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载体秘籍 > 正文

为什么购物中心考察中“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来源:联商专栏 发布时间: 2022-06-16 16:20:39 编辑:夕歌

导读:近日,因青岛首座龙湖天街开业而首度实地调研胶州商业市场,看到现实与认知的巨大差异,领悟了伟人“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内涵。

撰文/无名

近日,因青岛首座龙湖天街开业而首度实地调研胶州商业市场,看到现实与认知的巨大差异,领悟了伟人“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内涵。

一、为什么“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我们的判断基于什么?绝大多数其实是“我以为”,即通过一个泛性、同类化、大众口述中的碎片信息,而做出大体判断。比如我之前对于青岛胶州商业市场的认识——在我没实地赴胶州调研时,我认知中的该区市场就是如同传统县域市场一样,项目老旧、品牌级次低、以传统街铺小商户为主。

为什么会做如此判断?因为将之与印象中的县域商业市场做了合并同类项,再结合听说过的一些相关描述进行整合。然而,一方面听到的相关信息是碎片化的、非特指(商业)的、有一定时差的(多是几年前);另一方面由于先入为主,所记住信息也是“经过筛选的”,即匹配自己认知的那些,所以“思维已然定式”,且越来越“坚定”。

但实际与认知的差距是巨大的、甚至天差地别的。即便是县级市,每个县级市也是不同的,再加之城市发展重心的倾向、政策的利好等因素,许多县级市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此外,不同行业的视角与侧重不同,这也与各区市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比如问县级市“从事金融朋友”该地相关情况,他们的反馈一定是“非常落后”,因为他们的视角是从所从事领域出发的。这就又会产生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的结果,与事实越发“渐行渐远”。

因此,没有调研确实没有发言权,因为得出的观点一定是盲目的,并与事实差距巨大的,且影响深远。这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二、决策该不该总是“集思广益”?

平心而论,当下管理思维愈发推崇“集思广益”,认为这是一种获得圆满答案的高效方式,但以我这些年来的实际感受而言——不乏许多集思广益是低效及“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原因主要有二:

1.讨论多因为决策层拿不定主意,且团队中又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方意见,遂组织多(无关)方讨论。但一定有一方是“论题发起方”,即最早提出相关意见一方,而这一方几乎都是进行过相对充分调研与思考的,而主要的反对方多因为“涉及自身利益”,比如权责、归功等事项而反对,其实并没有经过充分调研与思考的,可谓是“为反对而反对”,这样就使双方立于不同维度在辩论,最终基本没有结果,要么争论、要么一方妥协;

2.其他被动参与方则更加没有调研了,他们的判断完全出于“下意识的感性判断”,他们并非没有立场,他们的立场多为“个人好恶与亲疏远近”,结果也是“为说而说”,而并非“为结果而说”。

这样最终就会以“少数服从多数”这种看似民主的评议方式为最终评判依据,然而综上所述,其结果并非为了效果,而是基于“内部政治”。

议题发起方一般都被定义为“挑事方”,即“要不是他们挑起这事,也不会再被抓过来表决”,且这种动议一般是探索性质的,不但有一定风险,且还需要各部门出人配合。

所以,结果大多不言而喻,一般是发起方被投票否定。但也有例外,比如发起方事先做好“政治工作”,但这又助长了“拉山头”之类的不正之风,且又极大地分散了精力,即便这事通过,又为之后埋下了长远的各种雷。因此,“集思广益”并非是万灵的,一些情况是不适合集思广益的,比如:

·一些牵涉核心战略的议题。领导者可单独询问各相关大员,但不建议集思广益;

·探索类议题(权责相对明确,风险不大)。因为对于未知事物大众往往是相对恐惧的,因恐惧而否定,所以只要风险不大且前期调研充分,那么就别集思广益,拍板即可。

当然还有其他各类情况,总之,“集思广益”是好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且走极端一定是错的。

三、浅谈实地调研的简要方法论

个人实践认为有以下几项重点:

1.前期做好规划。不能无目的的瞎逛,要做足功课,而且应定明白目的,比如为什么要看这些项目?目的是什么?

2.最好咨询多位相关朋友。比如要去某地调研,因先多问几位当地朋友相关信息,最好包括直接从业者、相关从业者及客观第三方(如消费者),这样会更清晰;

3.切记实地走遍。一定要实地走遍每个细节,不可大体看一下,且应多拍照片,以免忘记;

4.及时复盘。这是指“每逛完一个项目就抓紧写几句感受、重点等”,因为随着越看越多,很容易混淆;

5.要有对比。单看一个项目是看不出什么的,比如单看一个项目感觉“品牌级次不低,就断定这是该区域的顶级项目”,是有失偏颇的。当多看几个项目横向一对比或许会发现——“原来这个区的项目品牌级次都不低啊”,这就是我这次的真实感受。所以,切忌看一个就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