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设立一周年 广东共上市14家企业位居全国第二
导读: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迎来设立一周年。一年来,北交所不断强化融资交易功能,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9月1日,累计上市110家企业,其中广东14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记者/张艳
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迎来设立一周年。一年来,北交所不断强化融资交易功能,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9月1日,累计上市110家企业,其中广东14家,数量居全国第二。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主阵地,北交所的110家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77%,民营企业占比90%;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和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其中有23家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4.6%,是规模以上企业的3.3倍。
“北交所根据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构建了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对于增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韧性有重要意义。”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指出。
一方面,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和制度联动,面向区域股权市场辐射,帮助企业在发展早期对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转板机制打通与沪深市场衔接,以贯穿中小企业发展周期的多轮直接融资,助力其实现“边融资、边发展、边上市”的成长路径。目前,已有760余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申请新三板挂牌,继而向北交所输送上市资源。
源源不断的资本活水通过北交所流入实体。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发行融资超235亿元,平均每家2.1亿元。部分公司用资本市场融资突破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在稳链补链强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拥有大量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广东,1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11家为制造业行业,2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呈现较好增长势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9.51亿元,净利润20.74亿元,同比增长72.70%和81.74%。
不仅如此,北交所广东“军团”的后备阵容也很强大。从北交所“苗圃”——新三板的数量来看,截至8月31日,广东企业挂牌数量为94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年广东企业申报数量达到30家,同比增长500%。从行业属性看,创新特征明显,不少企业已经成为某一细分市场或领域的“领头羊”。从经营业绩看,广东新三板挂牌公司2021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平均净利润78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交所的带动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2022年上半年,累计受理115家企业,合格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512万户,是宣布设立前的近3倍;500余只公募基金布局,持仓市值稳步增加,VC/PE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RQFII均已入市,构建了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生态环境。