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养生 > 医药 > 正文

刘龙涛:清宫医药档案中的代茶饮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发布时间: 2022-01-24 17:02:29 编辑:星尘语

导读:茶的药用模式有3种情况:以茶代药、茶药同用、以药代茶。以茶代药就是把不同种类的“茶叶”作为“药物”应用于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茶作为药物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为“苦菜”,列为上品,谓其“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

茶的药用模式有3种情况:以茶代药、茶药同用、以药代茶。以茶代药就是把不同种类的“茶叶”作为“药物”应用于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茶作为药物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为“苦菜”,列为上品,谓其“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茶药同用和以药代茶就是通常所说的中药“代茶饮”,它是指将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仅选用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数分钟后,像喝茶一样饮用。


中药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是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理论原则指导下,依据辨证或病证结合原则对病情的判断,从而选方用药,为防治疾病、病后调理或养生保健提供了选择。


中药代茶饮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始于唐,盛于宋,熟于清。唐代医家陈藏器(约687—757年)撰《本草拾遗》10卷,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首提“本草茶疗”概念,被誉为“茶疗鼻祖”。在清朝宫廷中,代茶饮备受推崇,采用中药代茶饮疗疾保健,成为王公贵族乐于接受的方法。如溥仪的堂弟爱新觉罗·溥佳撰写的《清宫回忆》一文中提到:“太医给溥仪诊脉时,还得跪在地上,诊毕即使没病,也要开一个方子,叫做‘代茶饮’”,则充分体现了清宫太医将中药代茶饮用于保健养生、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念。


陈可冀院士为首的学术团队,将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清宫医案研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宫代茶饮精华》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合临床实践,对清宫代茶饮用于内外妇儿及五官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作用进行了系统整理。


中药代茶饮具有饮用方便、易于调理,药效充分、疗效显著,轻灵精巧、甘淡平和,长期服用、缓缓调治,有病治病、无病调理的优势。清宫医药档案共整理百余首代茶饮复方,按其功效可分为疏风解表类、止咳类、清热类、除湿类、消导类、温中类、安神类和补益类等。如: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一日,光绪帝脉息左寸关浮弦、右关见滑,蓄有湿饮,御医予“疏风清热代茶饮”治疗;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一,御医在养阴清热透邪的基础上,予以“益阴清解饮”治疗同治帝之天花;咸丰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九日,“懿嫔(后来的慈禧太后)咳嗽、咯痰黏稠,胸膈不畅,饮食不香”,御医庄守和、张中元予清热化滞之法治疗,诸症好转,继以“加味三仙代茶”饮清除余热,消导和胃;民国十二年(原医案记载“宣统十五年”)溥仪因“邪热内蕴、头闷肢倦、咽痛做嗽”用之“清热利咽代茶饮”等。


清宫代茶饮常用药物如下:
(1)解表药: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葛根、荆芥、紫苏叶、生姜等;
(2)清热药:天花粉、竹叶、知母、栀子、芦根、黄连、黄芩、地黄、玄参、丹皮、金银花、连翘、青果(橄榄)、青蒿等;
(3)祛湿药:苍术、厚朴、藿香、砂仁、茯苓、薏苡仁、荷叶、灯芯草、荷梗;
(4)消导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
(5)理气药:柴胡、陈皮、橘红、香附、青皮、枳壳、槟榔;
(6)活血药:丹参、川芎、郁金等;
(7)养血药:当归、熟地、白芍等;
(8)止咳化痰药:桔梗、竹茹、半夏、川贝母、浙贝母、栝蒌、苦杏仁、枇杷叶等;
(9)安神药:酸枣仁、远志、石菖蒲等;
(10)补气药: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大枣等;
(11)滋阴药:麦冬、天冬、沙参、五味子、石斛等。


清宫代茶饮具有用药精准、配伍精炼,涉及病种广泛等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医药科技工作者在传统药茶品种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许多有效实用的茶方、茶剂,如陈可冀院士曾带领课题组对出自《太医院秘藏丸散丹膏方剂》珍本的“仙药茶”(六安茶、乌龙茶、石菖蒲、紫苏叶、陈皮、泽泻、荷叶、生山楂)进行了针对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显示了清宫仙药茶在调脂、降浊等方面的优势。


陈可冀院士还以苦丁茶为主药,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凝练出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方剂———清眩降压汤,由苦丁茶、天麻、钩藤、黄芩、川牛膝、生杜仲、夜交藤、生地、桑叶、菊花组成。中药代茶饮以祛邪治病,防病保健为宗旨,具有方便、灵活、有效、节约、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


清宫医药档案中的代茶饮既保持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特色,又克服了汤剂繁杂、浪费药材的不足,且药性平和,适宜于长期服用。当然,因其作用温和,故对于急性病仅能作为辅助手段。在今后进一步研究过程中,应加大基础研究如药学、药效学力度,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

 

文章载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11月第37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