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炉 A股有望迎更多优质生物企业上市
导读: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其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
记者 杜雨萌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其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表示,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经济的有利条件,但生物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为此,《规划》以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配置、使用为基础,系统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向国民经济的医药、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广泛渗透,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为生物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生物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融合升级的新经济形态,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是一种高技术经济。”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生物经济领域的发展来看,已呈现出了较好地发展势头。随着《规划》的落地及后续相关配套政策的协同发力,预计生物经济发展将进入新轨道,迎来新机遇。
记者注意到,强化金融支撑服务方面,《规划》提出,要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等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大力支持创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集聚,利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外资力量,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所需资金。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生物科技企业普遍研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且运营成本高,尤其是生物创新原研药的研发过程,可谓极其艰难,可用“三十效应”来概括。具体表现为研发耗时十年以上,投入金额超10亿美元,成功率不足1/10。因此,资金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各类资金的支持有望极大地促进生物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对记者分析称,此次《规划》提出强化生物经济领域企业的金融支撑服务,特别是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意味着今后资本市场将发挥在价值发现、价值培育、价值创造等方面的核心功能,进一步为优质生物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便利和长期资金支持,提高金融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性。从企业自身来说,得益于当前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通过上市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司自身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
据王翔介绍,近年来,生物领域已成为投资热点。仅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就达1/3。
“从整个A股市场结构来说,随着未来更多的生物企业上市,这也将正向引导A股市场的产业结构朝着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丰富的方向演进。”张立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