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持续融资能力突出,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导读:北交所的设立,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在运行机制上,北交所与股转系统、沪深交易所在挂牌及转板机制上互为补充。
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设立一周年。2021年9月2日,北交所正式设立,同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其中包括贝特瑞等71只原新三板精选层老股,以及大地电气等10只新股。在北交所开市前期,就有超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可快速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400万户。
北交所的设立,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在运行机制上,北交所与股转系统、沪深交易所在挂牌及转板机制上互为补充。
通常而言,资本市场被分为一板、二板和三板市场。一板市场又称主板市场,上市公司多为大型企业,资本规模大,盈利稳定,包含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市场,代表性公司有四大行、中石油、中石化等。二板市场是指创业板市场。相较主板市场而言,其上市标准较低。上市公司多为具备一定成长性的新兴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较大,但风险也较大,代表性公司有宁德时代。其在获取融资后快速增长,成为动力电池系统的代表性厂商,是高成长性的代表案例。
三板市场是主板和创业板之外的市场,又称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三板市场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的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和1993年的国家交易交换系统(NET)。在2001年证监会启动退市机制后,证券业协会主办设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吸纳了STAQ和NET两大系统挂牌公司的流通股份,并逐步将沪深交易所退市的公司纳入其中。2005年,国务院批准将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纳入转让系统,三板市场正式成立。2012年,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扩大至天津滨海、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等高新园区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为了区分三板市场的内涵变化,股份转让系统改称为“新三板”,并延续至北交所成立。
北交所在建立之初,即定位为连通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中间市场。北交所设立时,立即吸纳了原新三板精选层71只表现较为优异的股票。在上市机制上,除了直接上市进入北交所外,企业在股转系统的创新层连续挂牌满12个月,即可在北交所发行上市。这一机制提高了中小企业和投资者进入新三板的意愿,将提高股转系统的活跃度,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融资,实现更快更好的成长。
同时,北交所上市企业也支持向科创板或创业板转板上市。企业在北交所连续上市两年以上,且符合板块定位和转板规定,在经上交所或深交所问询后,便可转至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由于特色高效的制度安排,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审核效率更高、步骤流程更为顺畅、上市便捷性更高。北交所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强研发、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融资环境。
高效便捷的交易制度和独具潜力的上市企业,使北交所吸引了一大批投资机构踊跃参加。其中,112家证券公司面向北交所深度展业,500余只公募基金参与投资,吸引商业银行、保险资金以及PE、VC和QFII/RQFII进入,甚至社保基金也踊跃参与。66个省市政府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9月2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数量超过513万户,较宣布设立前增长近300%。
在监管机构的支持、交易所的努力以及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参与下,北交所吸引了一大批企业上市。截至9月2日,北交所吸引110家上市公司,并带动近20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90%,中小企业占比77%,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八成,覆盖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兴材料和绿色能源等多个创新领域。23家上市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而自建立至今,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融资额累计达到22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约为2.1亿元。已有5家企业在上市后启动再融资程序,持续融资能力突出。
北交所开市至今,制度建设基本完成,交易安排快速运转,融资功能有效发挥,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良好的交易所环境。北交所成功地实现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要定位。
三大交易所在今年3月发布北交所上市公司向上交所科创板或者深交所创业板申请转板相关办法。伴随北交所在未来不断发展,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必定有更多表现优质的上市企业实现转板。而转板成功也会进一步带动北交所规模继续增长,活跃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