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工信部:促进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接得上、接得准、接得紧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时间: 2022-08-31 16:26:04 编辑:夕歌

导读: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8月30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举行,主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就。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8月30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举行,主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就。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决策部署,于2018年会同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深化融通发展理念,培育了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初步形成融通发展微生态体系。

梁志峰介绍,今年以来,工信部重点从三方面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一是建体系。融通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关系到大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相关中介和服务组织等多方主体,需要形成工作体系、加强协同配合。今年5月,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链”全面融通。

二是促对接。融通创新的难点在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能否接得上、接得准、接得紧。为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对接,工信部联合国家国资委、工商联在全国推动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已征集110余家大企业和12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2000多项对接需求。在青岛启动首场对接活动,14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海尔集团的需求进行对接洽谈,达成合作事项86项,约80%的事项为初次接触并达成合作。工信部已安排第一阶段15场对接活动,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树标杆。融通创新是一项新课题,有的企业和地方还处在探索和观望阶段。为推动更多大中小企业通过融通合作实现创新升级,工信部总结提炼了9类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典型模式,如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赋能平台,共享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打破供需壁垒为特征的“平台赋能融通模式”;以大企业建设孵化基地,依托基地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为特征的“基地孵化融通模式”等,编发了案例集,供地方政府部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参考借鉴,推进融通创新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