogan是「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胡晓明的优势是,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却可以充当将技术商业化,更好连接市场的中间角色。他在位的四年时间,核心都在做一件事:将阿里云的技术能力转化为服务市场的能力。

胡晓明是个天生的冒险家。

他喜欢徒步沙漠,但因为是第一次去且毫无准备,只能在甘肃瓜洲败下阵来。回去后,他在微博签名不甘写到「宁可西行而死,不可东归而生。」此后,他接连去了数次,成为徒步那段路程次数最多的人。

徒步沙漠的胡晓明

接管商业化没有找到确定方向的阿里云后,他身上的这些特质得到全面展现。上任后,胡晓明制定了阿里云的全新战略,用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用商业推动技术发展。

一个细节是,阿里云的技术团队,包括搞算法的工程师,高级科学家都背负商业KPI。每个季度所有部门业务必须100%增长,干不好就走人或换岗。胡晓明自己每年要拜访一两百家公司。

胡晓明本人回忆,不管是写程序还是做架构,都要扛目标,「这样大家才会去思考,把技术转化为商业,而不是一味埋头做技术。」年会时,他还会带着团队大喊,「阿里云,杀、杀、杀」。胡晓明为阿里云搭建起了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

他的下属李津(现任阿里云副总裁)曾评价,孙权善于考量一家技术公司里最值得商业化的点在哪里:「他是将阿里云从梦想拉回到现实的人。」

就是这样强悍的管理风格下,胡晓明带着阿里云一路「攻城掠地」,完成高速增长。

从2015年到2019年,阿里云营收从30亿元涨到400亿元,4年营收翻近20倍,成长为亚洲最大、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公司,也成为阿里集团的重要一极。

任期间,胡晓明用力推行的另一个战略是国际化。

他从来没有把阿里云的竞争对手定义在中国,而是放在中美两国之间,更明确一点就是亚马逊。阿里云在迪士尼、Airbnb等一些项目,的确会遇到跟亚马逊AWS掰手腕的经历。

中国公司出海大多有两种诉求,一种是寻找新的增量,还有一种是主动寻求压力测试:「篮球打得再好,也要去打NBA,足球就要去踢世界杯,这才能证明你的能力。」

2018年6月,胡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与AWS在营业收入的差距,从相差37倍到现在相差7-8倍。」他还说,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追击亚马逊的技术。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阿里云海外业务量只占到整体业务的7%-8%,但胡晓明期望这个数字是50%。2018年他离开之后,阿里云的国际化策略也变得更现实,转为聚焦东南亚等地。

胡晓明负责阿里云时期,还经历了云计算最惊心动魄的价格大战。那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井喷,云计算公司层出不穷一个时期。阿里也投资了七牛云这样的垂直公司。

其中以腾讯云1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为标志性事件,震惊全网,这等于是白送。他在一个公开论坛点名批评了腾讯的这个动作,「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应该追求正当的技术红利,市场各方参与进来。

胡晓明的态度是,阿里云所认为的价格战一定是释放技术红利所带来的回报,也就是说规模是重要前提。张勇掌管阿里云之后,重新发起降价动作,底层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阿里在2018年11月26日宣布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的最新人选是张建锋。

这意味着胡晓明的使命完成,一年后他回归金融体系,成为蚂蚁金服CEO。这个任命也侧面说明,集团对胡晓明在阿里云时期的战绩和贡献是持肯定态度的。遗憾的是,他没有在蚂蚁金服延续辉煌。

胡晓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主持支付宝的升级改版,从金融工具服务平台升级到数字生活服务平台。但是蚂蚁暂停上市后,任职17个月的胡晓明于2021年3月内部邮件中宣布辞职。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解释,胡晓明全面牵头阿里和蚂蚁的公益和社会责任工作。

三、张建锋:从高歌猛进到困境显现

张建锋(花名行癫)既是王坚的接棒者,也是胡晓明的下一任。

2016年,张建锋先是接任王坚成为阿里集团CTO,也是集团技术战略执行小组组长。

这位淘宝第一代的技术负责人和产品经理,后来转型为业务Leader, 对1688、淘宝、天猫、聚划算等阿里多个核心产品有过重要贡献,也是阿里曾经赫赫威名中台战略的灵魂人物。张勇评价张建锋是,集团内为数不多的兼具技术和商业背景和经验的领导者。

第二年的1月13日,张建锋就以集团CTO的身份兼任了阿里云事业群的CTO,这意味着他双线分别向张勇和胡晓明汇报。

这是张建锋第一次正式与阿里云产生交集。但是此人对阿里云早期发展是有一定支持的。

淘宝曾是阿里云架构的重要实验场,要快速增长的淘宝放弃Oracle,转投只写了几行代码的自研阿里云,内部反弹情绪可想而知。关键时刻,是时任淘宝技术总架构师张建锋站出来,宣布共同承担技术风险:「干好了我们大家荣誉等身,干坏了要杀要剐我来扛!」

2018年11月26日,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张建锋接替胡晓明担任总裁。他集团CTO的身份是在第二年交到程立(花名鲁肃)的手上。阿里云进入行癫时代。

王坚、胡晓明和张建锋,是迄今为止对阿里云影响最为深远的三个人。这种影响力在2019年以三人同时现身云栖大会的场景在现实中体现。他们三人同时接受了媒体采访,虽然回答得都比较宏观,甚至有些意识流,但这种同框感足以让人动容。

(2019年云栖大会,胡晓明、王坚和张建锋同框)

张建锋接手时,阿里云已经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手握公有云第一的战绩,还有尚未开拓的政企市场机遇,于是大笔一挥豪迈地定下三年年营收过千亿元的目标。

他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拿到的也是一个新的命题——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也就是从一门生意走向一个生态。

当时张勇为阿里云智能平台制定的使命是:将阿里的大数据能力,阿里云的技术能力融合,「被集成」后对外输出。

「被集成」这个说法的核心是,推动阿里云从提供资源向提供能力转换。但当时如何被集成、如何定义可以被封装的能力,并未完全清晰。直到三年后的2022年,张建锋又提出Back to Basic的理念,把技术放在了首要战略位置,也把向用户提供能力作为努力的方向。

阿里云构建生态的其中一个动作是与钉钉融合。

2020年9月底,阿里宣布「云钉一体」战略,将钉钉与阿里云全面融合。张建锋的设想是,以「云钉一体」重新定义IaaS+PaaS+SaaS,为广大实体企业摸索数字化转型道路。这个战略基本延续至今。

但是构建生态对阿里云来说,始终是个美好愿望。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阿里云的战略身姿不得不灵活调整。

2018年腾讯宣布转型产业互联网,高调宣布在云计算的领域的布局,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在公有云市场对阿里云形成一定威胁;政企云领域,阿里在华为的强攻面前毫无招架之势,屡屡挫败。

数据可以说话,从2019财年到2023财年,阿里云的营收增速经历了从84%到62%、50%、23%、3.5%的一路下滑。

一个核心原因是,互联网客户购买云服务的需求在萎缩,但这曾是阿里云增长的核心动力。

据赛迪咨询数据,2020 年中国云计算产品中,互联网行业占比为 44%,相比 2018 年减少 16 个百分点。2022 年三季度,阿里云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下降 18%。

这是公有云面临的共同行业困境。于是,大家把目标转向政府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政企市场。

张建锋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为抢占政企客户,阿里云在 2021 年调整了销售体系,设立了18 个行业部门和 16 个区域,同时任命 16 个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区域的本地化运营,用行业和区域两班人马谈客户,以提高对政企行业的覆盖度。

这是华为云的打法。2022年3月,华为原企业 BG 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加入阿里云,担任资深副总裁,统管销售业务,原本向张建锋汇报的多名高管转向蔡汇报。又是一波人员变动。

一个人事任命,一个组织调整,这意味着阿里云将竞争目标从AWS转向了华为。

但是留给张建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36kr的一篇题为《阿里云,在不合时宜的时代》的长文报道中,2022年夏天,一位阿里云8年老员工在临「被毕业」前,发出一篇万字长帖谏言,吐露阿里云失意的三年,发出连环追问,阿里云发展遇到瓶颈了吗?我们的销售组织形态适合当今市场吗?阿里云还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吗?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阿里云陷入瓶颈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2021年前,阿里云连续六年拿到集团最高绩效3.75分;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3.5-」。

终于在2022年12 月 18 日,阿里云因为一场事故彻底被阴霾笼罩。

使用阿里云香港服务器资源的香港廉价航空公司、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OKX(欧易)等大量公司,以及澳门金融管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网站瘫痪,数小时无法提供服务。

阿里云发布故障通报,他们在中国香港的数据中心机房降温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服务器宕机持续超过 12 个小时,而且没有完善的备用冗余方案,这被认为是「阿里云运营十多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规模故障」。

10天后,阿里集团就宣布一年一度的组织架构调整,其中涉及阿里云总裁的变动。张建锋卸任,张勇以集团CEO的身份兼任阿里云总裁。

阿里的内部邮件都没有明确提到上述事故,但在所有人看来,指向足够明确。张勇在全员信中称「对云计算而言,稳定和安全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责任。」

阿里云自2009 年成立以来,除去姜鹏和王文彬之外,几乎每四年更换一次负责人。行癫离任时,刚好四年。

其实行癫任内有个重要突破,那就是2022财年,阿里云业务实现11.46亿元的盈利。这是阿里云历史上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四、张勇:阿里云是他的新作品

36kr引用一位接近阿里云高层的人士的表述,「知道要换人,但真没想到是老逍(逍遥子)亲自带。」

张勇则说,「亲自下场是我的乐趣。」他还说,目前为止阿里巴巴集团也没有人比我更适合来做这件事情。

不到半年时间,张勇不仅亲自担任阿里云事业群总裁,而且还主导推动了阿里集团1+6+N的分拆。阿里云就是其中的六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智能公司也是张勇之后唯一担任董事成员的公司。也就是说,除了阿里控股事宜外,他主要精力都会放在这块业务。

张勇走马上任不到半年,已经推动了阿里云两个大动作发生:一是大模型风潮下,阿里云发布类似 ChatGPT的应用通义千问;二是阿里云挑起云计算降价潮。

张勇以阿里云智能集团CEO的身份首次公开露面

阿里云从2019年起开始进行大模型研究,去年11月提出「Model as a Service」的理念(模型即服务)。张勇在今年4月的云峰会上宣布,未来阿里所有产品都将接入千问大模型。

大模型时代,云计算被重新赋予意义。阿里希望未来中小企业能通过云平台获得AI大模型的能力和服务。这个机会,阿里不愿也不能错过。

至于降价策略,张勇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解释,这么做是为了让算力更普惠,让更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开发者,更好地来使用云计算,降低使用门槛。——本质上,阿里云还是在利用低价撬动更大的市场规模。

张勇还进一步说,过去十年阿里云提供的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成。规模带来低运营成本,再进一步降低售价,这是阿里云对外解释的降价经济学规律。

阿里云在陷入增长困境的时候,AIGC浪潮来袭,对算力的依赖,间接让云计算找到新的增量和方向。也可以说,阿里云是幸运的。

但独立分拆乃至上市之后,阿里云将面临资本市场的检验。张勇很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风险,「投资者对前面一两个季度交的答卷会有耐心,但过了几个季度还是达不到预期,那就会施加压力。」

2015年张勇称为阿里集团历史上的第三任CEO,并在2017年9月马云退休之后,成为阿里集团董事长。作为阿里集团权力最高者,他还保持着对一线业务的热情,再留下一个作品。

张勇在阿里发展历史上是有过成功作品的人,他曾是天猫任职时间最长的CEO,一手打造了「双十一」,也是淘宝无线战略闯关成功的关键人物。现在,阿里云是他要打造的新作品。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王坚回归阿里云的消息被传出。

像是一个轮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商业追求的是不断向前,而不是回望。所谓的商业历史意义,也是为将来所服务。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