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PE弘毅投资“下注”SPAC,寻找新盈利点?
导读:SPAC市场不仅有产业资本,二级市场投资者,如今一级市场的PE也加入到这场“淘金热”中,弘毅投资便是其中一员。PE的加入除了输出投资能力赚取管理费外,为其在一级市场投资的股权找一个新的退出渠道或许也在其谋划当中。
SPAC市场不仅有产业资本,二级市场投资者,如今一级市场的PE也加入到这场“淘金热”中,弘毅投资便是其中一员。PE的加入除了输出投资能力赚取管理费外,为其在一级市场投资的股权找一个新的退出渠道或许也在其谋划当中。
背靠联想控股的弘毅投资开始“下注”SPAC。
9月19日,据港交所显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EverestAcquisitionCorporation(下称“Everest”)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农银国际和花旗担任联席保荐人。其中农银国际还是该SPAC的发起人,除此之外,发起人还包括HonyPartnersGroup(弘毅投资)。
与传统上市方式相比,SPAC具有上市时间更快、成本更低以及融资效率更高等优势,这也是吸引资本大鳄纷纷驻足的主要原因。
作为老牌PE,弘毅投资此次出手SPAC或许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拓展业务条线,另一方面是输出投资能力,找到好项目上市,为投资人提供丰厚回报。此外,弘毅既是发起人,又在一级市场持有大量未上市企业,此举或将给未上市的企业寻找到一条新的退出渠道。
弘毅投资抢滩SPAC的背后
继今年1月1日港股市场正式引进SPAC上市制度后,SPAC申请上市热潮来袭。
探寻SPAC上市方兴未艾的背后一方面是政策诱因。
将时间拨回去年12月17日,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联交所公布引入新规则,在香港设立全新SPAC上市机制,并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这意味着港交所SPAC上市制度尘埃落定。
另一方面是SPAC本身的优势吸引资本大佬抢滩。首先是IPO流程时间更短,SPAC上市流程时间一般在3-6月,而传统的IPO时间通常在8-12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越长会导致的不确定性便会越高。
其次是SPAC上市成本更低,不需要支付承销费以及挂牌费。
据富途美股表示,传统的IPO中,投资银行可在IPO结束后获得募集金额的5%-7%作为承销佣金收益,而在SPAC中,承销商可以先获得募集金额的2%,其余的3.5%被锁定在信托账户中,待找到收购标的并完成收购后,方可获得这3.5%的佣金。
值得注意的是,SPAC的投资标的具有不确定性,给予的仅是大方向上的指引,因此选择一个靠谱的创始人显得至关重要,也就不难理解这场盲盒游戏中显现一众资本大佬的身影。
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共有13家SPAC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已通过聆讯的有3家,成功挂牌3家,仍有6家正在处理中。叠加前几天港股迎来第四家SPAC上市公司,也就是说目前已有四家SPAC公司先后登陆港交所。
纵观目前向港交所递表的SPAC公司,不少知名PE机构鼎力相助。
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正是招银国际。今年3月,港股首家SPAC公司Aquila挂牌上市,而Aquila的发起人之一正是招银国际全资设立的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仅隔3个月,港股又迎来第二家SPAC公司,而该SPAC的背后是嘉御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卫哲以及Opus创富投行。
今年8月,第三家SPAC港股上市公司“花落”香港汇德收购,而其有前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以及前渣打银行大中华区主席曾璟璇坐阵。
就在前不久,第四家SPAC公司于9月16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而其背后浮现春华资本的身影。
具体来看,发起人之一PrimaveraUSLLC背后为春华资本,由春华资本的7名个人合伙人持有。其中,胡祖六持有PrimaveraUSLLC约39%的权益。
除这四家上市公司外,已“递表”的多家SPAC公司同样吸引资本大佬参与,正在等待上市时间。像普华永道曾表示,随着港交所制定SPAC上市制度的新规则,预计有10-15家SPAC将于2022年赴港上市,集资约200亿至300亿港元。
而作为市场的老炮,弘毅投资显然对资本运作熟稔于心,再加之其在一级市场浸淫多年,持有众多一级市场股权等待变现,自然不会放过SPAC这个红利。
此次Everest的投资方向与弘毅投资的强项如出一辙。据招股书显示,Everest聚焦医疗健康、消费和绿色产业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几年,PE机构投资大量新经济企业,当中部分公司因为估值较高,目前没有较好的IPO通道,而SPAC为部分拟上市企业降低成功上市的不确定性,并具有提高原有股东回报的空间,同时也为创始人提供额外激励的手段。
老牌PE弘毅投资
弘毅投资官网显示,其业务布局遍布私募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风险创投、对冲基金、公募基金。目前管理资金总规模已超千亿元。
之所以能快速跻身千亿行业,其背后站着的金主不可小觑,联想控股,高盛、淡马锡、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等资本均位列其中。
弘毅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开始于2003年,17年来募集并管理10只基金,资金管理规模超过650亿人民币。长期深耕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生命科学、文化科创、绿色低碳、消费服务等专业投资领域。
其中医疗健康领域称得上是弘毅投资的王牌之一,过去18年其进行18次投资,配置的资金总额为12亿美元,代表项目当属石药集团。
而弘毅投资与石药集团的渊源还要从2008年讲起,彼时联想控股以6.351亿元的价格将其所持有的石药集团100%股权降价出售给下属子公司弘毅投资。
在弘毅投资的助力下,2012年石药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将三家全资控股子公司注入当时已上市的中国制药,并更名为石药集团。截至2012年末,据Choice数据显示,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出现在石药集团股东名单之中,持股数约51.54亿股。
在石药集团战略重组后不久,自2013年以来,弘毅投资开启不断减持石药集团之路。据港交所数据显示,尤其是在2014年弘毅投资连续六次抛售石药集团,合计套现金额超百亿元。直至2015年4月,其再次减持13.68亿股,套现约98亿港元。
纵览弘毅投资屡次套现石药集团的过程,相较于最初的6.315亿元的成本价其已赚得盆满钵满。
除石药集团外,弘毅投资在医疗健康领域还投资先声药业、康臣药业、滇虹药业、东软医疗等,逐渐形成一块医疗版图。
消费行业也是弘毅投资擅长的领域之一,其中逸仙电商和叮咚买菜便是典型案例,等待上市后逐渐退出以获取收益。
2017年弘毅投资领投逸仙电商A轮融资,并在2020年E轮融资继续加码。在包括弘毅投资等知名机构的支持下,短短3年时间内,逸仙电商的估值从最初的不到1亿美元暴涨至超60亿美元,直至2020年11月逸仙电商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百亿美元。
此外,弘毅投资还如法炮制叮咚买菜。其于2020年投资叮咚买菜,并于2021年D轮融资继续加码,直至去年6月,在叮咚买菜上市的第二天,市值便突破百亿美元。
两个百亿级IPO项目仅是弘毅投资在消费领域的冰山一角。据悉,过去18年间,弘毅投资布局超20家公司,投资总额超14亿美元。
相较于上述案例,其所投资的凤凰传媒回报率较低。早在2008年,弘毅投资向凤凰传媒增资4.81亿元,此次增资后弘毅投资持有凤凰传媒的前身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10%的股权。
2011年11月凤凰传媒登陆资本市场,截至本次发行前,弘毅投资持有公司1.5亿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7.37%,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凤凰传媒上市后,弘毅投资的持股数量不变,持股比例降至5.89%。
仅隔一年多的时间,弘毅投资便开始减持凤凰传媒。据凤凰传媒公告称,弘毅投资在2013年5月16日-22日期间减持凤凰传媒股数2500万股,若按每股成交最低价8元计算,弘毅投资套现2亿元。
弘毅投资减持的步伐并未停止。截至2013年7月,弘毅投资将剩余的1.25亿股减持完毕。若按照每股成交最低价8元计算,此次弘毅投资套现10亿元。总体来看,两次减持累计套现超12亿元,相较于最初的成本价4.81亿元,投资收益率仅超1.5倍。
如今弘毅投资已退出包括凤凰传媒、石药集团、新华保险在内的等多家上市公司。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弘毅投资旗下的弘毅(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出现在上市公司城投控股、锦江酒店以及上海环境。
多线条“作战”,SPAC能否成新盈利点?
为投资企业提供新的、可能上市的退出渠道对于PE而言无非厚非,但弘毅显然不仅局限于此,纵观弘毅的布局,有一个共同且相似的点,收管理费。
同样,成为SPAC的发起人,输出投资能力变现,拓展业务条线自然也是分内之事。
在老本行私募股权外,弘毅近些年不断拓宽边界。
首先在不动产上。弘毅目前已有一支美元基金实现超预期收益退出,一支美元基金正在管理之中,三支正在管理中的人民币基金为国内最早和总规模最大的人民币盲池不动产基金,已管理一线城市商用物业资产80万平方米,在一线城市办公及商务园区领域已具备规模优势,已投资产总规模超300亿元人民币。
其次二级市场上,金涌投资是发力点。其是一个多经理、多策略、多资产类别的“人工+智能”、“中国+世界”的投资和服务平台。金涌投资持香港证监会颁发的1号(证券交易)、4号(证券咨询)、9号(资产管理)牌照。产品类型覆盖中国股票(多头、多空)、中国债券、全球股票、全球健康行业股票、全球债券、全球商品、特殊机会以及多资产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还是,金涌投资目前是港股上市公司,市值6亿港元,股价早已沦落至仙股,为0.052港元。从财务数据来看,也不甚理想,2021年营收2.56亿,亏损6773万元。
最后是公募业务,2018年,弘毅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毅远方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后于2018年1月31日正式成立,办公地点设于上海,注册资本2.2亿元人民币,由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100%出资。
不过弘毅投资旗下公募弘毅远方基金表现平平无奇。据天天基金网显示,其在2018年年底规模为4.91亿元,即使经过三年半的时间,在今年6月末基金规模仅超15亿元。
除了基本盘私募股权业务能“拿得出手”外,弘毅这几年的布局似乎缺少亮点,此番布局SPAC,能否让老树开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