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吴祖泽
导读:吴祖泽,1935年10月19日出生,浙江镇海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是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吴蜀丰 报道
在中华百家姓中,吴姓从古至今名人辈出,更是举足轻重,他们在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商界还是政坛,还是演艺界。他们永远是娇娇者!他们永远是吴姓人骄傲,也是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英才辈出的吴氏家族,在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等领域发光发热,独当一面。
尤其在科学界,吴氏家族也诞生了众多的科学人才,他们延续了吴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品质,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绩,为祖国的生产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荣誉达59名。他们分别来自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安徽、甘肃、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上海、辽宁、浙江、湖北、四川等省直辖市。其中吴氏祖地江苏省成为院士稳坐头把椅达18名。去年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榜中的甘肃天水吴骊珠,安徽安庆吴宜灿榜上有名,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吴祖泽,1935年10月19日出生,浙江镇海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是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吴祖泽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1999年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 “一代名师”荣誉称号。2015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以吴祖泽的名字命名为“吴祖泽星”。
吴祖泽,1935年10月19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他两岁时全家搬到上海。他在高中学习期间,就读高中二年级时开始自修高三课程,学年末以同等学历资格参加了全中国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结果金榜题名。
1953年秋,他赴青岛,求学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56年秋,他曾被选拔拟赴前苏联深造,后因两国关系冻结而中断。
1957年毕业,加入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行列,从事核武器医学防护的国防科技研究,曾先后几次身临核爆炸试验现场,为飞行员进行辐射检测,研制核爆炸简易防护装备,开展放射生物学和抗放药物机理等研究。
1962~1979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3~1975年,英国帕脱森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进修细胞动力学。在英国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一部长达30万字的《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这部中国第一部介绍实验血液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专著出版。
回国后,他自己亲手改装的实验仪器里取得了第一批造血干细胞研究结果。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胎肝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的成功病例;从胎儿肝脏中首次发现并提取到一类能特异刺激肝细胞生长的因子,1995年获美国专利。
1979~198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7年~,军队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2~1993年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
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1994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94~199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后改文职);
199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0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2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第二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2009~ 天津254医院生物诊疗中心负责人;
2015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该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举行了“吴祖泽星”命名仪式。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以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吴祖泽的名字命名为“吴祖泽星”。
1989~1992年,国际辐射研究协会首任中国理事;
1995~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6~《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
他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军队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
吴祖泽阐明了急性与低剂量率g线连续照射下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程度与累积照射剂量之间存在的双相特征的机理。对这些动物的观察结果在以后发生的几起放射性事故病例的病程中得到了证实。应用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学标志,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对人胚胎发育中肝脏造血干细胞性能和动力学作了系统的基础研究,为临床进行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了在胎儿肝脏中存在造血刺激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以及低分子抑瘤物等三类因子。首次获得了分子量为1.3万道尔顿的人肝来源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近年来,开展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53、B7-1、GM-CSF等多基因肿瘤实验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20世纪70年代初期,吴祖泽由研究辐射生物化学转向放射病的实验治疗,他的思维也从基础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由分子领域扩展到了细胞领域。他经过对有关文献作进一步的调查、整理和分析后,撰写了一篇题为“放射损伤中造血干细胞的损伤与恢复”综述,从而启动了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他又利用英国帕脱森肿瘤研究所进修的机会,写成了一本《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介绍实验血液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专著。
20世纪80年代初,吴祖泽采用天然的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作为遗传标志,结合单个脾集落转移技术证实了脾集落的生成细胞不仅具有重建髓系细胞的功能,而且具有重建淋巴细胞的功能,因而是代表了类淋巴—髓系多能造血干细胞。更重要的是骨髓中除了具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CFUs(Ps-CFUs)外,还存在一类造血干细胞,它们具有重建造血的功能,但不能在X或Y线照射小鼠的脾脏上直接生成脾集落(Pre-CFUs);以及即使在照射小鼠上能够生成脾集落的细胞,有的也可能已经失去了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性能而进入了造血祖细胞(Pg-CFUs)的行列。从而,提出了造血干细胞群的不均一性的认识。
他开展了对造血干细胞的性能研究,比较了骨髓、外周血和胎肝等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的生理性状与生物学特性。在比较的基础上,集中到对胎儿肝脏中的造血活动研究,完整地提出了胚胎发育中肝脏造血和造血干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开展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准备。他们发现4~5个月龄人胎肝中存在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且此类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以此为理论论据,1980年他们与307医院合作,成功地为一例遭受急性大剂量辐射损伤的事故病人作了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世界上第一例胎肝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的成功病例。
为了进一步研究胎肝移植治疗急性放射病人的疗效机理,吴祖泽率领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攻关组开展了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移植结果证明胎肝造血干细胞可以在病人体内暂时植活又不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有的可以长达一年之久,从而使病人顺利渡过大剂量化、放疗后的造血衰竭时期,即减轻造血损伤、促进造血恢复。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内放射生物学研究的兴起时期。为了阐明哺乳动物细胞受电离辐射损伤有很高敏感性的机理,很多学者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在生命的重要组成——细胞核染色质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上面。实际上,细胞中的DNA并不是孤立的,通常它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当时有些学者认为蛋白质与核酸的结合可以起到保护或减轻电离辐射对核酸的损伤。
吴祖泽他们采用一些灵敏的检测指标加以重复和验证。为了取得比较天然的核酸样品,他和一位技术员长期工作在0~4℃的冷室中,通过反复的实验,他们所观察到的却是出乎意料的,即DNP经电离辐射作用后,其中的DNA辐射损伤程度大于单独照射的DNA,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DNP中的蛋白质有可能通过能量传递等机理加强对其中DNA的辐射损伤。这一现象在辐射损伤原发机理研究中是有意义的,这篇论文是中国开展辐射原发作用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论著之一。
他带领同志们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填补了中国实验血液学领域的多项空白,使中国在造血干细胞、胎肝临床疗效机理等研究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他开展的胎肝研究进入世界先列,宣传报道后,被列入1992年全中国十大医药科技新闻。
40多年来,吴祖泽先后致力于辐射防护、实验血液及胎肝临床疗效机理等多方面研究,仅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几年间,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250多篇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编著和主编了多部学术著作,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1项,申请专利12项,曾培养了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1988年被选为国际辐射研究协会首任中国理事,先后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1990年7月第一批获得高级知识分子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全中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与吴祖泽接触过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严谨、谦逊、学术造诣深厚的老师。他胸怀坦荡、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他从事科学研究已有45年,当看到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研究领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且已经在国内开花结果时,他感到能为发展这一领域铺路、垫肩而由衷高兴。一个科学家最高兴的事莫过于看到他倡导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