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宜商环境为何全国第一?这份报告给你答案
导读: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两个月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报告中,深圳“宜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一。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两个月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报告中,深圳“宜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一。
前海全景。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做对了什么?由南方日报、普华永道中国、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开展的这项调研或许能给你答案。
今年5月起,联合调研组展开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调研,通过案例征集、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最新探索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总结,旨在为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发掘一批深圳“创新样本”,为深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历经5个月调查研究,今日,《深圳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研究报告2022》正式出炉。
报告显示,深圳通过在营商理念、对标国际、法治规范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在全球高端要素配置、国际通行规则对接、吸引外商投资等方面已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报告认为,深圳未来重点需要在综改试点对接、服务产业发展、发挥湾区优势等方面持续探索和创新,为全国营商环境优化作出新示范,以营商环境领域的特区实践助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将深圳等6个城市列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深圳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自2018年以来连续5年推出营商环境1.0至5.0系列改革政策,出台800多项重要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
深圳湾总部。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本次调研从深圳全市征集来的案例近百件,从中选取入库的案例47件,通过对这批样本案例的深入研究,并结合部分案例实地调研,发现深圳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主要有四大亮点“创新实践”。
一是营商理念改变
从招商到稳商,打造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全链条全过程服务创新创业的宜商服务理念,已逐渐成为深圳各单位及市场服务机构的共识。各部门主动聚焦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及时发现、化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比如龙华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成立惠企服务专班,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全过程。
二是注重技术赋能
从提效到提质,数字化重塑政务服务模式。以“数字化”推动智慧政务流程重塑、线上办理,从而使得公共服务水平更加便捷。深圳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中,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提供各种类型智慧政务,实现服务供给提质增效。比如深圳市上线政务服务“免证办”,实现 393 项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覆盖全市5528个政务服务事项。
三是注重畅通微观
精准解决痛点,强化部门间协同提升效能。营商环境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有深度挖掘、优化改进的空间,从“小”切口出发提升特定场景的服务水平有时能促进营商环境“大”优化。深圳多个部门都能针对各自领域的微观层面,精准解决市场主体的难题。比如深圳市税务局探索多税种综合申报,使纳税人填报填报数据项大大减少。
四是注重对标一流
对接国际规则,深港协同助力湾区一体化。对标国际一流,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也是深圳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举措。比如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广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合规管理能力显得尤为关键。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深圳市司法局与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检察院等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的通知》,形成18条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此举表明,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成效显现,体现了深圳经济发展和改革示范的引领力。
基于对上述47件精选案例的研究、企业访谈和深圳先行示范推广经验调查,报告认为,深圳近年来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全球高端要素配置中心、国际化法律服务新机制、国际通行规则对接高地、跨境贸易对外开放枢纽等四个方面已凸显出改革成效与示范价值。
一是构建全球高端要素配置中心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对实现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圳在全球高端要素流入聚集中加速自身创新发展,不断强化全球资源的汇聚和配置能力,已形成了以数据信息、国际人才、科研创新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是培育国际法律服务资源集群
深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立足先行示范和本土实践,建设稳定、公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尤其是2021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深圳在涉外商事调解和跨境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改革成效。
三是打造国际通行规则对接高地
深圳不断推进制度规则和产业政策与国际接轨,加速营商环境国际化进程。在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的重要任务之一,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是建设跨境贸易对外开放枢纽
深圳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深圳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企业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深圳市利用外资奖励扶持计划”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全球企业在深投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报告在总结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深圳经验”的同时,也结合深圳新的使命要求和一线实践,在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要素配置国际化水平
当前深圳已形成全球高端要素配置综合竞争优势,但在数据要素、人才要素、创新要素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下一步,建议深圳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深化深港合作等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加速汇聚数据、技术、人才等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全球高端要素配置中心能级。
发挥湾区优势
促进境内外法律服务协同
在国际法律服务体系构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先行先试等方面,深圳需要持续扮演“探路者”的角色,建立健全既发挥国内法律服务优势和特色,又具备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服务体系,大力发挥前海法治建设示范区优势,协同港澳创造更多可示范推广的跨境法律服务实践成果。
先行试点对接
提升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以衔接国际通行规则为重点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于深圳而言,这是营商环境改革的目标,也是应有的定位。深圳仍需加大对国际规则的衔接广度和高度,以更大范围覆盖、更高标准对接,才能在世界范围拥有主导标准制定的实力,进而提升深圳对国际营商规则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畅通内外循环
更高水平开放引外商投资
相比营商环境排名领先的国家和地区,深圳在对外资吸引、开放发展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优化空间。在此领域,深圳需要对应RCEP调整外商投资准入规则,需要打造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外资营商环境,需要营造外资长远稳定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前海——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港。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2022深圳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和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