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投资人 > 正文

人民币基金首关10亿,对话众为资本徐薇:投资需对产业有敬畏心

来源:IPO早知道C叔 发布时间: 2022-06-20 16:09:46 编辑:夕歌

导读:众为资本于2022年6月20日宣布旗下人民币基金完成首次关闭,募资规模超10亿,目标规模15亿。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众为资本于2022年6月20日宣布旗下人民币基金完成首次关闭,募资规模超10亿,目标规模15亿。

本次人民币基金在得到了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等LP支持的同时,亦引入了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

至此,众为资本最新一期双币基金共计募资超过60亿人民币。

在投资方向上,本期基金将继续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迄今为止,众为资本已经投资了BOSS直聘、小鹏汽车、树根互联、第四范式、思派健康、GoTo、地平线、主线科技、奕斯伟硅片、奕斯伟计算、云豹智能、和府捞面等头部公司。

众为资本合伙人徐薇表示:“衷心感谢所有出资人对众为资本人民币基金的大力支持。在科技赋能产业的创新时代,对于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来说,这需要我们走进产业当中,梳理产业逻辑,内化产业认知。众为资本致力于搭建产业资源生态,立足于创业者精神及多元产业背景,这些独特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捕捉新时代的市场机遇,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创新价值。”

众为资本合伙人姚安民表示:"中国经济在未来的主基调将着眼于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的增长,内生的自主科技创新将成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与科技的结合成为实现创新价值的必然路径,这既是时代赋予的超额回报的投资机会,也是中国投资人的使命所在。众为资本也将会继续深耕产业科技领域,支持中国初创企业的渠道创新、技术创新、供应链创新。

众为资本合伙人 徐薇

在本期人民币基金完成首关之际,《IPO早知道》与众为资本合伙人徐薇展开了一次交流。

在本次交流中,徐薇分享了不同LP对于GP关注点的差异性、对于当前科技和消费赛道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众为为何要不断强调“科技+产业”。

这里不妨补充一点,自2015年成立伊始,众为资本就以“打造产业资源生态”作为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并不断在两端夯实产业能力。

在徐薇看来,这种打法一方面可以同产业出资人进行更多交流,从而帮助投资团队更快速地建立对产业规律的认知;另一方面亦可以随着理解产业发展的时间增长,投资团队对产业发展的敬畏心也随之增强,进而在布局赛道、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众为自始至终要看底层逻辑——这项技术对产业改造到底产生了哪些价值点,而这个价值点未来潜在的商业价值又有多大的空间。”

基于这样的投资理念,众为资本在较早的阶段即决定投资了第四范式和树根互联,二者目前来看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前者正处于港股IPO进程中,后者于6月2日刚刚递交申报稿,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众为资本是当下鲜有的仍然强调对消费投资充满信心的机构之一。前不久,众为资本还完成了对某婴幼儿零辅食头部品牌的投资。

对于这一点,徐薇坦言,无论是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大众的预期,包括疫情的新常态下,消费品牌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更愿意站在一个长期视角来看,短期的波动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况且,中国人民的勤劳和韧性是刻在骨子里的,我觉得这种短期的影响还是会被大家的这种韧性消化,另一方面,消费领域在产品创新研发、消费人群变化、消费观念更替上的变化趋势并没有消失,未来仍存在新品牌的机会。”徐薇补充道。

当然,这种对消费投资的笃定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众为与产业LP「分众传媒」的互动——双方在一年多前已联合成立消费研究院,在更早捕捉投资信号、洞察各细分赛道变化的同时,亦可以赋能给被投企业。

“比如在完成投资后,我们也会提供给被投企业一个类似第三方的用户调研报告,来补充他们之前可能没有关注到的一些问题。从创始人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这一个报告还是非常认可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切实帮助企业的发展。”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众为一直强调的——‘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这要求我们去产业中增加认知、去产业中挖掘需求、去产业中验证逻辑、去产业中落地生根。”徐薇说道。

以下系经精编整理的对话节选:

理解产业发展的时间越长,对产业发展的敬畏心也就更强

Q:在这次募资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民币募资市场这么冷的情况下,人民币LP的哪些转变是比较明显的?

徐薇:募资难的现象的确仍然存在,偏纯市场化的机构投资人的活跃度在下降,对GP的团队、过往业绩乃至产业整合能力的要求都有进一步提高。

在我们这次募资的过程中,另一个比较明显的感受是,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还是比较活跃的,但他们关心的点也有一些变化,兼顾财务收益以及对当地产业的引导——之前在大家的认知里,可能普遍觉得国资或政府引导基金对返投到当地的诉求是非常明确的,他们会考虑把一些比较优秀的项目招引到当地,但我们发现具体落地方式正在变得更加灵活和开放,对于优秀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同时,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也愿意参与到一些直投的项目里面来。

Q:相较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的期限普遍相对短一些,未来在配置的时候有何侧重点?

徐薇:从整个机构的投资策略来说,我们希望在企业发展拐点前进入,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基本盘,同时面临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数据快速增长的机遇,所以我们聚焦在early-growth阶段(成长期的早期阶段)的投资;同时,我们也会配置一些相对早期的项目,这些早期项目可能代表了未来发展的一些新趋势和新方向,整体来说还是偏重整体成长期项目。

Q:从众为美元基金投的项目来看,BOSS直聘你们进的时候就已经超过10亿美金了,当然从结果来看这个项目带来了比较丰厚的回报;地平线进的时候甚至更高。在判断这些相对高估值甚至已经是“独角兽”的企业,怎么保持较高的“命中率”?

徐薇:估值的高低是相对的,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是更重要的。简单来讲就是以这个价格进,究竟还能看到多少的成长空间。在这种绝对金额比较高的项目上,我们会重点评估每一个具体项目和其所处赛道的未来空间,只有在这点上有了比较清晰的判断后,就更加聚焦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了。

另外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要清楚在这家公司所处的赛道里,它的竞争身位在哪里?有没有发展的基本盘?这样才能预判在赛道空间下,这家企业到底能够拿下多少的市场份额或者说能不能冲到行业第一、第二。

在评估完当下的业务发展,以及这个团队构成、未来策略后,很多时候其实就不会那么在意进入的绝对价格了,因为你是以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家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

也许有些投资人在以偏高的价格投项目时、心里有点慌,其中的一个误区是有一个太过于想要快进快出。价格是有波动的,这容易造成你的判断失误;如果看得更远一点,或许就能享受到公司成长带来的更大收益。

Q:除了常见的LP,分众、金达威等上市公司这次也成为了你们的LP。相较之下,这些产业LP的诉求是什么?怎么与你们的被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徐薇:除了与机构投资人一样、对GP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外,GP重点关注的赛道与其产业未来是否有机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协同也是这些产业投资人重点考虑的一个维度。即使在一个大的一级赛道内,他们也会跟GP来聊更细分的机会和打法。

回到我们这次的几个产业LP上:

分众作为一个媒体渠道、一个非常重要的线下数字媒体,可以和我们消费赛道的被投项目深度合作——当一个消费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这就可以获得来自分众的赋能。这里的赋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广告投放,品牌策略、定位等也可以由分众来提一些建议。

而金达威则作为保健品行业的头部公司,它同我们消费和科技的被投企业都有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大量关注食品、化妆品等产业链上游的变化,尤其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产业机会,譬如新工艺或是科研突破带来的新原料、新成分,这些未来一旦应用到保健品领域,都有机会和金达威产生协同合作。

Q:从2015年众为成立至今,“打造产业资源生态”这点是你们一直在强调的;这7年实践下来,你们从中受益了什么?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是对你们有切实帮助的?

徐薇: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谈这件事:

第一、这是个非常注重时间积累的事情,我们开始实践的时间比较早,同产业出资人的互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这是一个正向增长的循环。从结果来看,这些产业出资人帮助我们投资团队更快速地建立对产业规律的认知,同时也分享产业第一线的经验。

第二、理解产业规律的时间越长,对产业发展的敬畏心也就更强,所以在我们布局赛道、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很少去追风口上、特别高估值的项目,每一次投资都需要看底层逻辑——这项技术对产业改造到底产生了哪些价值点,而这个价值点未来潜在的商业空间又有多大。

总的来说,我们的投资方向是和产业深度结合的,我们的出资人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产业投资人加入进来,这才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这要求我们去产业中增加认知、去产业中挖掘需求、去产业中验证逻辑、去产业中落地生根,在两端都在不断夯实我们的产业能力。

技术本质是个工具,核心还是要在产业内落地

Q:这期人民币基金已经投了主线科技和奕斯伟硅片两个项目,但在L4自动驾驶和芯片你们之前也没有投太多的项目,投这两个项目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徐薇:首先来讲主线科技。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关注自动驾驶这个赛道,我们认为自动驾驶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快速落地的方向——首当其冲的就是政策,何时允许L4自动驾驶在路上跑,这个我们没法预测;此外毕竟这是个和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领域,还是需要大量数据的积累。

进一步把自动驾驶划分到不同的场景,我们沿着乘用车、公路运输、港口、矿山等不同的场景都有在看。

之所以今年决定投资主线科技,首先主线的业务已经在港口内开始运营了,并且在港口的场景下主线是头部公司,这是它的基本盘。除此之外,我们看到在主线的发展策略中,它已经同步在往公路运输、物流等场景拓展,这是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

换言之,我们既看到了主线的第一增长曲线里它处于一个比较好的身位,同时也看到了它在公路运输、物流领域里面发展的upside,再者我们也能以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投进去。

投奕斯伟硅片的逻辑也有类似的地方。半导体、芯片是我们基金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大赛道。芯片有很多种类,同时芯片也有它的上游,我们当时投的时候首先把全球的硅片供应情况整体研究了一遍,大尺寸硅片是一个绝对的“卡脖子”领域,有非常强的自主创新诉求和空间;加之奕斯伟硅片的团队又确实非常有产业经验,技术上也有领先性。综合这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布局了奕斯伟硅片,当时投的价格我们也认为比较合理。

Q:离产业化落地比较近的时候似乎是你们比较愿意进入的时间点?或者说你们投资的时候并没有所谓的“技术崇拜”?

徐薇:我们众为非常尊敬、尊重对技术有愿景、有理想的创始人,但我们从来没有所谓的对技术盲目崇拜的时期,我们从成立到现在都认为技术本质是个工具、核心还是要在产业内落地。某种程度上而言,如果只是纯粹的技术崇拜,那么在科学界里做研究取得成功的概率更大;一旦要走创业这条路,还是要切切实实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至于在具体投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比较关注两点:

第一、我们并不会在业务发展得已经非常明确的时候去投,直白点来说就是不会根据收入和订单来决定投与不投,因为这已经是非常显性的信号了,我们投的时间点实际上是要在这个信号出现之前,必须在这个拐点之前抢跑。

我们需要去调研、挖掘——产品方向是不是客户所需要的。实际上很多的科技企业,最后落地产业、让产业方接受它、买它的产品,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成熟、比较大的行业更是如此。

譬如我们投资的第四范式,它最开始服务的客户是银行,尤其是一些规模很大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这些客户要选择一个新产品、新供应商是蛮难的。再譬如地平线,它很重要的一部分客户是整车厂,车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有多难也不用我过多赘述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产业内的落地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必然不是半年、一年就能一蹴而就的。

第二、我们在投的过程中更重视下游客户的反馈,对产品能力、技术能力、甚至服务能力都要做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估。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比较正面的信号,即便是下游客户还没有完成落单,反而我们觉得那个时候可能是出手的好时机。这也要对产业做比较多的调研工作才能比较笃定地下一些判断,毕竟也不是显性信息。

Q:从你们投AI那一波到今天,国内VC/PE投科技创新又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你觉得这段时间内大家的投资思路和理念有没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迭代?

徐薇:2015年左右的时候,的确有一些投资人盯着优秀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投,目前这种情况在逐步减少;更多的投资人意识到,只有领先的技术是不行的,反而要规避一些在技术上过于偏执的坚持、却对商业理解或是产业敬畏心不足的创始人。

我们愈发明显的一个感受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或技术专家在转型为一个优秀的CEO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以前他的能力长板主要是在技术这一侧,但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其实需要懂得怎么搞定下游客户、怎么把产品和服务落地、怎么打造自己的销售团队、怎么管理那么多的高端技术人才,以及怎么把研发团队和非常接地气的销售团队组织在一起,这种组织架构的管理能力是大多数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都需要补的一课。

显然,现在投资人已经对创始人的多元能力相当重视了。即使在投的时候还没有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但一定要去评估这个创始人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或是学习能力来补足原来的短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之前大家投的是相对软一些的科技创新,今天的科技创新发生再在硬科技领域更多一些。坦率地说,我感觉投资人们可能经历再一次的成长——相对于“偏软”的技术创业,硬件创业、硬科技创业的发展周期更长,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坑”等着我们。随着相关政策明确利好这些领域,未来也有非常蓬勃发展的可能,投资人可能又一次以单维度的视角切入,但对产业发展还是缺乏对规律性的认知,这有可能再次经历一个从对单一创始人或者团队的评估、到对产业全面评估的一个过程。

中国仍有诞生大量优秀新品牌的机会,创始人必须尽快打造各个板块的能力

Q:在大家都不太愿意谈及消费投资的当下,你们还在消费领域出手,尤其是母婴赛道,这背后的核心投资逻辑是什么?

徐薇:首先,母婴赛道是我们长期在追踪的赛道之一,这里面更细分则有奶粉、纸尿库、婴幼儿辅食零食、婴幼儿用品等不同的品类。其中,我们认为婴幼儿辅食零食相较其他几个细分品类的渗透率相对更低。

过去,妈妈们在婴幼儿辅食这一侧都自己动手解决,包括榨水果汁、熬米糊、熬米粥等;但今天更年轻的90后妈妈们,一方面时间精力限制了她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她们也更愿意接受做好的产品。此外,这些年轻的妈妈们更重视科学喂养理论,把喂养宝宝这件事做得更精细化,希望给到宝宝更多的营养补给。这个品类本身渗透率较低,年轻妈妈们又更愿意接受这种形态的产品,这就带来了一个相对高速增长的机会。除了辅食,零食是个更新的品类,之前几乎不存在专门针对婴幼儿的零食、品种非常少,但现在大家也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零食SKU供妈妈们选择,所以我们觉得零食赛道也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

其次,婴幼儿覆盖的宝宝年龄阶段是有限的,但因为辅食和零食这个品类,更容易建立品牌信任感、更容易产生品牌粘性,这就使得接下来向儿童食品延展更有机会、也更顺理成章。妈妈们一旦信任了这个品牌,就愿意长期为宝宝们选择这个品牌的产品。我们也做了一些潜在的用户调查,发现现在的妈妈们非常需要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食品品牌,更少的添加剂、更多有助于宝宝成长的功能要素,现在市场上是缺少这种供给的。

Q:这样看来,你们当下仍然笃定中国消费赛道的未来、并且愿意继续在里面下注?

徐薇:无论是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大众的预期,包括疫情的新常态下,消费品牌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些负面影响。站在我们的视角,短期的波动和长期的发展空间都要去评估。前者又是个极为正常的过程,所以还是要以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超14亿的人口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哪怕仅仅是内循环,这也是个非常大的底层基础。况且,中国人民的勤劳和韧性是刻在骨子里的,我觉得这种短期的影响还是会被大家的这种韧性消化。

另一方面,消费领域在产品创新研发、消费人群变化、消费观念更替上的变化趋势并没有消失,未来仍存在新品牌的机会。

其次,从中国消费品牌的发展来看,非常多的优秀品牌是在过去供给不足的历史周期里成长起来的。而下一波消费品牌的机会,更多可能来自于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创新,以及通过对垂直人群的理解和洞察,从而打造符合这类人群消费理念的产品品牌。同时,新一波成长起来的品牌,得益于创始人的能力和视野,他们也更早地拥有全球化的能力。

基于上述几个层面,众为依然相信中国有诞生大量优秀新品牌的机会。

Q:具体来讲,在消费赛道内你们投资主线的是什么?

徐薇:在消费赛道我们主要有几条投资主线:

第一,从品类入手。我们持续关注一些中大型的品类,从中挖掘有潜力的新品牌。刚刚提到的母婴品类就是一个代表。另外像我们投的和府捞面,它属于餐饮品类,在餐饮里我们重点关注产品形态相对标准化、潜在开店空间较大、同时也比较容易形成品牌力的细分品类。

第二、从人群入手。即长期追踪值得关注的垂直人群,尤其是重点关注年轻一代,他们的消费审美、消费习惯、消费价值观有没有一些代际的变化,每年我们都会对年轻一代做一次人群调研,覆盖生活、消费、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各个维度,看看是否存在一些比较明确新的变化。三坑集合店「诗与万花镜」就是从这个视角投的——有一拨年轻人非常喜欢汉服文化,包括汉服、服饰等相关周边,而这个群体的消费力也比较好,因此我们就在“三坑”里寻找最能理解这个人群文化意识形态及其消费审美的团队。至于是在线上渠道还是线下门店,这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这个人群比较有品味、且对产品品牌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只要你的产品足够好,一旦他们认定你后就一定有非常强的黏性。

还有一点就是关注产品力的创新。在前几年的消费投资热潮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很多产品趋同,但发力在营销端,认为靠这个环节就能完成品牌建立。但消费品的根基还在于产品力的高低,而技术创新会在原材料等环节打出差异化,更有助于长期品牌构建。

Q:说到这里,您认为过去两、三年,新品牌们犯的比较普遍的错误是什么?

徐薇:比较普遍的一点还是太过依赖线上流量。在线上做品牌,是可以通过快速流量运营做出比较漂亮的销量增长曲线,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品牌真正的成熟一定是发展自己多元渠道的能力,不能依赖单一渠道,否则容易出现“赚吆喝、赚不到钱”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之前消费赛道比较热、估值炒得比较高,某些创始人可能也迫于融资节奏的压力,利用不太健康的方式过度刺激收入的增长,譬如几乎全部依靠线上流量运营。因为这种方式不可持续,而你的时间、精力、资金都是有限的,过度依赖做线上增长就很有可能使你忽视了其它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快速打造产品能力、供应链能力、多渠道能力等等这些各个板块的能力,才更有可能打造出一个真正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